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大学论文 >> 财政税收 >> 浏览论文

资金与经济效益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4月15日
摘 要:资金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是:一方面财力不足,资金短缺;另一方面资金占用量多,周转速度慢,效益差。因而,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金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 要:资金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是:一方面财力不足,资金短缺;另一方面资金占用量多,周转速度慢,效益差。因而,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金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越来越成为经济界注意的焦点。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资金 企业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126-02

一、资金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资金与经济效益有着内在的联系。马克思指出:“生产的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加;第二,由于资本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资本论》第二卷第598页)。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资金的积累和使用效果密切相关。社会化大生产离不开生产资金,有了生产资金还需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加速资金积累,促进经济的迅速、健康地发展。

评价经济效益的基本标准是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而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产品在被社会接受即销售后最终在企业利润上显示出来,才能确定它的经济效益。

资金与经济效益有何联系呢?企业在资金的生产、流通阶段,能为国家提供多少利税是经济效益的核心问题。在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中,资金利税率能较全面地体现所费与所得之间的关系,为企业间衡量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其公式表现为:

资金利税率=■×100%

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税总和占全部资金的比率,即投入的单位资金能带来多少纯收入。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表现为利税和资金的比值。比值大则表明资金周转快,企业的效益也就好。

总之,资金与经济效益有着内在联系,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资金则是企业的血脉,只有企业的血脉在流通中畅通无阻,周而复始不间断地循环,企业的生命才能长盛不衰,永不枯竭。所以,要维持企业的生命就要合理运用资金,保证资金正常有效地运转。

二、目前影响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因素及所存在的问题

1.企业资金分割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比例是否恰当。在投入企业的生产资金数量既定的条件下如果固定资金比例过大,那么,投资规格就会膨胀,必然造成生产能力、劳动力、原材料和燃料等的资金与物质供应相脱节,造成开工不足,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相反,流动资金比例过大则易造成再生产过程的中断,使大量的人力,物力处于休眠状态,造成不必要的积压、浪费。从整体上讲,我国近几年来的基本建设规模一直处于在控之列。

2.企业固定资金的利用程度及固定资产的技术状况。固定资金的使用效果只有在其生产使用过程中才能取得。因而,在固定资金既定的情况下,经济效益便取决于它的利用状况和周转速度。固定资产的充分利用可以相对延长其经济使用寿命,增加其生产成果的绝对数量,减少价值损失,从而达到用相对小的费用和资金占用取得相对多而好的生产成果。

据统计,山东省某企业截至1992年底共有8900万元的资产,但比例关系不平衡,内部组成结构不合理,工艺设备的陈旧、技术性能落后,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不能提高。

影响企业效益的另一个资金方面的重要因素是闲置资产比重过大,导致不应有的投资损失。造成资产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1)在固定资产投资上片面追求大规模、高速度、高指标而不讲产出效益,使不少企业搞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盲目引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导致大量生产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或开工不足。(2)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工艺改进、产品更新换代等原因而造成的原有设备自然贬值。(3)企业受条条框框限制,加上各层次的“保护主义”思想,缺乏优化配置资产、资源的眼光,促成大企业“大而全”,小企业“小而全”,自成体系,不顾地区、部门的具体特点,导致资产利用率低下。

3.生产与非生产性投资的合理化程度。社会生产应保持均衡性,以使生产资金顺利地向商品资金转化,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大有潜力可挖,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这些非生产性投资较快,比重上升,必然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一些高级酒店、高级宾馆竞相推出,由于脱离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必定造成运营过程中的不景气。这样,国民收入一方面已明显地向非生产性支出倾斜,另一方面,生产性支出来源经常不足而又大量挪作他用,扭曲了生产与非生产、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这样,经济效益必然降低。

4.从宏观方面来说,资金分配结构失衡,企业效益难以提高。我国的资金在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地区间分布很不平衡,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以及能否持久。从产业结构本身来看,结构不平衡总的来说表现为农业、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滞后,成为国民经济的瓶颈。而重工业中的一般加工业和轻工业中的一般消费品工业盲目发展,生产能力过剩。

山东省即墨市审计局的有关数据表明,即墨市由于基础产业滞后,40%的工业生产能力落空,年少创产值800万元,利税60万元,许多企业因条件限制而干干停停,处于半死不活的尴尬处境中。

