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角度,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内容上,黑格尔哲学表达的是绝对理念,而在形式上,尽管黑格尔哲学不具有与自然物相似的直接感性,但它却具有间接感性。因此,黑格尔哲学就既具有感性形式又拥有理念的内容,从而可以认为哲学美在黑格尔哲学中是存在的。从黑格尔整体思想上也能合理推出这一观点,同时,这一结论也能从黑格尔有关文本中找到依据。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哲学美;艺术美
黑格尔美学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其作为哲学体系重要著作的《精神哲学》,常常被人们用来研究精神。“精神的实体是自由”[1]20,精神达到完全的真正的自由需要经过“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个阶段。精神发展到绝对精神阶段时,开始把自己作为对象,它没有任何其它的目的,不受外在的束缚,因而是自由的,它通过艺术中的“感性”、宗教中的“表象”和哲学中的“概念”来表达和显现自身,这种显现就形成了美。
黑格尔美学观点就是在这个理论背景下产生出来的,黑格尔美学主要用来研究艺术美。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142。根据这个定义,较自然得出艺术美的存在,因为一般来说,艺术具有内容和显现内容的感性形式两个方面。对于自然,由于它只具有直接的感性形式,基本上不表现深刻的内容,因此黑格尔看不起自然美。说到哲学美,问题就没那么简单,黑格尔本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并不十分明确。按照黑格尔对美的理解,似乎在任何一种意义上都不能承认哲学美,因为一般认为,哲学是一种理论体系,并没有直接的感性形式,因而哲学美并不存在;但同时黑格尔又在其著作中多次指出自由是美的本质,一个东西如果不是自由的,它也就不能算得上美,而黑格尔哲学恰恰最能体现自由,因而在黑格尔哲学中似乎又有哲学美的存在。
我们这里可以先不顾及黑格尔本人对这个问题的模糊态度,而去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多方面的考察和思考,我们认为,哲学美在黑格尔哲学中实际上是存在的。下面就分别从黑格尔美学的整体思想和他的有关文本以及从他对美的定义这三个方面尝试论证哲学美的存在。
一、从整体思想上来看哲学美的存在
上面说过,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表明黑格尔是从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美的。黑格尔认为,哲学是绝对精神发展中的第三个也是最高的阶段,在黑格尔看来,只有作为绝对精神发展最高阶段的哲学才最适合表达和显现绝对理念,这就启示我们:哲学美在黑格尔哲学中有可能存在。实际上,我们发现,在黑格尔整体的美学思想中,隐含着一条从自然美到艺术美和宗教美最后直至哲学美的路线。
黑格尔认为自然虽具有直接的感性形式,但却不能表现理念,自然只是“理念的最浅近的存在”[2]149,依据“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标准,自然本身很难算得上美,如果非得承认自然有美,那么这种自然美也只是“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2]160。正由于此,在自然相对于人们意识而成为美的方面上,黑格尔承认自然美的存在,而在自然不能被用来显现理念这个层面上,黑格尔却又否认自然美。在自然物中,无论是处于低级形式的较低自然物还是处于高级形式的社会,由于它们均不能用来对绝对理念进行显现,不能表达真实的自由,因而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美。绝对理念的显现“必然要在另一较高的领域才能实现。这个领域就是艺术”[2]195,这就进入到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下一阶段即艺术美。
