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科学制作活动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科学制作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浅见。
【关 键 词】科学 制作活动 教学 有效性 探索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索的认识”,“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进授教给学生。”由此可见,科学制作活动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科学教学中,制作活动课能综合利用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学生在制作活动过程中,应是不断地动脑筋、想问题、查资料、画图样、定方案的过程,应是找替用品,运用木工、钳工、电工以及机械加工等基本技能的过程;或是反复试验改进及请教他人的过程,这种过程其实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它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但科学制作活动的教学往往存在学生参与程度参差不齐、不变重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甚至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一、小学科学制作活动教学的现状
1、制作材料准备难度大
科学制作活动课程的材料、工具,从客观上分析极容易找到带到的,但学生往往难以办到。首要原因还是学生没有在意,思想意识不到位。如我校,地处小县城,属县内条件最好的小学了,平时学生带在身边的矿泉水瓶或其他塑料瓶不少,主要用作盛装饮用水,但一到教学“制作水钟”时,课前参与制作了的不过三分之一的小组,而全班参与制作的人则不足四分之一,上课时也就没有带材料;再如“造一艘小船”,其中完成“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时,我让学生用男生几乎人人都珍藏得有的玻璃珠代替铁垫圈,而真正把玻璃珠带到课堂上来做了实验的学生则是少之又少。学生的理由是:“忘了!”另一方面,科技制作活动是一个材料多、投入大、要场地、需技能的活动,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从经济到精力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因此,材料准备难度大,而“一料不齐,全盘皆输”,教学情况可想而知。
2、教师放弃制作活动课
由于各级对自然科学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检查只管备课、作业批改、“普实”资料表册填报完善情况等,而对实质性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制作活动类课程的教学,关注更少。学生的材料带不齐,教师也疏于准备,加之制作起来没完没了的耽搁时间,致使教师把本来应该由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制作活动课,变成了教师一人独霸讲台的宣讲课。
3、家长不重视制作活动课
笔者曾在我现在执教的五年级5个平行中向学生做过一个统计:“你的家长是否问过你科学课教些什么、有什么作业吗?”的家长,只有4人,要知道我们是县城最好的小学,平均每个班是70人以上!实质上,家长只关心子女语文、数学的作业与考试成绩,而根本不知道还有科学课。
4、学生惫于应付语文、数学科作业
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语文、数学家长作业特别多,学生忙于完成繁重的语文、数学作业,因为这些学科是硬性指标,要统考统评。而科学学科几乎不涉及考试评比,科学教学只好让路。在兼职教学较多的实际情况下,科学学科的教学自然而然就被弱化,更不要说把学生组织到制作活动的学习中去。
随着“普实”推进及验收,笔者成了专职的自然、科学教师。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努力尝试与改进,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科学制作活动的有效性,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提高科学制作活动教学的策略
1、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
要让学生把完成制作活动形成为内心的一种愿望,而不是当作一种任务在完成。教师要激励学生在制作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完成制作活动的愿望与兴趣,制作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到底。如教学教科版科学三下册中《做一个指南针》时,学生在前一节课上观察到指南针始终指向南北方向,从而被深深吸引住,我再要他们人人做一个指南针带回家,一直保存起来,有机会野外用来辨别方向,学生的制作热情一下高涨起来,调动了学生制作的愿望。教师通过逼真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制作的兴趣,从而进入到制作活动中。
2、提供丰富易得的制作材料
每一次制作活动的教学所需要准备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往往准备材料的时间比制作还要多。学生制作过程的顺利与否,关键在于所用的材料。如何提供丰富易得的制作材料呢?一是课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好带材料的任务,告诉学生与制作活动有关的材料、工具及替代品,以及寻得材料的场所和途径。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因此,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尽力准备齐全,以防学生没有准备材料而在制作活动课上空闲起来。其实,科学课上,教师就是一个废品保管员,更需要一个放置材料的场所,而现在的一些废品又得花钱、花精力去“淘”,正因为材料准备是一件极其繁琐的事,有时由于教师准备不力,致使有些科学课程教学活动效果极差。而提供丰富的制作材料又是开展好科学制作活动的关键,因此,更需要科学教师平时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进行一些材料的收集、积累与保管,以备一时之用。
3、让学生明确理解制作活动的要求
科学制作活动的教学,要防止学生盲目的制作活动。有的学生认为制作活动课就是玩的课,不去深入思考,敷衍了事,整节课留在嬉戏、逗玩、打闹层面上。因此,制作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了解每一节制作活动课的具体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完成一个怎样的作品。制作前的设计方案,作品完成后本身的变量以及制作好后进行实验的变量控制等,都要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明确理解制作活动的要求,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制作的作品完成得更加成功。
