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毕业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理工类专业本科论文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南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近几年来对毕业论文模式的创新实践,深入探讨了理工类专业本科论文工作中的选题、指导、评价等方面的一些培养新模式和新思路。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理工类专业;新模式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综合的检验,一般包括论文选题、文献调研、研究论证、论文撰写、质量评价等几个关键的环节[1]。对于大部分理工类专业来说,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本科期间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的实践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特别是理工类的毕业论文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然而,目前理工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模式依然存在许多与其培养目标相距甚远的问题[2],主要表现在:
第一,论文选题模式化,没有针对性,学生兴趣不足。特别是有些已经找好工作或有就业意向的学生认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毕业论文成绩好与坏都不影响毕业分配,因而消极对待毕业论文。还有一些选题方向约束、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例如,有的选题范围太宽,学生无从下手;有的选题范围太窄,使得毕业论文工作量不足;有的选题套路化,创新含量低;有的选题与实际生产实践脱钩,实际意义不大。
第二,指导教师一对多,精力不足。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扩招,高校招生人数激增,而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这使得一些专业的师生比例失调,一个教师指导多个学生。此外,高校的多数教师还承担有大量的科研任务,最终导致用于指导每一篇毕业论文的平均时间偏少,精力投入不足,这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偏离了本科论文的培养目标。
第三,对毕业论文的评价系统过于单一。对于很多理工科专业来说,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后,交给老师的主要是最终的成稿论文,由于学生众多,安排给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也只有短短数十分钟,这样就很难判断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是否真正有所提高,不能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价,“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差一个样”,最终打消了学生评优争先的积极性。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中南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近几年来对毕业论文模式的创新实践,提出一些改进本科毕业论文的培养新模式。
一、因材施教的选题新模式
毕业论文选题是否合适,是影响着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所在。对于大多数本科生而言,没有研究经历,也没有阅读大量文献,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基本上是指导老师定好课题以后下达给学生,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只能被动地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其结果是难以达到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为了改变这种不足,毕业论文应在选题模式上进行革新。
在大四的下学期,每个学生对毕业后的去向基本都有了明确的意向,经过统计,笔者将其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即将就读相关专业研究生或有读研意向的;第二类是已经找好就业单位或有就业意向的;第三类是暂无读研或工作意向的(少数)。对于这三类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课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实验,因材施教,尽量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大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1)前沿科学探索题。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而言,本身是一个随着近年来新能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建立的新型专业,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有着大量值得探索和研究的知识。对于学有余力,有志继续从事科研的学生,我们选择安排与前沿科学有关的实验课题。例如,我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利用有色金属与电化学学科的优势,在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承担了大量国家科研项目和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并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在项目经费和实验中心的条件支撑下,可以为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提供一个十分良好的研究平台,使他们专心实验、致力研究。针对这些学生未来读研的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选择锂离子电池或太阳电池等方向的论文题目。实践表明,这部分学生相当于提前半年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不仅将本科论文的质量大大提高,还为学生毕业之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产学研结合题。对于第二类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我们考虑选择与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密切相关的生产实际课题。每个即将参加工作的同学都希望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尽早地适应,如果毕业论文能与他们的工作联系起来,他们必然会投入热情,发挥最大能力,毕业设计质量自然会提高。在下达毕业论文课题之前,指导老师应对每个学生的就业意向、兴趣爱好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例如,某学生即将去湖南瑞翔公司工作,则可以安排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向的课题;某学生即将去摩根海容公司工作,则可以安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向的课题;某学生工作签到比亚迪,则可以安排动力电池器件测试开发方向的课题,等等。对学生来说,这相当于进行一次全面的岗前业务培训,有利于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上手、熟悉业务。
(3)对于第三类学生的选题,则要充分实施“双向选择”的办法。由于每个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不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因此,指导教师可以在调研和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在研课题,初步选择一些选题下发给学生,学生经过查阅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与指导教师充分沟通的情况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多层次的指导新模式
毕业论文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整个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目前,各个高校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一般以具有一定职称的专业技术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而“一对多”是大多数理工类专业的主要指导模式。这种传统的模式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教师精力有限,很难兼顾所有学生;其二,指导教师个人的学科知识结构、业务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学生难以得到全面、正确的指导。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进程和质量。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指导模式进行改革。
本科毕业论文所涉及知识面较多,培养任务重,对指导教师要求比较高,我院经过多年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采用了一种“指导团队”的指导模式来代替单个教师指导的模式,团队成员由课题组长、具体指导老师和优秀研究生组成,利用这样一个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多层次团队对学生进行全面而优化的指导。这种多层次团队的指导模式实际上可以简称为“多对多”指导模式,它能整合学院的教学资源,由不同层次的人才共同参与同一类课题的联合指导,可以克服传统“一对多”指导模式的缺陷。以下举例说明创新团队的组成和指导任务分工:
(1)课题组长。由某研究方向具有高职称的资深教师担任,例如电池电极材料课题组负责人、聚合物电解质课题组负责人等。主要职责是协调本课题组本科生的选题,定期组织课题内本科生的讨论汇报会,对学生进行本课题方向前沿动态的讲座。
(2)具体指导教师。由课题组的骨干中青年教师担任。负责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审查学生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学生的实验进度、工作质量,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析解决毕业论文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毕业论文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指导、检查和记录及论文撰写指导和审定。
(3)优秀研究生。选择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所选的科研课题上有研究经验的优秀研究生作为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辅助指导。主要负责文献检索、实验细节、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具体指导。
三、综合性的评价新模式
质量评价是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体评价和全面检查,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此环节工作的优劣不仅对毕业论文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影响下几届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然而,从目前一般的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可以看出,除了众多的表格和评语外,对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相关能力上的评价和激励措施几乎没有[3]。因此,很有必要建立较全面的考评指标,毕业论文成绩应综合根据课题完成情况(平时表现、论文质量、答辩情况),由指导团队、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按以下“比例分”进行评定。
(1)平时表现由指导团队根据学习态度、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出勤率等来评分(占比30%);
(2)论文质量由评阅教师根据提交论文的论文综述、论文格式、论点论据、外文翻译等来评分(占比40%);
(3)答辩情况由答辩小组根据答辩过程中的演示文稿、表述能力、答辩思路、回答提问等来评分(占比30%)。
此外,由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新兴领域”特性,我们鼓励创新、引导创新,本科毕业论文不以实验结果论英雄。如果学生立论新颖,与科学问题和生产实际结合紧密,或者能涉足学科领域中的难点或前沿问题,并且在实验期间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那么即使论文最终的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也应该给予较好的评价或在成绩上进行鼓励。
四、结语
在多年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改革,笔者总结了以上几种较为有效的本科论文工作新模式,解决了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式的不断进步,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是充满了新挑战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实践教学的要求,保证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稳步提高,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南大学教务处编制.中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2004.
[2] 唐永光.理工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J].职业时空,2007,3(8):28.
[3] 管自生,从高校本科论文环节浅谈本科评估与教学管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