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佛教作为舶来品在我国已经保存发展了几千年。佛教创造了一套相当精致的宗教思想体系。其哲学提出了“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宗教思想,并宣扬极乐为最高目的。佛教哲学中有富含深刻的哲理,在历史上对我国的哲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佛学哲学;中国哲学;影响
一、前言
在西汉末年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最先是依靠道术发展起来的。随着佛教的逐渐发展,佛教创立了非常完整的宗教思想系统,特别是“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宗教理念,推崇极乐作为最高目标。佛教哲学也含有深刻的哲理,从西汉的佛教的传入,历经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发展到近代。
二、佛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与融合
佛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佛教的快速发展,佛教和我国正统的儒学之间的矛盾趋于白热化。因为在社会理念、语言、政治态度以及哲学观点等方面的差别,该冲突逐渐演变成矛盾,这一冲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范缜的著作《神灭论》中将佛教与儒学的矛盾进行了罗列,另一方面,北周武帝、北魏的太武帝开展的大规模的灭佛的运动。从这两方面可以发现,佛学与传统哲学间的矛盾是比较激烈的,是不能融合的。
佛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佛教中谈到的一些命题和我国传统哲学存在一定的相融性。比如佛教中提出的“四大”和我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是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佛教中提到的“四洲说”和汉代以后的出现的一些传统理念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另外,佛教中谈到的宇宙本身的周期毁灭与重生,和我国古代哲学中倡导的循环运动、相续不断的理念彼此呼应。再就是佛教中的多元化的有情世界和我国古代倡导的“地球作为中心”的理念可以相提并论。
三、佛学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1.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多种社会思潮开始涌现,但是儒学思潮中存在没落的景象。佛教高僧一般是从佛经的翻译入手,并充分结合当时发展非常迅速的玄学发展情况,实现了新的突破,让佛学发展成我国古代哲学的主流之一。佛教的快速发展,导致和儒学之间的矛盾趋于白热化,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在哲学观念、语言、政治态度以及社会理念等几个方面存在差别,两者冲突间的进一步升级,可以从范缜的著作《神灭论》,北周武帝和北魏武帝展开的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中找到佐证。
隋唐时期佛教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佛教与儒教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的融合。佛教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教派之一,并创建了完整的体系。例如天台宗从建立了独有的家风,建立方便法门,有效调和了儒家、道家之间的思想。华严宗的大学问家李通玄,在专门探讨“易”的理论后,又花大力气研究了“华严”,专门撰写了《新华严经》,使用了《周易》中的理念来对《华严经》中的思想进行全面的解读。华严宗的五祖的宗密大师,使用《周易》中提到的“四德”与佛教中的“四德”来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净土宗和禅宗因为强调“持名念佛”、“顿悟”等的理念,进而得到了士大夫、贫苦百姓的全面认可。佛教思想在和儒学进行全面调和整个过程中,也影响到了儒学。
在我国的佛教中,能发展到现在的是印度的净土宗、禅宗。在唐代,禅宗逐渐发展成为佛教的主流。这时期的禅宗理念也对我国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净土宗与禅宗能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能在我国长期流传的原因是在修行的方法与教理方面相对来讲非常简单,和其它宗教流派的复杂和繁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派禅宗的代表六祖慧能指出,每一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佛性一般来讲是非常清静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见性成佛,或者是顿悟之后成佛。例如在《坛经》中谈到的,如果一个人个性上迷恋佛教的话,佛是众生;通过自己去顿悟的话,众生就是佛。在《坛经》中还谈到,前念顿悟的话是佛,后念顿悟的话也是佛。否定了印度佛学强调使用阶梯层次来修行,还需要经过长期的累劫才能展开修行。需要倡导的是砍柴、担水都是妙道。唐朝的道绰大师进一步发挥了昙鸾的理念,将佛的教法分成净土门、圣道门,指出这样就会离圣道不远,一般情况下,圣道门是普通人的悟性很难预料到的,指出念佛是内因,将阿弥陀佛愿力当成是外部的缘,做到内外相呼应,才能达到极乐净土。实际上,在这之前,昙鸾提倡三种念佛方式分别是实相、观想与持名;这一持名的念佛采用简单的的佛教是在我国古代逐渐流传开来,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信仰。净土宗与禅宗传播的佛教思想,逐渐发展成中国佛教,逐渐成为和印度教相区别的重要特点。
我国佛教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关涉到内部的所有的经典、相关派别的学说,在各地逐渐发展成为了新的不一样的学风。在隋代建立之前,南方重点是强调清谈和玄理方面的研究,禅法开始在北方慢慢流行起来,义学则在南方的发展却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隋朝统一全国之后,佛教的学风在南北交流的长期推动下,开始互相融合,逐渐统一起来。隋唐时期出现的南北学风上的差别,开始趋于统一,强调定慧双修,并注重解行一致。比如这时期出现的华严宗、唯识宗等,都注重理论与修行并重。天合宗本来是坐禅的一个派别,确定了止观修法,也就是说止就是定,而观就是慧。唯识宗建立了繁琐的理论体系,也开创了从粗到细、从浅入深的五重性的唯识观,这是一种新的理念。一直发展到了唐朝的后期,宗密大师强调禅教一致的理念,注重内心产生的意向需要和佛教的言行完全一致,逐渐化解彼此间的对立。宋朝的延寿大师曾将华严、唯识、天台三宗的代表来一起探讨,并且召集三代的代表来进行一起研究,将禅理作为基本标准,逐渐统一了各个派别的理论,编写了《尔镜论》100卷,成为综合当时各个宗派的权威性著作,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延寿大师是通过禅师的身份来倡导禅净双修的,后来他成为了净土宗的第七代祖。但是发展到唐代以后,净土宗发展成为了“共宗”,逐渐成为了当时佛学思想的主要发展流派。
2.宋明时期
北宋高僧契嵩创作了《辅教篇》,认为儒学主要是来治理社会的,但是佛学是用来治世的,他创作《孝论》(12章),全面阐述了儒学和佛学中的孝与道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佛教是侧重孝的,同时,他又创作了《中庸解》(5篇)对儒学提倡的中庸之道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特别是在他写的《上仁宗皇帝万言书》中全面阐述了一切都是从儒来的,但真正得到全面的推广的是佛。从这里可以发现,佛学虽然是起源于印度,然后才传入中国,经过历朝历代的高僧相一致或者类似的理念的认可、推崇,逐渐加以融合与吸收,产生了中国佛学,反之,这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近代
近代的趟朴初居士在《佛教与中国文化》中指出,佛学是我国哲学的主流,如果不去探讨佛学的话,就不能很好的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所以,必须采取认真严肃的态度去研究中国佛学。另外,近代著名学者周建人也对中国佛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认为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上,文化与佛教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要想明白中国文化,必须全身心地去研究佛学。
小结
佛教哲学在我国每一个发展时期,都对中国哲学产生了长期的影响。研究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对提升佛教哲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方立天. 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中国哲学史. 2003(02)
[2]胡激. 浅谈中国佛教的哲学特点[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07(11)
[3]宋玉波,朱丹琼. 佛教哲学与中国儒学的内在关系问题[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4]单纯. 佛教哲学三论[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