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编辑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认真贯彻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积极配合教育部的工作重点,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为努力实现“读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编辑方针,加快编辑部自身思想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采编队伍;鼓励编采人员读书、思考、深入教学一线,加强和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及教研人员的沟通交流,从基层挖掘经验、汲取营养,提升宣传报道的时效和思想品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编校质量,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期刊的办刊规律和运行机制,扩大刊物的发行量及影响力。
〔把握教育与新闻规律,增强宣传报道的前瞻性〕教育新闻宣传要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从舆论上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需要冷静地观察分析基础教育的动态和发展进程,把握教育与新闻的规律,才能准确地确定报道方向,打好主动仗,更好地发挥刊物在教育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引领作用,增强宣传报道的前瞻性。5月初,《人民教育》刊发长篇通讯《永恒的追求——记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素质教育新进展》,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永恒的追求,实施素质教育是学生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此文的发表为日后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回归基础教育中心位置作了铺垫。
8月底,教育部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决定开展素质教育大讨论。根据新闻的规律,编辑部确立以“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为宣传主题,开设“笔谈素质教育”专栏,陆续组织发表了袁正光《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田慧生《应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定位素质教育》、叶澜等人《推进素质教育:转换思路才能打开新局面》、陈金芳与黄枏森《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一系列专家学者的文章,从多角度、多视点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考、新思路,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同时,在“素质教育巡礼”的栏目下,先后刊登了《十年磨一剑——天津市蓟县一中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纪实》、《和谐的旋律——湘南学院附小实施“三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纪实》、《聚焦徐州“无差别教育”——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尝试》等通讯及文章。“直击素质教育现场”栏目连续发表通讯:《快乐地向上生长——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花园小学》《在理想的境界中追寻——记江苏省常州市湖塘桥中心小学》《创造个性而和谐的教育——访湖北省黄石市钟山小学》《让教师的智慧照亮教育——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侧记》《没有围边的教育——走进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的教育“场”》,第一时间、近距离、多角度报道了5所处在新课程改革前沿的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鲜活经验,为各地中小学的干部、教师提供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样板。
〔确立标志性理念,扩大刊物的影响力〕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广大校长、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必须有理论的引领。本着“从舆论上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编辑方针,及时发掘和提升具有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理念,精心打造成刊物的标志性理念,扩大刊物的影响力,确实起到舆论的旗帜和引领作用。例如:第9期推出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以独到、深刻的见解,掀起了“冲击中学语文的第三次浪潮”。批判“无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叫响“有效教学”的理念,为新课程改革及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我们要让“有效教学”成为《人民教育》的一个标志性的理念,通过不断地宣传推广,影响和改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
标志性理念是刊物的旗帜,具有更新整个战线思想观念的作用。4月,为贯彻教育部在全国掀起新一轮师德教育高潮的部署,刊发了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和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报告团的先进事迹报告稿,并就此发表周济同志的文章《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这篇重要的指导性文章首次将“责任”列为师德之魂。根据周济同志提出的“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的思想,《人民教育》把“爱与责任”作为又一个标志性理念,在后续的宣传报道工作中反复倡导。例如:为记述舍己救人的殷雪梅老师的通讯配发评论员文章《爱与责任的典范》,为长篇通讯《乡镇教育的脊梁》配发评论《责任意识的模范》,就是要反复重申“爱与责任”,让“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基础教育战线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注教育改革动态,全力报道新思想、新经验〕作为教育主流媒体,时刻关注教育改革动态,及时准确地抓住基础教育改革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新思想、新经验,加以汇总提炼并宣传推广,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职责所在。本年度《人民教育》将关注的视域放在德育、农村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素质教育等5个主要方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点报道,发挥了舆论引领作用。
德育——中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人民教育》始终如一的宣传重点。3月,在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栏目中刊发《学校德育为什么失去实效》一文,针对一些学校存在“重智轻德”现象,分析指出:“缺乏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德育实践过于注重形式”、“过多的功利化色彩”,是导致学校德育实效性缺失的主要原因。之后,陆续编发《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失衡与救治》等文章,并以大量篇幅刊发本刊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培育“大写”的中国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德育工作纪实》《给学生终身难忘的教育——河北衡水中学道德教育见闻》,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报道了两所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德育工作的经验。在年终综述《道德教育:去年热 今年冷》中,编辑以敏锐的目光、犀利的笔触,揭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些形式化、应付性、短期性的行为,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未得到多数人的真正重视的社会现象。呼吁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融于社会日常运行系统之中”。
