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职各专业设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必修课。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本文根据二语习得教与学的规律,从语言学、语言心里学以及语言社会学等方面入手,分析并提出有效开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公共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对策 方法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高职教育要培养的不仅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精通专业的人才,还需要懂英语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遵从教学规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公共外语教学质量迫在眉睫。
一、高职公共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在接到高职公共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之时,同事们就向笔者抱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程中,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不重视、上课没兴趣、不听课、学习不主动、与老师对着干等等;教师业务水平再高,英语表达再流畅,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详尽地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情况,笔者于上课之前做了一次调查,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其原因如下:(1)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英语课不是专业课,与所学专业知识没联系,对自身的专业素养没影响,对未来就业没实质性的帮助,上不上英语课不重要。(2)非英语专业学生本身英语基础知识薄弱,语言运用能力差,对英语学习产生本能地恐惧与抗拒,缺乏成功体验和自我肯定,丧失学习兴趣,不愿也不想学好英语;(3)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导致高职学生人数剧增,班额扩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吃不饱”与“吃不够”现象突出。(4)除一周有限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机会少,难以感受语言的实际应用性与实用性。
二、高职公共大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笔者认为要加强引导,转变观念。学校、班主任应担当重要角色,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认识英语的实用性与重要性,转变学生的“‘学不学英语、英语学得好不好’都与自身素质无关、与所学专业无关、与未来的职业无关”的错误观念。学校制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定标准中须有硬性的尺度来确定学生素质是否达标,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必须达到大学英语二级水平;班主任将学生是否达到学校制定的标准与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相结合。
同时,教师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直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能手。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二语习得和课堂教学规律,从调整学生心理规律入手,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所需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课后开展第二课堂,使之产生自我效能感,从而爱学、好学,以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入手:
1.创设情景,调动学生主动性
情景,是一种生活的场面。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在情境中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交际的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受到情景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惹人探求的情境之中,使英语课形象化、直观化、交际化;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的语言知识,有效地在交往中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大学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听力及阅读教为例,除了完成听力教学任务外,笔者利用shopping场景创设,让学生“真实的完成买卖交易”,学生成功的体验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建立自信,更调动了他们的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在Text A、Text B阅读教学中,笔者不仅让学生了解香港的购物天地,网上购物的基本知识,还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增加丰富新颖、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如在建工班、美术班利用多媒体展示香港的建筑风格图片及英文资料介绍,在计算机班结合计算机专业领域词汇、语篇材料,延续和扩展基础英语教学。这样,在情景中开阔视野,在专业与英语学科之间架设桥梁,消除教与学的对立情绪,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建立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
2.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建立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性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的教学模式。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等因素,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进行教学。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提高公共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结合高职公共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实行隐形分层教学,它既能重塑学生自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又不占用更多的教学资源。
首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同一班级的教学对象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知识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学习兴趣较浓。B层学生知识水平一般,积极性有待激发;C层基础较差,自信心欠缺,兴趣淡薄。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水平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时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确定适合各层次具体可行的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灵活有效完成各层次教学要求。以《大学新编实用英语》教材为例,该教材教学内容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听力口语教学内容难易分布明显,Short Conversations相对Situational Dialogues较易理解;阅读课文Text A、 Text B要求各异,Text A为精读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还要掌握文中重点单词、短语、句型的用法;Text B则侧重培养学生的泛读能力技巧。因此,对A层的学生,教师除了帮助他们完成教材规定的任务,更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补充课外知识,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更有挑战性的要求,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在B层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帮助他们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打好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发掘学生潜能,教师可注意到这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的的特点及优势,通过成功体验,夯实学生自信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更多的发挥。针对基础较差的C层学生,通过完成听力、口语、阅读部分较为容易的内容,使他们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同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帮助他们消除恐惧,培养必备的信心与兴趣,建立自我成就感,切不可泯灭其学习积极性,挫伤自信心。
3.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出了课堂,英语再无用武之地。事实上,现在的人才市场懂专业且具备相当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是就业市场的宠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教育部高教司,2000),公共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转移到英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仅仅依靠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显然难以提高每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学生课后利用学校网络教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自主学习与职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将语言与学习者的专业需求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教师要精心设计第二课堂,不能茫然、随心所欲,要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学生所学专业以及学生的不同层次知识水平,以确定第二课堂的主题,安排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实用化,如周一7:30至8:30的英语角,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划分为不同区域,共同的专业、共同的话题消除了学生的紧张、焦虑心理,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实践活动;周二、三、四下午5:00的校园英语广播节目可设置不同领域、层次的内容,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知识水平需要;每月一次的辩论会、故事会可延伸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课文主题,使不同专业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适合自己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自主地加大英语实践量。通过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来,以有效配合课堂学习学好英语,逐步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增强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我成就感,有效地激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高职公共大学英语的教学应结合自身现状,不应停留在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层面上。只要遵从二语习得规律,结合学生专业所需,才能用语言的“有用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岗位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乃玲.趣味性与大学英语教学[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2).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王雨梅,向前进,等.第二课堂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J].政法学刊,2003,(2).
[4]黄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福建外语,2001,(3).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