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大学论文 >> 财政税收 >> 浏览论文

淮安培育食品千亿元产业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4月15日
摘 要:以“十二五”期间发展淮安“五大千亿元产业”为契机,针对“五大千亿元产业”之食品产业展开研究。在对淮安食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淮安食品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淮安食品产业

摘 要:以“十二五”期间发展淮安“五大千亿元产业”为契机,针对“五大千亿元产业”之食品产业展开研究。在对淮安食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淮安食品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淮安食品产业发展模式及发展对策。为淮安食品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和工作重点,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合理参考意见。

关键词:食品产业 产业集群 对策 江苏淮安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196-02

一、引言

食品产业是21世纪的主要产业之一,它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程度的重要标志。食品产业作为农产品转化最重要的后续产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和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江苏省淮安市是农业大市,虽然拥有食品工业良好发展的资源条件,但食品工业的发展仍显滞后。随着旺旺食品、台湾啤酒、淮安双汇等大项目的落户,淮安食品产业“升格”成为主导产业。《淮安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重点打造绿色产品产业链,发展烟、酒、肉制品、油、面加工、奶制品、水产品等系列产品。到“十二五”末,将淮安市打造成肉制品生产基地、速食休闲食品生产基地、粮油食品生产基地、水产品生产基地,销售规模达千亿。尽管淮安市的食品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尚未形成成熟的食品产业体系。因此,加强淮安市食品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发展淮安“五大千亿元产业”背景下,优化淮安市食品的产业结构,提高食品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水平,对淮安市的食品产业及整个淮安市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食品产业集群概念及形成途径

1.食品产业集群概念。市场经济的工业化发展到达一定阶段以后,食品产业必然会出现产业集群。也就是,食品工业发展到某一程度以后,与食品产业相近、相关或者相同的企业,在一定的范围内、一个特定的地域中,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聚集到一起,相关的服务机构也被吸引进来,形成的有内在关联的、类似生物有机体的有效经济群体就是食品产业集群。

2.食品产业集群形成途径。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逐步演进的,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的产业群落。食品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三种方式:一是自发形成,即相关机构与企业自发地聚集成群,政府发挥的作用只是被动的;二是自上而下地规划发展,即政府根据城市发展的目标,制定出完整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经过有效地实施,培育出产业集群;三是自下而上地培育与发展。即出现产业集群的雏形后,政府能够积极主动地培育产业集群发展方式,使之发展成为高效的产业集群。

三、淮安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食品产业发展现状。淮安市是江苏农业大市,拥有食品工业良好发展的资源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淮安市立足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食品工业,培植了一批规模企业,涌现出一批优势行业和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粮油、畜禽、水产、蔬菜四大类包括优质大米、小麦、食用油、生猪、家禽龙虾、淡水鱼、特色蔬菜等十多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优势主导产业。

2013年,淮阴区、涟水县、淮安区的产业产值分配达到189.4亿元、99.7亿元、50亿元,分别集聚了43家、39家、25家规模以上的食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其中,淮阴区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2010—2011年度全国食品工业强区”,并创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正在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如图1淮安市食品产业分布情况(引自《淮安产业发展报告》)所示,涟水县形成了“酿酒(白酒)+传统产业(捆蹄、鸡糕)”的食品产业格局,拥有恋之恋食品、苏美食品、永顺德肉联厂、好人缘、高沟捆蹄等知名企业。今世缘酒业在涟水形成了包含酒瓶加工、包装彩印、物流等的产业配套。以酒糟、粮食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态有机饲料也正在研制中。盱眙县形成了龙虾养殖、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温氏畜牧“公司+农民”产业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规模扩大,宠物食品已成为国内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2.淮安食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1)食品产业原材料供应体系不完善。淮安食品产业未能有效地带动服务业、农业的发展,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食品产业的发展、市场网络之间的利益机制不明显。规模化原材料供应基地较少,食品加工与农业生产之间尚未形成一体化发展模式。双汇食品所需的生猪70%从外地购进,民康油脂和白玫糖业所需的原料需进口,旺旺生产所需的奶粉、米、面均需从外地购进。

(2)中小食品企业居多。淮安食品企业规模偏小,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不多,2013年销售超10亿元的企业只有9家(见表1)。