关于什么是艺术,看法不尽一致,黑格尔从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2]87。艺术较之自然,更适合表现理念,因而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但尽管如此,无论是艺术发展第一阶段的作为“艺术前的艺术”[3]9之象征型艺术,还是艺术发展第二阶段的古典型艺术,亦或还是不拘外在感性形式的艺术发展最后阶段的浪漫型艺术,其内容的表达都对外在感性有所依赖,都难免被外在感性所束缚,而有限的外在感性只能用来表达有局限性的一定范围内的内容,所以用艺术来显现无限的理念存在着缺陷,正是由于这个缺陷,艺术美就还不是最高的,“美的艺术只是一个解放的阶段,而不是最高的解放本身”[1]377。
黑格尔认为,宗教比艺术更能适合表现绝对理念,这就从艺术美过渡到宗教美。关于宗教美,也同哲学美一样,有其存在与否的问题,我们认为在黑格尔哲学中存在宗教美,其理由类比于本文对哲学美存在的论证,在此从略。
宗教美比艺术美要高,艺术是靠感性形式来表现内容,而宗教则是以表象形式表现内容,与艺术相比,宗教更能用来表达绝对理念,这是因为,宗教对绝对理念的表达不像艺术那样依靠于外在感性形式。这样一来,在这里就可以说宗教美要高于艺术美。但虽然如此,毕竟宗教还是通过表象来表现绝对理念的,而只要是表象,就或多或少依赖于直接的感性形式,“表象所知的普遍性,无非是其对象之抽象的普遍性、该对象之非规定的本质或近似者。为了予以规定,表象不得不再度诉诸感性的规定,诉诸形象者”[4],这样,由于并不能摆脱有限的直接的感性形式,因而宗教还不是用来显现绝对理念的最好形式。
只有哲学才是绝对理念的最高表现形式,哲学是以概念的形式来表现绝对理念,概念的形式是无限的,它最适合表现绝对理念。这样一来,从整体思想上看,我们就可以合理地认为存在着黑格尔之哲学美。
二、从文本上看哲学美的存在
上文我们从整体思想上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存在着哲学美,这一结论也能从黑格尔有关著作中推断出。实际上,黑格尔在不少地方都有意无意地暗示了哲学美的存在。在谈到浪漫型艺术终结时,针对现时代艺术发展状况,黑格尔这样说道:“艺术家并没有必要使自己的心灵洁白无瑕或是关心自己的灵魂得到解放;他的伟大的自由的心灵,在动手创作之前,首先就要有自知之明,要对自己有把握,有信心,特别是现代的大艺术家要有精神的自由发展,才能不受只用某些既定的观照方式和表现方式的迷信和成见之类因素所束缚,而是把它们降低到自由心灵所能驾御的因素,不把它们看作创作或表现的绝对神圣的条件,而是把它们看作只是作为服务于较高内容的手段才有价值,他要按照内容的需要把这些因素加以改造之后才放到作品里去。艺术家的才能既然从过去某一既定的艺术形式的局限中解放出来而独立自由了,他就可以使任何形式和材料都听他随心所欲地指使和调度了。”[3]379这表明黑格尔认为现时代的艺术只看重自由本身而并不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在黑格尔看来,自由是哲学的本质,因而我们可以认为黑格尔在这里似乎承认了哲学美的存在。
另外,在谈论诗这门语言艺术时,黑格尔这样说道:“语言艺术的内容是由丰富想象所造成的全部观念(思想)领域,这个领域如果单就它本身来看,纯粹是精神性的,而且从来不越出精神性范围,但是当这种精神性的东西表现于一种外在的东西上面时,它也只把这种外在的东西当作一种与内容本身有别的符号。”[5]可见,黑格尔认为诗的美并不在于外在的直接感性的东西(音调),而在于内心中的观念。与诗相类似,哲学如果算得上是美的,由于哲学并不具有直接的感性,它的美也只能来自于自身的内在内容。可见,诗的美接近于哲学美,既然黑格尔承认了诗所具有的这种类似哲学的美,就可以认为黑格尔在这里也有承认哲学美的迹象。如果说上面所举两例还不能明显看出黑格尔承认哲学美,那么在论及“浪漫型艺术”基本原则时,黑格尔使用了“精神美”一词,这就比较明显表明了黑格尔有承认哲学美的迹象。黑格尔认为,当艺术发展到浪漫型阶段时,精神就不在从外在感性事物中寻找对象而从它本身中获得和认识自己,黑格尔把“这种精神返回到它本身的情况”[3]275看成是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并把艺术在此阶段形成的美称为“精神的美”[3]275。黑格尔这里所言的“精神美”很接近于“哲学美”,两者均倾注于内在而不在意外在的感性形式,据此可以推断黑格尔有承认“哲学美“存在的倾向。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例,以此来表明黑格尔的确有意无意承认了哲学美,除了这里所举的几处,我们还能在另外一些地方找到文本上的依据,限于篇幅,这里不能一一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