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大学论文 >> 工商管理 >> 浏览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5月07日
【摘 要】创新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培养社会人才主要阵地的高校更应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为对象,提出了全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维实践
【摘 要】创新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培养社会人才主要阵地的高校更应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为对象,提出了全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维实践平台”,并从意义、特点、主要问题、解决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创新能力;工商管理大学生;多维实践平台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极其重要,但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可能由于专业本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像某些理工学科一样在实验室中创新出成果,只能从理论或实践中创新。而由于大学生本身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深度及广度的限制,导致从理论上创新的路异常坎坷,相反,从实践中有所创新,学以致用,是一条又相当可行性的道路,而本文提到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正是在实践中创新的一项重大突破。
  1. 多维实践平台是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多维实践平台”是将在“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为受益范围,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提出的。它是建立面向21 世纪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方案,面向市场经济,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实践方案。为成功搭建“多维实践平台”,我们将努力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手段、方法的现代化,突出自身的工商管理专业特色, 拓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环节,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工商管理创新人才构建了具体实践方案。因此,“多维实践平台”的成功搭建将具有重要意义与推广应用价值。
  (1)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和方法的改革,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人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多维度的大学实践学习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其它知识或训练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同时进一步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2)实施新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使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技能,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锻炼,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又能在实践过程中有所创新,最终成为在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3)加强课内外实践教学改革,突出商科专业特色。在实践教学改革中,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专题咨询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动手能力。对学生的专业实习进行大胆改革,将专业实习分成两个阶段:前一段主要蹲在几个典型的职能部门深入了解和动手实习;而后一段则多参观各种校企联盟企业,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了解国内工商管理现状,同时使学生更加热爱所学专业。由此制定的本科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施后,突出自身的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拓宽专业知识,加强了实践环节,使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专业基础厚, 专业覆盖面宽, 社会适应性强的特点。
  (4)使学院教学资源得到优化和高效率的利用,降低教学成本。“多维实践平台”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有效整合,相互取长补短,不仅学生们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同样对于学院而言,也使得教学资源得到了更为高效的优化与利用。
  2. 有效搭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
  2.1 界定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 “多维实践平台”是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并建立以研发中心为桥梁,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的运作机制,促成三个方面的实践环节的协作和相长,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赢局面,切实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课程和进行相关的实验实践训练后,具有动手能力强,专业基础厚,专业覆盖面宽,社会适应性强的特点,也可使学院教学资源得到优化和高效率的利用,降低教学成本。图2.1形象地表示了多维实践平台的运作机制。
  2.2 突出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的特点。(1)“三重两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三重两突出”即指构建以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和校企产学研三大实践环节为重点,以突出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三重两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所搭建的“多维实践平台”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构成,其中在学校方面,是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与教师工作室三大板块组成的,通过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这一桥梁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大实践环节,共同组成了面向全体工商管理大类学生的综合性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作为多维实践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的运作机制,促成三个方面的实践环节的协作和相长,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目的。“多维实践平台”的组织与构建将切实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2)“三位一体”实践平台的建设。“三位一体”是指生产实习基地、实验室、教师工作室这三个部门相互协作,促成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立,形成一个整体工作机制。现有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巩固、规范,进而开拓新的学生生产实习基地;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和运作管理,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促进教师工作室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联盟的建设和规范;加强生产实习基地、实验室、教师工作室的互动、协作,促成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立,以研发中心为桥梁,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应用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图2.1 多维实践平台的运作机制
  (3)桥梁式的校企沟通方法。桥梁式的校企沟通方法即指通过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这一桥梁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校企联合研发中心集生产实习基地、实验室、教师工作室这三个部门的优势于一身,更好的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同时又有利于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和校企产学研三大实践环节的协作与相长,从多方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3 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目标。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培养、建设一支精于、善于开展产学研的教师队伍,在多维实践平台的实践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把建立高质量的教师教育群体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同时,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机制,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和校企产学研三大实践环节,拓宽大学生参加实践创新活动的途径,增加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切实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最后,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使更多企业接触了解学生,为自身人力资源储备打下良好基础,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拓宽学生的就业通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高人才市场的效率。学生到原来已实习过的企业中工作,使磨合期大大缩短,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这对企业与学生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3. 多维实践平台建设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多维实践平台建设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多维实践平台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校外、校内与教师主持的研发中心三种不同类型的实践平台如何加强协作和互相促进; 多维实践平台与教学计划是否能有机融合;校企互动能否有效实现并常态化。
  (2)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必须明确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维实践平台”进行实践活动时,要从设定的情景出发,提出开放性问题,目的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与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工作室,实验室与生产实习基地自身的建设:根据教师不同的研究方向来建设教师工作室,并对工作室提出明确的管理章程;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与实验教学中的学生自主性;同时加强对生产实习基地的投入,使得师资建设与硬件设备方面均有所保障;除此之外,还要针对“多维实践平台”设计一套完整优越的平台运作机制,确保平台运作通畅,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同时能顺应时代需求不断改进。
  其次,以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开发课程,编写教学方案与教材。通过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使其在课程结构上融为一体。同时采用模块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强调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企业要素,与企业建立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开发与利用双方教学资源。
  第三,学院师资与企业中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层次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各专业聘请行业专家和合作企业管理人员,和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同时,选派学校优秀的教师进入企业一线开展培训,一方面,节约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时间和经费;另一方面,使教师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李旭日.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才智》2011年(25)
  [2] 叶红春.基于就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教育导刊》2005
  [3] 叶红春.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职业经理人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06(12)
  [4] 叶红春,余海燕.利用“团队学习”提升工商管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科学教育》2008(2 )
上一篇: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工商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