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可否认,它的发展也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语文教师应该大胆使用这项新技术,与时俱进,把这种技术糅合到本学科中来,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糅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在给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一股全新的活力。借助该工具,老师们上出许多精彩的课。语文学科便是与信息技术结合得很完美的一个学科,用一个最时髦的词,称之为“糅合”。下面,我就糅合过程中信息技术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三大作用展开阐述。
一、信息技术可以与语文教学模式糅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现代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即如何让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工具,主动参与真正实现个别化的教学,并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协作的方法,通过求助教师或学生甚至借助认知工具得到解决。由于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展示功能,完全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理想教学环境。《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并制作PowerPoint,其唯美的图片,动人的旋律,辅之以大量详细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丰富的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形式能够完美地糅合
成功的教学设计评价标准有很多,但有两点是不可或缺的:一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自主探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自已的创造性。有了这两点要求,在备课时,就要考虑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中。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信息技术方面,更具有特殊意义。比如,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介使原本单一的课堂会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内容方面突破了课堂狭小的天地,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再别康桥》一课中,学生对整首诗是很容易就背下来的,但绝大多数同学对诗的隽妙韵味却未能感同身受,曲高和寡,难有灵犀。如果不了解徐志摩的生活经历与情感纠葛,不了解作者创作这首诗的心境,你想让学生赏析它的美是不可能的,单纯靠教师红口白牙在课堂上的引导与解析,试图想让学生走进本诗的灵魂,几乎不可能。甚至不一定比个别同学的随意性想象来得好。那么此时,信息技术完全可以成为本首诗的最佳教学工具。我从iku中下载《徐志摩与林徽因的康桥恋情真相》、《尘中飞扬――陆小曼与徐志摩》、《再别康桥朗诵MTV》,帮助学生揭开那段凄婉浪漫多情却又嘈杂喧嚣的情感纠葛史,同时也下载配乐朗诵,让学生置身在那段依依不舍无比眷念的牵肠挂肚中。最后又下载舞蹈版的《再别康桥》,在舞蹈的视觉艺术里让学生理解诗歌的魅力,培养迁移能力。
此外,借助信息技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天净沙・秋思》一课中,让学生在《二泉映月》的音乐声中先闭上眼睛尽情捕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惆怅感觉,然后根据所听到的音乐,请学生把各自头脑里所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激发想象。这样做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发挥他们认为的夕阳西下的场面是什么样的,这就会产生很多的场景,而不仅仅局限于书上的那个画面。这样,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包括审美能力都会得到训练,其思维能力的提升便水到渠成。因此,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形式的得力手段是毋庸置疑的。
三、信息技术可以渗透到语文教学方法中
1.搭建网络文学社,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作平台。
教学的最佳理想境界是教学相长,其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学习要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如果具备这一点,教师就不再是牵着学生走了,而是学生推着老师前进了,恰恰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比如我校教务主任潘老师利用校园网络的推广,成立一个QQ作文平台,命名为“扬帆文学社”,在其主页上延续了语文老师课堂教学的内容,尤其是写作指导,让学生把个人的平时作品好中择优并发布到网上,由文学社干事编辑整理,请相关栏目老师负责指导评价。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加入该QQ群,围绕主题,积极创作,在交流研讨中对自己所研究的作品有一种喜悦感、成就感,也感受到与他人讨论的和探究的乐趣,而这种情况也会改变原来学生的作文只由一个老师定位的局限性,放之于开放性的网络平台上,使作品的受众范围扩大,使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极大提高。从这个方面来讲,信息技术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
2.构建动态教学,让学生主动寻找问题突破点。
初中学生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一些问题由于客观的局限性只可言传而不能直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点问题,老师在言传过程中缺少生动性,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这些问题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沟通。如《笑》一文中,有“嫣然一笑”、“笑容可掬”的笑,有“爽朗的笑”、“放声的笑”,有“回眸一笑”,“会心的笑”,有“皮笑肉不笑”,等等。学生对这些笑的认识只是模糊的、静态的,这时,我们利用计算机设计笑的动画,将静态的想象变为夸张的动态的形象与直观,甚至可以结合Flash、音乐等动漫来设计笑的声音和图像,从而让学生变抽象为形象和直观,使之加深对笑的理解,突破本文的难点,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总之,有信息技术的参与,语文教学可以变得更灵动,更富美感与趣味,信息技术化的语文,将以崭新的姿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达到更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