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作为高中一门重要的语言文化学科,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语法、阅读与听写等能力,还要注重从文化的背景入手,强调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把握英语,更好地运用英语。
【关键词】高中英语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在其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英语作为高中一门重要的语言文化学科,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语法、阅读与听写等能力,还要注重从文化的背景入手,强调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把握英语,更好地运用英语。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跨文化意识,这不仅在于英语是一种语言类学科,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在于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有体现。“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包含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对高中学生英语的教学,要以基本的单词、词汇、语句为基础,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尤其是不同于中国的文化习俗,并从深层次上认识、了解这些英语国家,从而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才是根本所在。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广西师范大学的王才仁教授也曾经强调过:“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应以课标为准绳,以能运用为目的,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改变过去过于强调语法、单词,而忽视交际能力的局面。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
跨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跨文化意识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跨文化意识是指文化的一种理解力,通过对本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客观对比而达到一种认识的能力。世界是多元文化的世界,充满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与习惯,我们也在深刻认同本民族文化习惯的基础上,不排斥甚至是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习惯,这是对文化多元化的欣赏理解,是摒弃本族优越感接受外来文化的能力。因为这种能力会缺失而导致很多文化冲突。培养跨文化意识往往伴随着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接触一种新的文化。为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运用,就必须站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了解他国的文化背景,形成跨文化意识才行。
其次,因为文化意识导致的价值观及世界观的不同,常常产生英语的使用误差。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不同,英汉语义表达也不同。在很多的语句表达中,常常会产生不同。例如,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常用谦词;英语国家的人喜欢得到直接的赞美,多用致谢语。
第三,从高考英语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考英语试题也不再是单纯的语法、阅读,也越来越承载更多的文化信息,语言知识的运用也逐渐转向英语语言能力的运用。如果我们还像以前一样用大量时间单纯传授学生语言知识而忽略了语言情境,不仅耗时耗力,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情趣。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1.教师进行教学,要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要主动摒弃过去文化教学中的事务性话语,注重知识背后的文化的教学。在教学中积极进行互动,在互动中使学生表达真实意见,引发深层次讨论。还可以让学生直接与英语国家的人接触、对话,以增强语言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英语演讲比赛、结交外国笔友等来全方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通过英语教学来实现跨文化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2.教师为主导,创设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情境。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阅读理解中,如果教师加入文化背景的介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能灌输一种文化意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能使学生们迅速进入高效阅读状态。
3.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文化背景知识。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沉浸在一种文化氛围中。教师在文化意识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需要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也应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收集代表外国艺术、文化习俗的阅读材料来提升文化素养,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时间不充足,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单元中的“热身”部分,其中的文化信息可以作为交流的平台,激发背景知识,利于单元理解。时间较为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利用现在的科技,在电影、电视剧、互联网等其他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文化内涵,这种视觉、听觉的刺激,让学生能更深刻地掌握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