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高中论文 >> 高中物理 >> 浏览论文

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物理的街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2年06月25日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具有连续性、实践性、渐进性和创新性。本文拟从教学理念、教材特色、素质教育和继承与创新等几个层面,探讨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物理课改教学的衔接,以及高中物理新课程教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具有连续性、实践性、渐进性和创新性。本文拟从教学理念、教材特色、素质教育和继承与创新等几个层面,探讨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物理课改教学的衔接,以及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   物理教学    初中   衔接

 

  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改革,遵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的精神,基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简称《标准》)的要求,着力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而高中物理新课程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随着初中课改实验的深入推进和高中新课程的普遍实施,如何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跟踪研究,如何实现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在目标和理念上与初中物理教学的统一,如何把握和实现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层次性和递进性等,都将是课程专家和教学一线的老师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通过对近两年的高中新课程实践的反思,以及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回顾和总结,笔者认为:注重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借此拙作,以期抛砖引玉。

 

  一、高中物理新课程和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在突显素质教育的目标和重点上是一致的。

 

  无论是初中物理课改实验,还是高中物理新课程,都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要求和物理学科的有机整合,就是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而也突显“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功能。初中物理课改实验,突出和强调“科学探究”的教学,《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学习的学习活动。它既是“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实践和体验探究过程中的要素和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计划)、收集数据(素材)、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评价与总结等,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培养目标,渗透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科学探究包括实验探究、文献探究、社会调查和网络活动等诸多形式。通过开放式、互动式和合作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感悟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进而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高中物理新课程加强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无论是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还是课外实验(“做一做”栏目),都要求学生体验过程、感悟方法、提高能力。高中物理教材的显著特色是设立了“课题研究”项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和内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课题研究的类型包括探索性物理实验、科技制作、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不同类型,研究成果包括科技论文、调查报告和科技制作等。“课题研究”充分体现了课改理念,既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又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观念;实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拉近了物理学与现实生产和生活的距离,注重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的衔接,突显了“科学、技术、社会”(SOS)教育,也为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提供素材和个案依据。

 

  二、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应该体现对初中物理课的继承与发展。

 

  无论是初中物理课改教学,还是高中新课程教学,都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共同的“课程标准”和各自的“课程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初中教学是一脉相承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是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继承和发展。

 

  1、其继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理念的继承性。强调物理教学是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和终身学习服务;为社会进步对劳动者的需求服务。教育使学生个体成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和谐统一体。

 

  ②教学方式的继承性。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式、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特征,注重教与学的过程性和创造性。

 

  ③学科特色的继承性。加强实验教学,开设“课题研究”(初中设置“科学探究”栏目)努力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并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和提高综合素质。

 

  ④评价方式的继承性。对教与学的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提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开放性;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评价;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2、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中物理教学体现“综合”和“分化”两极。教学既要打破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也展示和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注重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教材按“必修”和“选修”等“模块”顺序排列,使得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知识逐步扩展和加深,突显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学习的“人本思想”。

 

  ②高中物理教学将在实验、讨论和探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强调“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

 

  ③高中物理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过程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和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物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和潜移默化,如理想化方法、模型方法、等效法、极限法、微元法和控制变量法等;要努力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造精神。

 

  三、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材的处理。高中物理教材面向差异很大的各类地区、学校的不同程度的学生,教材具有十分明显的弹性,以便于教学中因材施教,便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创造性教学和学生的选择性学习,尤其是“选修3模块”,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文化基础,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和学识特长,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例如:《绪言》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学中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讲解每一个问题,并且对于某些单个的问题,也无法讲清楚。而《绪言》的本意,只是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的概貌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向学生简单介绍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志趣(志向+兴趣)。《绪言》的教学,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努力发挥它的“概况”和“激趣”功能;再如“选修3-4模块”涉及四个二级主题: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这是继续学习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初步接触相对论的知识,从而拓展视野,激发进一步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为此,在处理教材时,要力求通过物理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和事件,阐述本板块的科学性、逻辑性、发展性、社会性,以及教材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2、难度的控制。新课程高中物理作为比九年义务教育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素质良好的合格毕业生的任务。高、初中物理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台阶,教学过程中,要在承认这种台阶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学生,成功逾越这一台阶。新课程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与初中相比较,高中物理课程无论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要增强学生学好物理学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使其在独立地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因此,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不能“拔苗助长”,不能谋求“一蹴而就”。例如物体的“受力分析”、“图象法”在解题中的应用等,都将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而学生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3、作业的处理。初中物理课改实验教学的习题量不大、难度不高,并且淡化数据处理和计算,着力于日常生活中基本物理现象的解释和说明,注重在“科学探究”中解决问题,而高中物理的习题量和难度明显增加,并且把“做好练习”作为学好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物理过渡教材的《绪言》中引用严济慈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总结:“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你做习题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了。”作为个性化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先下题海”,对照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三维目标,归类筛选、精编习题,要彰显习题的功能性。

 

  4、实验的处理。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来源于观察和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做好各类指定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指导学生做好课外实验(“做一做”栏目),还提倡和鼓励将部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随堂实验,将分组实验扩展成探究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要尽可能引用日常生活中的小实例、小实验,来直观说明物理问题。例如对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概念的教学,可以让学在课堂中通过手脚的相关活动来感悟摩擦力的存在;教师还可以通过拉动和拉不动讲台的现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还可以扩展到百米跑运动员在起点和终点的跑步姿势、200m或400m跑的运动员在弯道处的跑动姿势与摩擦力的关系等。

 

  5、课题研究。这是高中物理课程的新突破,是初中课改教学“实验探究”的延展和深化。课题研究不强调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从事未来生活和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角色是“创造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解惑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此外,研究性课题的选择,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例如:“菜刀上的力学知识”、“灶具的演变”等),要注重社会热点问题(如“从电冰箱到臭氧层”、“温室效应”等),要关注科技的新发展、新突破和新成果(如:“阿尔法磁谱仪与暗物质”、“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与回收等),要兼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如“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研究动态平衡中力的合成和分解”等)。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具有连续性、实践性、渐进性和创新性。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理应传承初中物理课改实验教学的基本理念,努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践、探索和创新。我们相信:只有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才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只有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和长远需求的教学,才能被社会所认可;只有突显教师特色的“个性化教学”和“创造性教学”,才能真正地、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和教师双方都成为教学活动的受益者。

 

上一篇:加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启发性、探索性和开放性
下一篇: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