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篇题为《一个大学生论文答辩后的致谢词》的帖子开始在网上流传,经网友修改附会,又衍生出许多新版本。这让人联想起去年有新闻报道说我国有多少硕士论文缺少谢辞云云。
大学四年,最后的作业就是毕业论文,这不仅衡量学生的学术专业水平,某种程度上还考察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本科生论文水平的质量高低或许和个人能力水平有关,可论文谢辞的写作并无一定之规,也比论文正文写作的难度小很多,基本上是个人意志的自由书写,可为什么论文谢辞屡遭“毒手”,不是被忽略就是被“恶搞”,抑或是索性“借用”别人的谢辞,甚至发展出“谢辞写作模版”,换上人名地名就敷衍成了一篇新谢辞呢?
事实上,任何一篇学术论文都是站在前辈研究者肩膀上的产物。前人的论述、讨论、争辩都给我们启发,是我们脚下的灯。所以论文谢辞并非可有可无的虚文假礼,而是记录论文发展轨迹的真实写照和向前辈学人以及曾经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的致敬。在西方,谢辞更是不可缺少的论文一环,西方学者习惯把“致谢”放在学术论文和著作的开头,开宗明义地表达感恩之情。
不写谢辞或“恶搞”谢辞的做法不仅与学术规范精神背道而驰,其中折射出来的学生道德感、感恩意识的薄弱和学校论文管理体制的混乱更让人心寒。如那份帖子所言“感谢冯・诺依曼先生。是他整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才使得我们这些后人鸟枪换炮,由‘剪刀加糨糊’的‘学术土匪’晋级为‘鼠标加剪贴板’的‘学术海盗’”;“感谢负责答辩的老师。在我也不明白所写为何物的情况下,他们只问了我两个问题―都知道写得什么吗?知道;参考文献都看了么?看了―后便让我通过了答辩”。也许这份谢辞更像是一个寓言,对陷入形式主义泥沼的论文和答辩进行了嘲讽。
众所周知,本科生论文质量水平不高,坊间对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该不该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尚需要教育专家的进一步论证,不属于我们这里讨论的范围,但如果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个主要理由是论文质量不高,多有抄袭的话,那校方理应承担起失察失职的过失,岂能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或者干脆说要取消了论文完全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呢?正如有的网友表示“我的论文看的人不会超过5个”。“开始写论文了,我的指导老师总共就和我见过一次面,说了两句话,我该感谢他什么呢”。部分论文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的不负责任和马虎态度的确很难让学生肃然起敬。
一般而言,论文的答辩和审阅环节和论文写作环节同样重要,答辩和审阅环节是对论文的进一步修改完善,也是“刷人”最多的环节,国外学校十分重视论文答辩,答辩小组会对学生“轮番轰炸”,对论文中的一点点小错误也抓住不放,每年在这个环节上因表现不佳,答非所问而被取消授予学位的学生大有人在。而在我国部分高校,这两个环节基本上是走走过场,答辩如同叙家常,侃大山,完全丧失了答辩应起的作用。这种例行公事般的态度又怎么能使学生对老师充满感激呢?所以在谢辞里学生也只能例行公事般地对老师敷衍上几句,谈不上有什么真心实意的谢意。
学生们道德责任感淡薄和感恩意识差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大学生们认为他人无论对自己提供了直接帮助还是间接帮助,总之有太多的“理所应当”,是义务的,又何必要对他们说一声谢谢呢?还有一种更危险的倾向是,学生们热衷在谢辞里对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大唱赞歌,据说这样能确保论文安全通过,这是上一届学生对后辈学弟学妹们口耳相传的小秘密,“厚黑学”的运用终于无所不及,这更应该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