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初中论文 >> 初中物理 >> 浏览论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8月14日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较好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上的暗示和启发。良好的教学情境既能够直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又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物理课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较好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上的暗示和启发。良好的教学情境既能够直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又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而且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物理课堂情境的创设。

  一、创设导入情境,促进新旧知识衔接
  物理这门学科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伊始阶段,我们都会对课堂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也就是教学的导入环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可以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可以是对习题练习的解答。导入阶段讲授的内容可以是物理基本概念的复习,可以是定理和定律的应用,还可以是运用物理计算公式进行习题的解答等。导入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引入到即将学习的内容之中。比如,在教学“物体的沉浮条件”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先为学生演示一个实验:把一个小木块浸没到水中,然后把一个小铁块浸没到水中,最后把一块石蜡浸没到水与酒精的混合液之中。然后引入即将教学的内容,提问学生物体沉浮的条件是什么。这三种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迅速地进入到问题的思考之中,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创设递进情境,促使学生逐步深入
  在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学活动一般是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开展的,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基本概念,逐步掌握探求和研究物理知识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知识难度的层次,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结构的特点,要符合解疑释难的推理规律,做到逐步深入,层层递进。比如,在“透镜”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三个学习情境。首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下情境: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方向会出现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到答案以后,为学生创设第二个学习情境:非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射入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方向会出现什么现象?再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到正确的答案。最后,为学生创设第三个学习情境,非平行光线射入到凸透镜或凹透镜后,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再次进行实验。最后,引导全班学生进行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促进学生对透镜的特点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
  三、创设随机情境,拓宽学生解题思路
  在新授知识的教学中,我们需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为学生拓宽解题思路,促使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压强”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紧扣液体压强(P=ρgh)和固体压强(P=F/s)的物理含义进行深入的挖掘,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创设随机的学习情境。相同质量的水放入到不同的容器之中,容器底部承受的压强;人在站立和行走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手指对图钉帽子的压强与图钉尖头对墙体的压强等。通过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情境的分析,强化学生对压强概念本质的理解和掌握。随机情境还可以用于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以及公式的理解。比如,教学“物体的重力和压力”时,在教学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后,我们可以就重力的大小与方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支持面压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行讨论。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许多时候,学生理解物理问题只是从一个角度进行,一旦变换了不同的角度,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个物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连通器的原理”时,在学生理解了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液体,而且液体在静止状态时液面总是保持平衡的知识后,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假如连通器中是不同的液体,液面还平衡吗?再如,在学习了“漂浮物体的重力和浮力”后,我们可以提问:同一条船,在同样的载重量下,从海里航行到内河中,船身应该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培养出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物理概念进行全面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时,必须要把即将解决的问题,巧妙地穿插到各种符合初中生学习特点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最终促使学生掌握本质,开阔视野,领悟方法,提高物理学科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上一篇:浅谈对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