理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大学论文 >> 理学 >> 浏览论文

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6年03月26日
摘要: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多年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提出面向基层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思路,并通过构建“核心素质+模块嵌入” 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出了与之配套的 “展、融、导、新”教学实践培养具体措施和方法

摘要: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多年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提出面向基层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思路,并通过构建“核心素质+模块嵌入” 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出了与之配套的 “展、融、导、新”教学实践培养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人才培养;城乡规划;教学实践;核心素质;模块嵌入

中图分类号:C961;TU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600190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中国的乡镇建设也经历着悄然的变化,城乡建设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才紧缺,为此,全国许多高校相继依托各自的学科基础开办城乡规划专业,截至2014年已有251所高校具有城市规划专业招生资格[1]。

一、中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2]虽然开办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比较多,但是由于依托基础不同,各学校的专业特色不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也大不相同。传统老八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无论师资队伍,还是实践场地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实践教学研究的重点已放在了更高的层次,如:同济大学走向学科发展、重实践创新和国际化办学的道路[3];华中科技大学探索通识教育与主干课程结合的教学实践改革[4]。其他高校大多依托各自的学科优势迅速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学科差别,师资力量的不足,许多普通高校仍然在不断研究和探索如何提高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5-7]。

总的来说,站在城市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层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高校较少,明确办学定位,打造符合自身特色教学体系的高校居多。各个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视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专业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特色化、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估方式的研究。

二是,各个学校比较重视结合自身优势学科进行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科设置。

三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四是,部分高校缺乏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实践教学体系没有特色,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市场和执业初期缺乏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明确办学目标,构建 “核心素质+模块嵌入”实践教学体系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自1996年开办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以来,一贯重视专业的定位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在2007年《城乡规划法》颁布以前,就已注意到乡镇规划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思索性地探索了地方性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实践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转变传统课程模式,全面提升综合就业能力;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形成专业能力优势;利用潜在课程资源,形成个性化就业能力” 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8],并经过多年的论证和实践,形成了具有明确特色的城市规划实践教学体系。

(一)明确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从学校城市规划专业近十年来毕业生的回访情况看,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在规划设计单位还是在行政管理部门,绝大多数学生主要从事县级以下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针对目前国内基层建设和管理领域规划人才缺乏,急需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型人才的现状,学校明确将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面向地方的中小城镇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部门的应用型人才。

高等建筑教育2015年第24卷第6期

龚克,等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例

(二) 构建循环渐进的“核心素质+模块嵌入”教学实践体系

小城镇或村庄规划虽然规模小,但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并不比城市少,而且民众切身感受和参与规划的机会较大,因此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求较高,需要规划人员对基层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为此,学校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全面构建了面向基层规划人才的“核心素质+模块嵌入”教学实践体系,见表1、表2。

1.强化“核心素质”,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在城乡规划学课程设置上,主体核心理论体系以城市为主,原有的城市规划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没有过多减少,重点考虑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认知、专业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最基本的规划思维、规划技能等核心素质,并通过引导,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综合能力。

在课程实践安排上,保留原有的规划设计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和专业实习等环节,主要实践内容基本保持不变,部分内容通过课外获取适当缩减。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和现场观摩,通过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培养学生主动走向现实社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精心编排“模块嵌入”,拓展学生对基层的认知

随着全国城镇化的推动,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向农村地区渗透,乡镇居民对于建筑、村落、集镇的认知已不再停留在传统农作生活方式的认知水平,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农业生产技术和文化生活已使农村与城市的差距逐步缩小。因此,各乡镇的规划设计要突出各自的特点,而非城市规划的精简版。

虽然地方院校学生多来自农村,但因常年生活在学校,对于乡村或乡镇建设的认识并不完全了解。基层建设工作包含民居建筑设计、村落规划、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等内容,因此,为加深学生对基层的全面认识,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在各个基本课程实践中插入乡镇设计模块,逐步推进,形成启蒙认识到设计入门的系统链条,从而逐步加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表1核心课程实践内容及拓展课程实践核心素质内容学期核心学时拓展模块内容学期拓展学时建筑设计基础一般建筑知识的基本认知与表达、建筑形态、空间理解与表达手法练习一108传统经典乡村民居测绘、院落空间认知、村落建筑表现手法练习二84建筑设计低层和多层住宅、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三/四114/104传统经典乡村民居建筑解析、表达与传承设计五88住区规划设计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六上88传统民居户型的现代应用与更新、村庄整治规划、新农村规划六下40城市总体规划