5.资金投入机制紊乱、约束力不强。(1)投资主体由原来的财政一家投资而分散为由财政、银行、税务及行业主管部门多家投资,形成了投资的多元化。再加上在投资范围类别、责任和权利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政策划分,投资的收益分配关系也相当模糊,使投资管理陷入混乱状态。(2)投资总量失控,投资结构不平衡。由于各部门的“保护主义”思想,出于自己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考虑,看到有利可图便一轰而上竞相投放,不仅使投资结构失去平衡,造成盲目投入、重复建设,而且导致投资总量失控,促成了投资膨胀。使原来已显紧张的资金不能准确地投向能创造更高效益的企业中,造成了投资的浪费。(3)投入、使用资金的责任制残缺不全。投资单位缺乏投资失误责任,使用单位不承担经营风险。某服装厂投入30万元引进流水线设备一套,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工人素质,致使开工率不足60%,造成大量资产损失。

总之,这种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加上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必然会从国有资产形成的开始就会出现营运管理上的混乱,以至影响整个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益。

6.投资收益分配环节存在着弊端。(1)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扭曲、收入分配向个人部分倾斜,造成企业积累资金的短缺。(2)消费基金恶性膨胀。许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买轿车、建办公楼、发奖金,有多少花多少,企业没有自己的发展基金,更没有后备基金。(3)内部分配不合理。“三铁”在许多企业中并没有被真正砸烂,平均主义大有市场,奖金人人有,先进轮流当。(4)超收益分配。部分国企在这方面是少收多分配,无收也分配,账户已呈赤字还消费,企业贷款发奖金。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途径

在寻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途径时,我们应该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尽最大可能地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途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国民经济全局上提高整个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建国以来的许多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在国民经济的宏观上花“冤枉钱”,不讲资金的使用效率,它的影响和后果则是全局的、长远的。我的企业界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开创经济腾飞的新局面,就要按比例、有计划地进行各环节调整。同时,利用价格、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所有的经济活动围绕着企业效益的提高,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循环和周转,以取得良好的资金使用效果。

2.合理安排固定资金、流动资金的比例关系。在做好细致、认真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计划好企业固定资金、流动资金的大致比例以及发展趋势,使资金投放与其协调投入,做到有的放矢。

3.清产核资、压缩库存物资,加强物资管理。库存物资过多,不仅影响资金周转,而且增大流通费用和物资的变质损失。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运用永续盘存法和实地盘存法相结合的物资盘存方法,经常性和定期性地清点库存,加强整顿,去掉水分。该削价就削价处理,该报废就准予报废,该冲销的资金就冲销。

4.加强对流动资金的定额管理。流动资金定额是国家有关部门供应资金的依据,也是企业进行流动资金正常控制、考核各单位流动资金使用情况的依据。因此,每个企业都应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预测出合理的流动资金定额需要量,以压缩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抓好销售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应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计划指导下,加强流通领域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流通环节,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费用。

6.提高固定资金的使用效益。扩大企业生产能力不应单纯依靠新增投入而应主要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在不增或少增的情况下,实现扩大再生产。这与我国的国情也是相适的。

7.完善多渠道筹资措施。企业应放开脚步,思想再解放一些,胆子再大一些,多渠道筹集企业资金,股份制的实施为企业筹资提供了借鉴之路。另外,企业内部职工集资也不失为一条两全之策,可以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加强风险意识,真正做到爱厂如家。

8.从思想上引起人们对资金与使用效益的重视。要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把资金使用效益与企业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实行奖好罚差、奖勤罚懒的办法,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9.进一步加强管理、全方位地提高管理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应坚持不懈地通过各种形式,对资金的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进行效益方面的强化教育,努力培训各级财务人员。在全面完善基本管理手段的前提下,适时地推行现代化管理手段。主要表现在:(1)加快培训骨干财务人员,解决基本力量问题;(2)加速清产核资工作;(3)采取强有力措施,整顿治乱,把资产管理进一步纳入正轨化,合法化渠道,防止钻法律漏洞的现象蔓延。

10.推行改革,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促进效益增长的政策环境。首先,创造一个各方面都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其次,在企业资产经营和收益分配环节采取新的改革措施;再次,可以推行涉及各方面在内的全方位的扭亏增盈责任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收益分配上,应改革企业法人、行政管理干部工资待遇制度,将其工资、待遇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和增长速度相结合;最后,制定有关限制超收益分配的政策。制定有关考核企业法人业绩在资金积累与分配方面的指标。对那些由于超收益分配而造成企业虚假盈利的应追究其经济责任、法律责任。

总之,我们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国内资金缺乏的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经济的发展就不能单纯依靠投资,而应从增加资金积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两方面入手,并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作为基点,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能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法绪.谈谈有关资金使用效率的几个认识问题.经济研究,1984(4)

[2] 李更新.资金与效益.财贸经济,1981(5)

上一篇:我国零售业集团财务管控研究
下一篇:广西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