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语言
一、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富有力度,能使学生感到惊讶、感到不同凡响,使学生情绪兴奋,对认识产生兴趣,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来自于实践、实验的抽象总结,而形之于教科书,相对于学生来说,显然颇具“浓缩性”。要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吸收,教师就必须尽量地“稀释”,解析教材。这个过程当然要恪守原意,以保持物理原理的准确性,为此,对教材的把握及对课堂语言的使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和摸不着、看不到的物理过程,需要使用一些形象地比喻。要运用语言艺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这就是说教学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得深入浅出,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期洛特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幽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趣。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中学习效果要比在沉闷的环境中学习效果好的多。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难点,还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规。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只要运用恰当,通过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容易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要特别注意,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并非基于活跃课堂气氛,逗逗风趣。与此相反,教师运用形象化语言施教,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本身,而不是诱使他们的知识撇在一边。
二、文学性的教学语言
以优美的文字作为自然科学的载体,也能相得益彰,大大增强其可读性。英国的蒲柏说:“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诗人的吟唱,情调浪漫,讲到牛顿定律时用在课堂上亦庄亦谐,令人心领神会。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止境的。丰富的想象力,理智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物理学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说想象力是物理教学语言技巧的源泉,其原因是:教师可以想象知识的演化,想象实验的结果,想象学生认知过各的不同特点,想象课堂教学过程的情景,借助于想象提高语言技巧。从想象中采集,由造化中迸发,语言的技巧性,不是造作而得,语言的技巧性恰是自然形成。那种为技巧而技巧,煞费苦心的做法,是蹩足的,徒劳的。物理想像不同于文学艺术中的想像,它比文学艺术中的想像更概括、更抽象。
物理想像也不同于数学想像, 它不仅需要空间想像, 也需要对客观事物状态及发展过程的较为形象的想像。图像能成为学生思维的起点和路标, 如果学生只对着问题“干想” 就很难打开思路, 而借助图像将拟题者设计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复原出来,就使思维有了起点, 图画出来了, 解题的方法也有了。因为借助图像能产生形象思维, 很容易由图像中的形象寻找到几何关系, 联想到物理公式, 再与记忆中有关的表象进行比较, 找出已有的经验, 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打个比方,教师教学就像导游一样,精彩独到的导游词能使游客流连忘返,深入体会美景的独特之处。
好的导游词不是白开水,不是流水帐,不是简单评述景点的表象,而是加入了想象、传说、民歌、故事、诗词等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吸引,印象深刻。
教师在教学中同样如此。精彩独到的语言能把学生深深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乐而忘返。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注重语言积累,多读多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多多涉猎,要使自己目光独到,语言精僻有力,不能人云亦云,泛泛而谈。也不能故弄玄虚,流于空洞。
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
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有意留下空白,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节拍“转”。
在我国,曾经有一种提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透,不给学生在课后留下疑难,让学生在课后提不出问题。实践证明,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养成懒惰的习惯。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及时恰当地留下一些暂时的空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填补空白的心理,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是一门循序渐进的学科,许多知识前后联系比较大,教师的语言要生动,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知识基础,要使学生经常注意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问题是怎么样着手解决的。讲课时,要“心中时刻有学生”可以经常提出问题,即采用所谓“问题性讲解”,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到正确的思想上去,教学中倡导启发式,坚决反对注入式。把教学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吸收——储存——再现中解放出来,转向教师启发,学生实验探究——转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多种多样,教师的语言水平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锤炼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