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初中论文 >> 初中语文 >> 浏览论文

浅谈音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3月13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课堂模式已渐渐成为过去。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课堂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课堂中,学生能听到的不再单单只有教师的讲课声,还有生活中的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课堂模式已渐渐成为过去。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课堂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课堂中,学生能听到的不再单单只有教师的讲课声,还有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可以说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音乐声效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调动学生的感情,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音乐中有真情、有风景、有人物、有故事,可以说音乐与文学都是人类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粮,将音乐与文学结合,将音乐与语文教学结合,将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且高效高能。

  一、配乐朗诵,声情并茂
  配乐朗诵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广泛,许多教师都曾用过这种方法来进行诗文教读。首先是诗歌教学。诗歌教学重在诵读,学生如果能读出诗味,读懂情感,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怎样能使学生读懂感情读出味道呢?那就是根据诗歌选择合适的音乐,让音乐带领学生进入诗歌,让音乐为教学设置一个最佳情境。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艾青的诗歌《我的思念是圆的》,教学时配上轻缓又略微活泼的钢琴曲,教师轻柔而又深情地朗诵诗歌,学生跟着音乐跟着老师的声音便自然地走进了明月朗照的中秋,走进了酸甜的思念之中。紧接着让学生跟着音乐动情地大声地诵读,音乐此时自然能调动起他们的感情,帮助他们走进那种情境。如果没有音乐,不仅老师的朗诵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也很难在诵读中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不仅是诗歌,散文的朗诵教学也适于配乐。如本册第四单元多彩的四季,选择的是四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朗诵时也应配上合适的音乐。如《济南的冬天》可以配上钢琴曲《雪之梦》,这首曲子即舒缓又充满温情,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体会济南的冬天充满温情的特点,伴随着音乐我们仿佛听到了老舍先生缓缓而有深情的讲述。而朱自清先生的《春》则更适合《雨中漫步》等更为欢快的钢琴曲,之后再让学生配乐朗诵。当然,学生也不必全文朗诵,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文中喜欢的段落朗诵,然后在全班交流。
  总之,形式多样的配乐朗诵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感情,而让语文教师头痛的学生语感的培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另外,关于音乐的选择,不仅局限于钢琴曲,各种乐器自有不同的味道,教学时可根据课文内容来选择。如讲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笔者认为用钢琴曲不当,似乎二胡的忧伤深情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件平凡小事中的拳拳父子情,因此笔者选择了二胡曲《睡莲》。当深情的音乐起伏连绵时,教师用最质朴的声音为学生讲述起一个最普通的父亲的“背影”故事,那朴实而真挚的情意就随之流泻而出了。
  二、音乐导入,铺路搭桥
  音乐最能启发情感,因而在教学之初,用合适的音乐作为新课的导入,能最快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最深刻地让学生感知情感。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萧乾的散文《枣核》,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因此,音乐导入时选择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先让学生体会中国人的这一份不朽的爱国情怀,再进入课堂教学,学生对这一情感的体会就会更加深刻。如果觉得这首歌有些老旧,或者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那么刘德华的《中国人》或者SHE的《中国话》则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听完之后,让学生谈一谈对歌曲的理解或者感受,学生很自然会想到爱国,也更能体会这一深沉的情感。这样的引入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而本单元“爱国情怀”这一情感教育的目标也就完全实现了。
  再如,苏教版选有《诗经•蒹葭》、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歌早被现代人谱上曲重新演绎过了,教师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歌曲导入。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就是琼瑶依据《蒹葭》作的词,以此引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抒发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深婉惆怅,更能体会那种缠绵悱恻又不折不挠的曲折追求,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中国古典诗歌恒久而常新的魅力。
  另外,音乐导入也不仅局限于具体的某一首歌曲,只要用得合适,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教学这一单元课外时,何不使用一些音频声效来导入新课?如具有地方特色的吆喝叫卖声、地方戏曲的几声唱腔、地方特有的乐器演奏声音或者民俗表演的声音……这些声音能引起学生对于民俗活动的记忆,使学生体会到民俗风情的魅力。所以,各种音乐或声音效果能很好地导入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激起共鸣。
  三、诗文吟唱,深化理解
  音乐除了帮助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外,还能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向教师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尤其是现代诗歌和古诗文的教学,最佳的反馈方式就是“唱起来,唱出来”。之前提到的《诗经•蒹葭》、《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还有七年级上册选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诗词自然不必说,因为有现成的曲调,上完新课让学生唱一唱,不会的跟着音乐学一学,再次体会其不老的深情,对于巩固学习成果非常有效。
  对于其他诗歌同样也可以唱起来,怎么唱呢?自然,让学生谱曲难度较大,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选用合适的曲调,改变歌词来唱吧。然而选择曲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抒发伤情的诗歌却用欢快的调子来唱,自然就会成为笑话,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规范引导。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可以用《大海啊故乡》的曲调进行演唱,深情的调子和诗歌中浓浓的乡愁很契合。而上文提到的现代诗歌《我的思念是圆的》用张雨生的《大海》则非常合适。至于古典诗词,因之最早大都是能够配乐演唱的,所以吟唱起来更为容易,教师只需要进行一次示范,学生自然会有无穷的潜能发挥出来。教师完全不需要担心学生无所适从,因为社会的发展,各类家用电器的普及,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生活在音乐中,他们对各种流行歌曲有极强的接受能力,并且不少学生学都报有课外艺术兴趣班,学习唱歌、乐器演奏,很多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非常强,加上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也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学生也接触了不少高雅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因此只需要教师稍加导引,学生便能举一反三。最重要的是,在音乐曲调的选择中学生加强了对诗文内涵的理解,在诗文的吟唱中加深了对文本主旨的体会,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对诗文的活学活用。
  总之,音乐是人类最早的语言,音乐传达着人类最诚恳而深沉的情意,喜悦、欢乐、痛苦、悲愤都可随音乐之声喷薄而出。因此,语文教学中适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探究
下一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