(3)食品加工能力不足。淮安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就是食品加工能力和科研能力都不足。尤其是有限的精深加工能力,不仅影响了食品的质量,也影响了食品原料的开发。食品工程科研能力发展不足,食品原料的产量和质量以及品种受影响,精深加工的程度也受影响,直接导致高附加值、高档、高端食品不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食品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传统食品提高有限,新产品,如:功能食品、生态食品、旅游食品开发的也不多。能够主导和支配市场的产品更少。

(4)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淮安大型企业少、知名品牌企业少、产业集群少。食品企业总体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淮安虽有江苏中烟工业、今世缘酒业、双汇、旺旺、民康油脂等10个大型企业和名牌企业,有烟、酒、肉制品、熟食休闲食品、粮油食品及水产品生产基地,但是大型企业太少,小型企业或手工作坊居多。尤其是果、菜、粮等食品和食品原料的生产大多仍停留在分散个体阶段,大型现代化农庄、行业协会、农场、合作社严重缺乏。个体营业者缺乏技术、人才、资金。起点低,布局散乱,有浓厚的小生产意识,内耗严重,发展缓慢,难以规范生产,形成经济规模,只能生产低档产品或者不达标的产品,与大中型企业争市场、争资源,争原料。
四、淮安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1.选择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地区发展食品产业集群的模式,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包括企业隶属关系、发展水平、区位优势、地区传统优势等。选择产业集群模式的时候不能凭主观意愿,更不能强制地、一厢情愿地推行。从淮安食品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食品企业的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不高,但也自发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比较适合自下而上地培育与发展模式。

2.培育淮安食品产业骨干群体。依靠食品产业内生的发展机制,扶优扶强,滚动发展培育骨干群体。围绕淮安市农产品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已有的食品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转型,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食品精深加工、方便休闲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三大优势产业。大力发扬淮扬菜文化,推动中式菜肴工业化生产。淮安食品产业聚集发展,应对一批发展潜力大、基础条件好、成长迅速的食品企业,例如,双汇集团、今世缘酒业等进行重点培育,在用地、资金、技术改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扶持引导这些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新项目、开拓新市场,增强竞争力,扩大规模,将这些重点食品企业群体发展壮大起来。

3.注重技术创新。在千变万化的食品消费市场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重要。先进的食品加工机械、食品产业的创新、研发都是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产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鼓励双汇、今世缘酒业等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吸收、引进、消化先进的食品生产技术。鼓励实力雄厚的食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技术更新速度,通过充分发挥先进的技术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巩固企业的优势地位;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引进、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形成自己的研发优势。将科研优势在龙头企业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4.名牌带动,品牌经营。2013年,淮安市食品产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江苏名牌产品26个。“淮安大米”、“盱眙龙虾”、“淮安红椒”被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缘”、“今世缘”、“金康达”、“盱眙龙虾”等为中国驰名商标。在此基础上,建议成立名牌战略推进小组,从政府层面协调、指导名牌发展。对名牌产品应有相应的政策倾斜、出具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扶持。名牌策略从企业角度,应把质量作为基石,充分发挥质量监控机制的作用。还要以市场导向来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朝着多元化、多品牌方向迈进。

5.壮大产业集群规模。要发展淮安食品产业集群的专门化、规模化、协作化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一要突出淮安的地域特色。发挥本地特色食品产业的优势,例如盱眙、洪泽、金湖依托其自身的水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特色水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龙虾产业。发挥当地专业技术优势、基础条件优势及环境优势,形成淮安特色食品产业集群的产业品牌。二要扩大食品产业群规模。通过加快食品产业链聚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辐射力度和产业实力。加快食品产业集聚速度。三要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系,实行专业化合作与分工,以乘数效应带动淮安食品产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社会发展)(HASZ2012060)]

参考文献:

[1] 杨漫萍.湖南省食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08

[2] 张建华,张淑静.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和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第五届经济学年会,北京:2005

[3] 李佳利.基于产业链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经济师,2013(4)229+233

[4] 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74

[5] 淮安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6] 李艳.基于产业集群的河南省食品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

上一篇:云南民族地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深化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