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初中论文 >> 初中语文 >> 浏览论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3月13日
摘 要: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其核心是人格发展,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

摘 要: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其核心是人格发展,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要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具体文章内容,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逐步健全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塑造;健康人格;学生
  一、在阅读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感受作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而且要教会学生从所读中去了解自己、对照自己和分析自己,进而提高自己,让他们在感知课文的同时,自身的人格受到正面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和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谓“熏陶感染”就是让学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其精神熏陶和人格培养自然而然地受到真善美的感化,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因而,我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抓住课文里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来引发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辨美丑明是非,领悟高尚的人格。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我既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理解孔乙己的不幸命运,又让学生以今天的素质教育的眼光评判孔乙己的悲剧性格,同时结合当今社会一些现象剖析身边类似“咸亨酒店”的冷漠。在《愚公移山》这一课的教学中,则让学生比较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愚公之所以能移山,关键在于树立“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的信心,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移山成功。同时还让学生横向思维,认识今天我们要搬掉学习上的“大山”,摘掉“差生”这顶帽子,就必须有信心,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迎头赶上。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要求学生反复品读“父亲”在特定环境中送别儿子,并艰难翻越栅栏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其中包含的“父亲”对儿子的感情,明确了这是一种舐犊之情——拳拳的父爱。
  二、在写作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作为教师,应珍视在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可贵的真实感情、真实心灵。因为这种真实的感情和心灵一旦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是对我们教师极大的信赖。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情感的丰润、意志的坚定和人格的完善。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炼的技巧,但更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在作文教学中也可以直接提供一些关于人格题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人格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正面思考。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就非常注重人文性。课文《丑小鸭》描写了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木兰诗》蕴涵了花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对学生的健康人格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只有在欣赏中才能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萌发热爱大自然之情,激发作文之趣。其三,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心灵沟通来塑造健康人格则主要是“动之以情”。例如,我在教学初二时,在一次作文课上,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在课上我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我和我女儿之间的故事,回忆了女儿小时侯的趣事,也讲述了女儿成长之时,我们父女之间的“热吵冷战”,又说到我现在对女儿的无限牵挂,但今天女儿已去重庆市区上大学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最后,我便拿出女儿上大学之后给我的一封信,信中讲述的是一个长大的女儿对父亲的理解和思念之情。同学们沉浸在我们父女之间的深情当中,不少同学还悄悄拭泪。我就这样鼓励学生在信中与自己的亲人交流,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路,更深入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同学们普遍都能写出父母关爱自己的真实的事例来,流露了要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三、在心与心交流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将直接制约着师生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在师生交流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使其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宽松氛围下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孟子说:“人人皆有不忍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当然要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人格。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进步的起点。初中生年纪较小,心理上还处于逐步成熟阶段,面对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有时候信心不足;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的人物形象,语言和作者的故事等方面进行分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还有,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动力,竞争是残酷的,遭受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但目前学校的青少年,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承受能力较差,意志较脆弱。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作品的背景和课文丰厚的内涵等,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在教学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我让学生了解舜等六位古代伟人虽出身卑微贫贱,但经受了艰苦的磨练后却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深刻体会成才是需要艰苦磨练的,即“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而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这是一篇挫折教育的绝好教材,让学生学而有得,认识到古人成才尚且如此,今天,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更应有克服困难挫折的勇气,立志成才。这才是健康人格的体现。
  四、在课外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要借助语文教材中丰厚的知识资源,借助一幅幅动人的语言画面,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熏陶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周围的人以及积极上进的真挚感情,明确人生职责,达到对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目的,让健康而理性的光辉映射每一位学生情感的天空。

上一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