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创新教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3年07月28日
美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美术,则反映着社会生活美和自然美,并创造出艺术美,它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因素。美术教学作为艺体教学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体制
美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美术,则反映着社会生活美和自然美,并创造出艺术美,它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因素。美术教学作为艺体教学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体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认真学习美术时,他们会学到很多知识技能,他们会有知识和身心上的长进;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他们的想象力、视察分析能力、记忆力都会提高。
今天的科学技术正以巨大的威力和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特征,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所以实施创新教育,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目前和今后学校教育的主题。
一、对创新教育内涵的认识
创新不同于“无中生有”的创造,创新一词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实施创新教育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小学美术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人人都有创造能力,教学过程中不能限制学生的才能,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它是指发明和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特征。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构建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
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逐渐培养并形成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的实践创作能力,用美术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新课标要求下的美术创新教学原则
从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紧扣新课标,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贯彻,在给予整体优化的同时,真正在学习中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为更全面地实施新美术课程标准而努力。
首先,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说理性的科目,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鼓励来唤起学生开启心灵的大门。采用愉快教学、以趣激学,在美术课堂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充满美感的气氛,是学生审美创造力充分发挥的环境条件。把愉快的气氛融入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发挥,提高绘画作品的表现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求趣、求参与、求新等心理特点,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产生愉悦的情绪,以此来启动学生内在的活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去传授并训练学生的绘画知识和技能。同时绘画是一种“个人审美心理的独特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富有技巧性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这些要求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多接触新鲜的事物,不断的充实自己。从而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再次,要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的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要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没有评价就无法客观、公证的判断课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评价核心放在建议性的指导学生,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等能力上,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创新教育提供有效的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常见。多媒体把声音、图像、文字集成为一体,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容易接受的特点。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首先,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探求新知。教师根据美术教材的教学内容不同,借助多媒体,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处于情感的最佳状态中,中间加入娓娓动听的言语启迪,从而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很容易的接受新知识,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其次,在作业展评和课堂小结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出现,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作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结合电教媒体和科学的评价方法,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结合投影仪等电教媒体的运用,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情境。最后,小结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统摄知识纲目,使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地欢声笑语中结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否顺利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实施创新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紧扣新课标,创新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启发、引导和学生对美术和其他各学科各类知识的学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