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5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差距拉大,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提出逐步缩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有效机制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人民教育》的“本刊视点”及时关注这个文件,发表了本刊记者撰写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把宣传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政策及做法作为“两基”攻坚、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有关这一主题,全年先后推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寄宿制小学: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好形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打好“两基”攻坚战》《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实现途径》《试论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公共政策》《以人为本的一个创举——湖南省岳阳县探索“学校联管、教师走教”的农村办学新模式》《沃土春潮——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合一”改革纪实》《聚焦徐州“无差别教育”——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尝试》等有关专家的理论文章及先进经验介绍,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的支撑。
课程改革——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展开,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新的教与学方式已经逐步为广大教师所熟悉、领会。然而,在新课程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难题逐渐暴露,引起了各种观点的争论,也给许多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惑。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出并分析课程改革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争论分辨是非、把握方向十分重要。《人民教育》教学板块在做好常规报道之外,着重在“走进新课程”、“教学平台”栏目中,以话题的方式大篇幅、多角度,集中探讨这些问题。《叩问综合性学习》《解放教师才能解放学生》《寻找道德教育新的行走道路》《学科间的大门被推倒以后》《新课程要革“讲”的命?》《你想过“叛逆”课文吗》《是耶非耶话“无效”》等一系列的重点话题的推出,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安徽省亳州八中的教师在学刊评刊中提到:这些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刊发的文章,“或提供范例,或百家争鸣,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摸索前进的广大教师很有帮助,也因此深受欢迎。希望今后多刊载此类内容的文章”。
〔抓住改革关键点,推出深度报道〕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需要探索的难点问题,而改革不只是行为及观念的转变,教育制度创新才是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改到深处是制度”,抓住改革的关键点,发现并推出制度创新的典型,推出深度报道是《人民教育》的又一个特色。《让教育者的智慧充分涌流——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制度改革纪实》《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教育议事会: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尝试》《为学校发展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四川成都市青羊区学校民主管理改革纪实》《让文化浸润学校——江苏省苏州市新城花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纪实》等重头文章,分别介绍了市、区、学校不同层次的制度创新经验。这些经验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与此同时,用长篇通讯的形式讴歌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讴歌一线学校干部教师创造的新鲜经验。《创造有生命力的教育——解读一位县教育局长的心路历程》《追求,永无止境——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教育局长石永明》《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办学记事》《让读书成为习惯——赵翠娟和她的学习型学校》等,一篇篇经过记者深入采访,用挖掘出的第一手材料写就的、有大量生动事例和思想深度的通讯,在读者中产生巨大的震撼力。许多基层学校都把其作为学习资料,认真阅读学习。
〔注重思想含量,以言论扩展报道深度〕“注重思想含量”,是《人民教育》标志性的办刊理念。刊物的思想含量,来自于编辑的思想含量。只有编辑的思想厚重,才可能挖掘出新闻报道的深度。近年来,在创建学习型编辑部的过程中,编辑、记者读书学习已蔚然成风,不断的读书与思考加深了编辑思想的深刻性,尤其体现在为经验型文章配发的言论中。例如:为山东潍坊教育制度改革经验配发的评论员文章《我们为何关注潍坊教育制度创新》,为报道天津蓟县一中经验的通讯配发的评论员文章《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视角》,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提纲挈领地抓住了经验的思想内涵和灵魂,一下子就点到了问题的实质。教学板块的一些话题讨论,也因“编辑手记”的言论而增色。比如:《话题:寻找道德教育新的行走道路》的“编辑手记”——《被架空的逻辑》,《话题:你想过“叛逆”课文吗》的“编辑手记”——《思想与叛逆》,《话题:语文,该如何面对那段历史》的“编辑漫笔”——《教育要让人向往伟大》,都以简洁精炼的话语,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编辑的思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目的就是要通过争论,辨明真理,促进教师加快将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的脚步。
“注重思想含量”,提升刊物的思想性,发挥教育主流媒体指导性和引领作用,还需通观教育的全局,追踪正在生成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本年度的年终综述——《教育,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2005年若干基础教育政策与理论的扫描》《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重点作为”》《课程改革的路必须走下去》等文章,分析阐述了基础教育不同层面的现状及问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广大基层读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教师论文发表网咨询电话:13853095725 (0530)——5988553 5316280
QQ咨询:546427774 1027630087
电子邮箱:chinajiao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