设计县城总体规划七上88乡镇总体规划七下50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城市片区或县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八上68县城或乡镇重点地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八上40城市设计城市滨河地带、城市商业区的城市设计八下50乡镇或县城商业中心区、滨河地带城市设计八下30表2核心实习实践内容及拓展教学实习核心素质内容学期周数拓展模块内容学期周数建筑设计初步室外建筑渲染与表现的强化训练20.5重点安排学生进行传统村落或古镇的现场建筑认识和写生训练20.5建筑设计实习对住宅、简单公建和综合功能进行建筑设计,加强水粉、水彩着色快速表现技法的练习31重点安排乡村住宅、乡镇商贸综合楼的建筑设计,快速表现技法训练,了解乡镇级别商贸楼宇设施的构成42社会实践与调查现时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贫富差距、东西部差距、居民需求等)的调查研究52利用寒暑假分别到各自家乡的县城或乡镇进行走访和调研,体验乡镇生活,撰写相关调查报告6(暑假)2修建性详细规划实习城市已建成的居住小区、城市商业街区、旧城改造区的参观与调研62安排参观特色新农村,古乡镇参观考察与调研62城市总体规划实习通过城市参观调研,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研究城市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具体工程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72重点安排乡镇或县城的总体规划调研,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研究城镇问题的综合能力72社会生产

实践实习规划设计院进行一学期的实际规划设计实习,完整参与一个项目的规划设计9 前16(同时

进行)选择目前正在承担乡镇规划或县城规划的设计院实践,参与从现场调研、资料收集、规划方案形成、方案汇报、方案修改等整个规划过程9 前16(同时

进行)毕业实习城市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1016(同时

进行)主要以乡镇总体规划、村庄整治规划、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小学校规划等为主1016(同时

进行)三、彰显教学特色,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城乡规划是应用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专业,无论是在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还是规划设计部门,都需要掌握多种技能。特别是对于基层规划工作人员而言,综合规划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在近20年的办学过程中,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开展集中交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已形成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展——凝练核心,模块拓展

根据建设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和注册城市规划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要求,结合学校多年的办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案和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凝练教学内容,重新编制教学大纲,将基层实践模块内容拓展整个教学体系中,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任课教师学习,了解整合内容和讲授要点。

(二)融——扎实基础,学科融会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地方普通院校,培养目标就是为地方输送可以很快胜任地方实际工作的大学生,因此,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安排都应围绕实用性展开,在课程设置上就是要重视学生专业设计基础训练,注重将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交通组织、市政工程设计相关学科实践内容融入教学之中,并通过分组调研、个人设计、小组讨论与方案综合、方案汇报、班级评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具备语言沟通及表达能力、问题发现及处理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综合设计能力等规划师基本素质,满足基层单位对具有宽泛通识知识、“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导——因材施教,因势诱导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定位各有不同,在教学计划安排上要提供公共选修和专业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对于希望将来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则组织参加大学生科技活动、教师的科研项目、社会调查和设计竞赛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设置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环节,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城镇总体规划环节,安排学生实地调研广西当地集镇农贸集市的特点,随机调查人员出行的地点、目的、交通工具和频率,了解市场的位置、功能布局、人员流动和物流规律,探究城镇交通组织和商业用地存在的问题,从而在规划过程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

(四) 新——内容更新,能力创新

近年来,国家城市建设相关政策和规范不断出台更新,新技术在规划设计中的大量应用,要求规划管理者和规划师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因此,要组织教师了解行业动向,加强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在教学课堂中融入可持续发展、公众利益、公众参与等现代社会需求意识,利用教学网络平台,促进学生课后学习以及与任课教师的互动交流。

新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对中小城镇总体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如空间管制、风貌特色要求等,为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城镇发展,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采用新技术手段,运用3S技术分析地形地貌及未来城镇风貌,做到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综合考虑,从而实现教学方法创新、思维创新和设计能力创新。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毕业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城市规划核心素质能力,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中小城镇规划综合素质能力,正是由于能很快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良好,因此学校在近几年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发现,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很好的指导和引导,加上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在这些方面加以努力,不断探索改进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http://gkcx.eol.cn/soudaxue/querySchoolSpecialty.html?zycengci.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5.

 

上一篇:对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架构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