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其他论文 >> 教学研究 >> 浏览论文

美术课教学应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内容摘要: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各类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重点。美术课教学应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就是通过加强与其它学科间的横向渗透与纵向联系,提出教

内容摘要: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各类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重点。美术课教学应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就是通过加强与其它学科间的横向渗透与纵向联系,提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堂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串亲家   欣赏力   裨益  感悟  艺术语言

 

 

在一般人的意识中,美术课教学无非就是让学生涂涂画画、贴贴剪剪而已。就连有些美术教师,自认为如此。我认为,要上好一节漂亮的美术课,教师除不断地加强自身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加强在其它方面的文化修养,在教学中“串串亲家”——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贯通是很有必要的。

 

在初中《美术》的“美术和美术的社会作用”这一课中,明确地指出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它不仅仅包含了具有欣赏性的绘画和雕塑,还包括具有实用价值的现代工业美术、商业美术和建筑艺术。这就要求在传授知识时,教师不但要讲解有关工业的、商业的、建筑的等方面的知识,还需穿插讲一讲在商业美术和现代工业美术设计中,常常受到价值规律等因素制约的影响;讲一讲建筑中有关公用建筑、民用建筑和纪念性建筑的分类及属性,因为建筑除给人们带来舒适的实用外,还有其它造型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欣赏价值,如天安门、故宫等。这样,让学生通过了解“小到一根针,大到庞大建筑群”的设计,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课的趣味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艺术创造的欲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需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和渗透,对提高美术课教学质量有很大的裨益。

 

一、联系语文、历史、地理课,提高学生对绘画的欣赏能力。

 

人常说:“文学艺术”,这一句话就点明了文学与艺术是一家。对这一点,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夸张、衬托、对比、呼应等修辞手法,文章的题材和主题(中心思想),内容与形式等等,这些都是绘画中经常运用的艺术语言,也是欣赏美术作品所不可缺少的“参照物”,特别是中国画中所追求的“画中有诗”的意境表现,是欣赏中国画的主要内容,也是讲解美术知识的有力理论。

 

人又常言到:“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这一语又点破了美术与历史的关系。如欣赏《簪花仕女图》(唐·周肪)和《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就得使学生在“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物埠民丰”的繁荣景象中来欣赏以肥为美的人物形象和壮丽的画卷;欣赏《地道战》(现代·罗工柳),就得给学生讲解有关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所开展的各种灵活多样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并且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这样让学生在历史背景的感染下,分析和欣赏美术作品就自然而然地“读”懂了画面的内容与形式。

 

欣赏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印象·日出》,借用地理知识是很有作用的。因为法国处在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之下,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当早晨太阳露出海岸上时,在弥漫的水气中看事物,总是朦朦胧胧的一片。这样使学生欣赏《印象·日出》那水分淋漓的画面,而达到顺理成章的理解效果,仿佛使学生身临其境。

 

二、运用语文、数学、地理生物课,讲解有关的美术知识。

 

我妙用唐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而讲解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发表于《少年素质教育报》2000、6、26第26期)。如图所示:

 

     

 

视平线以上(碧空)

 

   消失点(尽)       视平线

 (天际流)
 

 

A视点(黄鹤楼)     平线以下(长江)

 

讲解“绘画的构图”和“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就免不了用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如,常见的构图形式有三角形、S形、椭圆形,对角线和黄金分割线;圆锥体的形成是:沿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360度或由一个等腰三角形旋转180度而形成的;球的表面积分解是“无数个月牙形”。讲解绘画技法,离不了最基本的点、线、面、体的结合。所以说,数学中的有些知识要素,也是绘画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艺术语言。

 

讲授“明暗表现与绘画形成的立体感、空间感”这一课,巧妙地运用地理课中的“昼夜更替的现象”来解释说明,又是让学生十分轻松的事情。如:明面(上午、中午、下午),半明半暗面(黎明、黄昏),明暗交界线(傍晚),暗面(夜晚),反光(月光)。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就是在再阴沉的白天里看东西比皓月当空的夜晚要清晰,因为白天毕竟是白天,夜晚毕竟是夜晚。同样的道理,就是表面再光滑再细腻的物体,其明暗调子的反光再强再亮,但绝对强不过明面的亮度,因为明面毕竟是受光面,反光毕竟在背光面。

 

常言道:“梅花五、竹叶三”。这句话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实际上这是人们对植物花卉细微观察的结果。从这一点上看,生物课知识又是学习好美术知识的必修课;又如,要描绘出“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不仅要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首先要了解人物的比例、结构、动势和姿态,人体的骨骼、肌肉,了解头、颈、胸,躯干和四肢之间的关系等。因为形是神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形”描绘准确了,才能体现出“神”的风貌。描绘人物如此,写生花卉、虫鱼、禽兽亦如此。所以说,生物课知识是美术课教学中最为密切的一门。

 

通过以上的分析,充分说明了美术课教学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说明了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很有必要“串一串亲家”,以此来开阔自己的眼界,夯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技法,这样才能上好一堂多姿多彩,富有感召力的美术课,又使自己的绘画水平升华到一个新的起点。

 

三、运用地方课程,丰富课堂内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和建筑特色;我国又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自的地方方言、神话故事和历史遗产与文化遗产;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河流体系、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色。因此,我国蕴藏着丰厚的地方课程资源,涵盖了文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艺术的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如果我们把地方课程能够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将会使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所以,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以当地的“黄河奇石”为课题,从欣赏、评述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在欣赏黄河彩石的同时来感悟黄河精神,感悟做人的哲理;在八年级下册《大提琴》一课中,以“煤海情”为课题,让学生通过对煤的感受和联想,联系自己周围的人(矿工—父亲)和事(矿山生活),感悟煤矿工人劳动的艰辛和环境的艰苦,并运用抽象的绘画语言,表达对煤矿工人、对矿山的爱;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绿洲》一课时,我结合同学们亲身看到的白银银光厂——硫酸、国企靖员电厂——“大水锅”渗水等现象为情景,让学生感悟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我又利用2008年5月14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7.8级地震为背景,让学生以“我为灾区人民献爱心”为主题,进行招贴画设计,通过招贴画的制作与宣传活动,让学生关爱生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助人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科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下一篇:给高中英语课堂加点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