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美体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小学论文 >> 小学音美体 >> 浏览论文

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育的三维模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3年01月28日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创新教育归纳为三维模式——理解·变易·创新。理解是变易创新的基础,变易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最终目标与结果。引导学生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创新教育归纳为三维模式——理解·变易·创新。理解是变易创新的基础,变易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最终目标与结果。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帮助学生确立变易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达到体验创新乐趣,发掘学生的潜能,收获创新成果。

 

关键词: 小学音乐;创新教育;三维模式;理解;变易;创新;

 

创新是音乐艺术教育的源动力,缺乏了创新的音乐教育单一得就好像受了长时间的强光照射那样感觉疲乏,毫无新意可言。音乐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音乐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学习方式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和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对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音乐课上,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参与各种即兴表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获得创造的喜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把音乐课本相关知识内容掌握后,学生便可以开始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的同时创作出新的东西,我提倡在课堂内要给学生创新的空间,换言之就是创编。如何使学生的创编既规范又不失新意,我认为,这种创新教育的三维模式是:

 

          

 

     一、引导学生理解音乐

音乐是人类情感最为直接和生动的表达方式之一。正是由于人们的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所以才导致各种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产生,也因此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不论是高低年级,学生都有对音乐有自己独立的、不同于别人的理解和感受,而这也应该是我们音乐教学所要追求的、希望达到的一种理想效果。如果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一样的,那么创作的意境就变得狭隘了。

 

如在欣赏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后,教师可告诉学生: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圆舞曲,乐曲把我们带到了充满春意的大自然中,你们一定对春天充满了美好的遐想,脑海中会呈现起怎样的情景呢?这时,学生立即展开想象,有的说:“我仿佛在效外散步,温暖的阳光照在绿草地上,花儿在点头,鸟儿在歌唱……”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同学们迎着春天的朝阳,到学校去学习文化知识……”他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都表达出来了。大家的想象与理解虽然不同,但又都符合作品标题的含义,都统一在作者塑造的音乐形象中。所以在音乐学习中要正确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教师鼓励学生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应尊重、爱护他们对音乐的独立感受,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树立有着积极的意义。

 

《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在课堂中,学生理解音乐的过程中,我就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可以是几个简单的动作,可以是即兴的节奏创作或旋律的哼唱,更鼓励即兴创唱几句歌或一首完整的歌,这带给学生的是极大的快乐。这不仅使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中还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可以从中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掘。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音乐,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人才的需要。

 

二、确立变易观念,帮助学生创作即兴变易

 

音乐的创新能力要慢慢地培养,首先要学生确立变易的观念,要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主要创作方式是“一曲多变”,所谓“情之所至”、“腔之所随”,音乐作为表达内心情感的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偶发性、个体性、创造性,它是人人都可以用来表现、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要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音乐创作类似于我们写文章、画画,尽管我们并不是文学家,但是每人都有书面方式表达自我的需要,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写作文了,当然也是日积月累才越写越多;尽管我们并不是美术家,但是我们依然会拿起画笔用色彩与线条描绘出心中最美的图画;即使我们并非音乐家,但我们仍有以音乐方式表现自我情感的需要,谁又能说小学生就不能创作音乐呢?因此,只有让学生树立音乐创作变易的观念和信心,才能进一步实施教学。

 

其次到帮助学生创作即兴变易。主要有三种途径让学生进行变易。

 

1、歌词即兴变易

 

所谓歌词即兴变易,就是歌词即兴创编、旋律基本不变的即兴创作形式。教师在新歌教唱完后,可以安排让学生跟据旋律编创自己的歌词,如《我的小绵羊》这一课中,原歌词是:“我的小绵羊呀你在哪里呀,我的小绵羊就在新的树丛里”。可以引导把歌词编一下,如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改为:“我的小汪汪呀你在哪里呀,我的小汪汪就在绿的房子里”。填入新歌词后让全体学生唱,学生的编创兴趣提高了,就越来越喜欢去做这一类的活动了。

 

2、节奏即兴变易

 

在音乐课堂中,节奏即兴变易一般被运用为两种,第一种情况是为歌曲伴奏,

 

在掌握了歌曲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型,教师可以给一些节奏型让学生自由选择,也可以是学生讨论后的结果,只要能体现歌曲的情绪,为歌曲增色的就算是优秀的,给予鼓励。如在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第一课中的《柳树姑娘》的教学中,教师给出两种节奏型:

 

A、3/4  X  X  X | X  X  X||

 

              B、3/4  X  -  - | X  -  - ||

 

而学生分给讨论的结果却让我意外收获:

 

第一乐段:3/4  X  -  - | X  XX X0 ||

 

第二乐段:3/4  X  0  X | X   0  X ||

 

这两给节奏型加上伴奏乐器的使用让整首歌曲的色彩更加富丰了,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创作能力;第二种情况便是在原型的基础上改变部分歌曲的节奏。同样是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歌曲的部分节奏稍作修改,可以是把长音改成短音,可以是换成附点等,看歌曲这样唱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让学生能够把美的音乐提炼,同时告诉学生,乐曲一经作曲家创作之后,不是固定不变的“文本”,在尊于原型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也可以是非常好听的音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越加理解音乐作品的同时,也从中享受到创作的乐趣。

 

3、旋律即兴变易

 

一般来说,旋律即兴变易被体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原型的基础上有一些细微的旋律变化,但曲调的框架结构不变。如:人教版三年级第五册第2课《草原上》,原谱是

 

 

 

 

第二种情况是,通过增字、减字、加衬词与衬句等手法使旋律产生较大变化、

更为丰富多彩,或者通过压缩、简化(包括歌词、旋律、结构等方面)等方式,使旋律更为简洁、明快。

 

三、体验创新乐趣,收获创新成果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和动力,因为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与知识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音乐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传承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所要培养的创新素质主要指向创新意识与观念,发展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个性品质。创新意识与观念的培养离不开创新行为——创新过程。

 

陶行知曾风趣地比喻:“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你要有孙子,非先有老子、儿子不可,这是一贯下来的。”音乐创作能力只有不断的即兴创作实践中才能使音乐即兴创作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在所有的创新教育中,创新过程的价值远远大于创新成果的价值,因为坚持不懈的实践才是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音乐课堂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忽视,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会在歌词的改变上进行创新了,二年级就可以在节奏上进行创新了,三年级就能在音乐作品的旋律上进行改变,甚至是创新,四至六年级就可以创出独立新意的作品了。这种创新的能力,要不间断地实践,才能培养出娴熟的创作能力,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可能以专业音乐的标准去要求与衡量其音乐作品,要根据儿童自身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评价学生的作品:既要横向参照其他同学的作品,又要纵向参照本人先前的作品,鼓励学生深入即兴创作学习与实践,或更多。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创作出富有新意的成果。我认为,在音乐课堂的创作教育中,创新成果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1、稍的突破的。指的是在音乐曲调、歌词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同原型相比,有一定突破的创新成果。2、有一定程度的新意。曲调、内容、风格等某方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3、有较为显著的创造。主要指音乐曲调、结构等方面发生较大的改变,或者扩展了原曲的结构,或者通过简化,压缩了结构。

 

总之,在创新的音乐课堂中,我们秉承着“有意识、有行为、有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创新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为起点,鼓励其积极实施创新实践行为,进而收获音乐创新成果,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之最终目的。

 

四、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第526页。

2、《音乐艺术》第4期,《音乐艺术》编辑部出版,2010,第105-110页。

 

 

上一篇: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理”“言”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