4、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科学制作活动教学中,教师更应关注学生完成作品制作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碰到的困难、需求等,方能使学生对制作活动保持满腔热情并持之以恒,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制作活动给予适当而及时的指导。如养蚕活动中,很多学生的蚕都在大盒子四角的角落里把茧子挤着就结上了,原来,学生不知道书上的纸格子是怎样做的。为进一步指导学生把蚕饲养成功,我进行了详细的制作指导使学生把小格子做成功了。当学生们欣赏着每个格子里的漂亮的茧时,我体会到那及时的指导非常有意义。
再如教学《制作我们的赛车》时,孩子们玩购买的商品赛车异常高兴,但要玩转自己制作的粗糙的赛车,似乎不是那么有兴趣,因为总翻车或跑不远、动力不足等困难出现了。这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原因,指导他们不断改进。改进后的“喷水赛车”,重心下移,不再翻倒。能冲出5m多的路程,让孩子们大饱眼福,感受到了科技制作所带来的乐趣。
5、让学生解释制作中运用到的知识原理
科学制作活动的结束,不随着作品的完成而结束。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对制作的作品所用到的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进行解释,一方面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他们的思维得以升华,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所学科学知识得以巩固和运用。如对于自制的指南针,无论我们怎样转动,最后静止下来的方向总是指向南北方,这是为什么呢?再如教学《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需要学生思考,钟摆摆动1分钟,摆锤需要摆多少次吗?齿轮是齿数应是多少齿?为什么要制作这么多齿?制作齿轮还要注意什么问题?让学生在制作前后思考这些问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摆钟的计时原理,有利于促进学生动手制作的成功。让学生解释阐述制作活动所用知识原理的过程,看起来有些多余,似乎与动手制作本身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能把学生引入到更深入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去。
6、组织好展示、评价、激励活动
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产生一种科学家搞发明似的成就感。展示的形式有:①在课堂上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努力的同学;②在实验角展示,主要是让学生把课外继续改进的作品展示出来;③在仪器保管室展示,主要是把优秀作品作为教(学)具较长时间保管到仪器室中;④在各级教学具及科技小作品评选中展示。如我指导廖鸿昊同学自制了学具《黑色和白色物体吸热对比实验简易装置》,实验效果明显,在学校和县里展评得到了一等奖,又被选送到市里展加评比,大大激发了他和其他同学的制作兴趣。
评价的过程,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补的过程。展示与评价的过程,应是制作活动最精彩的部分,是孩子们盼望的时刻,也是下一次制作探究的原始动力。在展示、评价中交流,会使制作过程中不同的制作作者贡献出各自的成功做法,在交流碰撞中学会涉取、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成果,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作品,产生完美的想法。如我在教学《做个小开关时》,教材文字中叙述的是用小木块,回形针、图钉、导线等材料,而学生交流时却讲到用塑料泡沫、橡皮擦代替木块,而且更容易找到,这样,孩子们在交流过程中就会有新的发展、新创造。
来自教师的评价更能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制作的过程和情感态度,关注相互间的合作互助,关注每一个细节,关注孩子们对活动材料、桌凳、场地卫生的爱惜等。总之,教师要使用各种措施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让他们投入到更多的更持久的制作活动中去。
7、培养激发创新意识和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科学制作活动的教学除要学生获得制作技能的培养外,还应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制作活动中,往往易受教科书插图的影响,使思维局限起来,制作成千篇一律的作品。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不唯书、不唯师,要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如在教科版科学五上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教学中,五(5)班的吴弟伟同学在矿泉瓶上方加了个放大镜,用铁丝支撑起来。他说:“放大镜能聚集太阳光,我把它固定在瓶子上方,可以把聚集的阳光用来加热瓶子里的水。”而班上其他同学都没有想到这种方法,可见有一定的独创性。
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他们离科学家一样的发明创造更进一步,会给科学制作活动增添上亮丽的一笔。
8、让制作活动向课外延伸
时间是保证制作活动活动有效性的前提。课堂40分钟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让制作活动向课外延伸,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充足的时间来参与制作探究。一方面学校实验室要坚持课外开放,让制作兴趣浓厚的学生有制作场所,能够得到教师的更多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制作,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辅导,这样能得到更为合适的材料,能得到不断改进的时间,能养成持之以恒、承受失败的品质。另外,教师可将一些制作活动布置为家庭作业,把一些科学小制作、小发明的比赛引入到全体学生中,让他们职极参与,也可改变家长对科学学科的知识。
总之,要使小学科学制作活动教学更为有效,需要我们付出的还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实践,不断改进,相信科学制作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李姝婷,让科学课堂的课外延伸具有实效性。[J]小学科学,2008(2).
[3]潘微芬,提高科学课程中制作活动课有效性的策略[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10).
[4]田维胜,在制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