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科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对“如何构建有声有味的科学课堂”进行了研究与探索。积极倡导科学教师善用教学技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给他们营造一个民主和谐且趣味十足的学习空间,从而使科学课堂教学走上“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趣味化”的道路。
[关键词]科学;小学;新课改
一、打造童声四起的科学课堂理想课堂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听到孩子们的声音。
新课标的诞生,给科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也为理想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走进新课堂,我们倍感欣喜,因为在这块素质教育实施的主阵地上孩子们能够童声四起!1·提问的声音课堂上,应该让孩子们发出声音,特别是提问的声音,这是孩子们的基本权利。新课标告诉我们: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要让学生敢于发问、乐于研究,达到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的效果。
如《沉浮的秘密》一课,老师展示了大小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瓶子,在水糟中分别是沉、浮、悬浮的状态。看到这一现象,学生们灵性十足地提出了一大串问题:为什么大小一样的瓶子,有的会沉入水底,有的会悬浮在水中,有的会浮出水面?浮在上面的瓶子受到水的浮力了吗?……不管他们提出怎样的问题,都可以看出他们的提问与“沉浮规律”紧密相联,学生的提问使课堂教学气氛逐渐达到高潮,而且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
显而易见,“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有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我们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让孩子们的提问之声此起彼伏。
2·研究的声音
众所周知,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研究过程。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老师若能有效引导学生去自行研究,则会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水》这一课时,一位教师打破以往的“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然后得出结论的常规教学模式,而改用以学生为主的研究式学习活动:你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比比看谁的发现多?同时,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研究材料:能装水的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容器、泡沫、木块、尺子、沙子、各种颜色图案的塑料板等等。学生在课上自主研究讨论,教师在学生中巡视指导,在浓郁的研究气氛中,小研究者们响亮地回答:(1)水是透明的,依据是无论什么颜色的塑料板放到水里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说明水是透明的。
(2)水没有颜色,依据是把水和有颜色的液体混合起来,这种液体的颜色依然存在,只是比原来的浅了。如果水有颜色,混合液体就会变色。
(3)水会流动。依据是把水倒在桌子上会流到地上,而木块、沙子就不会动。
(4)水有压力。依据是往捏瘪的塑料杯子里倒入水后杯子鼓起来了,说明水有压力。
(5)水的折射。依据是把一根铅笔放到水中,在水面上看好像是断成了两截。
(6)水的形状会变。把水放在什么形状的容器里,就是什么形状。
而老师在学生回答后又质疑:“水到底有没有形状?如果有,是什么形状?它为什么会变?”于是,学生们再次研究讨论,得出更深层次的研究结果:(7)水是没有形状的。
(8)水有浮力。依据是把一支半截铅笔放在水中,铅笔浮在水面,这说明水有浮力。(学生能讲出有关浮力的实验过程和有关现象。)(9)水有水平面。依据是无论将装有水的瓶子怎样倾斜,水面总是平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尺子量水面两端的高度是否相等,从而使学生理解了什么是水平面。
3·个性的声音
有个性的见解往往是学生的创新火花,它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劳动成果,是学生认知水平达到更高层次的体现。所以,当课堂上响起个性之声时,老师应正确对待孩子们的“傻问题、怪想法”,要通过这些“与众不同”的想法挖掘出其潜在的无穷创新力。
如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一位学生有个性的发言让我看到了他与众不同的创新“闪光点”。他说:“绝缘体有时也会导电。”对此,我鼓励他说自己的想法:“你的见解很有创意,请你说说理由。”他说木块如果湿了肯定会导电,他的解释令大家大吃一惊,这种创造性思维不正是我们教育者所希望的吗?欣喜的我鼓励他继续探究,把自己的想法写成小论文《木块导电了》。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不同见解,正确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必将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
“在科学课堂上,让孩子们童声四起!”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亮的呼声!让我们去欣赏、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言论,用肯定、尊重与鼓励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尽情张扬,这就是新课改的精髓所在。
二、构筑丰富多味的科学课堂
1·第一“味”是指趣味小学生虽然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科学课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眼点,努力创设趣味十足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回味无穷”的科学教学之中。在科学课上,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而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教学《磁铁》时,在轻松悦耳的音乐声中,老师出示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和一只用铁针夹住的纸蜜蜂,并提问:“谁能让这只蜜蜂在百花丛中飞舞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表演。老师便请了两位特别自信的学生上来示范,结果这两位学生在全班同学的嬉笑声中宣告失败。此时,老师说:“看我的!”全班同学睁大了眼睛,等待着老师的失败。当老师把藏在手中的磁铁放在画板后轻轻移动,蜜蜂也随之飞舞,学生十分惊奇,老师则露出得意之情问:“为什么我有这样的本领呢?”学生们一下子“顿悟”:“老师,因为你的手里藏着磁铁,是磁铁吸引了蜜蜂身上的铁针……”如此富有趣味的教学定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使科学课上得有声有色,饶有趣味。而当学生感到这个内容有意思、有学头时,就能大大提高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2·第二“味”是指意味
中国的美学思想强调“意味”之美,在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时,老师们也应带着艺术情趣去讲授,让科学教学具有艺术性。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可根据授课内容,穿插讲一些生动有趣的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看一些科学家的照片或插图,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追踪科学家的足迹,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如教《电流》时,结合课文讲讲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教《生物进化》时,说说达尔文从小热爱大自然,课余时间常到野外捕捉昆虫、寻找矿石、拣拾贝壳和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故事;教《水的压力和浮力》时,穿插阿基米德受浴桶中水溢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的沉浮规律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史料,扣人心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能够再现科学家们的忘我探索精神,从而鼓舞学生的斗志,陶冶学生情操。
3·第三“味”是指回味
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听讲以后,觉得有收获、有价值,受到启发,能在其心中激起共鸣。要做到这一点,老师们可以在教学方法的“深化”、“活化”上下功夫。
如在讲《骨骼》时,首先让学生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3条:“读书姿势要端正”,学生开始感到疑惑不解,不知老师这样讲有什么用。等讲完后,学生们恍然大悟:“如果坐的姿势不端正,老是向前弯曲或是向侧面倾斜,就会驼背、斜肩。不仅外形不好看,还会影响心肺的生长”。这样便有机渗透了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在领会科学知识的同时又明白了坐姿端正的必要性。
又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动物和环境》、《植物和环境》、《保护大自然》等课程比较枯燥,如果与学生一起融入这样的世界:天空烟尘弥漫、耳中轰鸣不断、绿色植物剧减、高楼大厦猛增、鸟儿无影、鱼儿无踪、人群拥挤、污水横流、地面硬化、植被减少、洪水肆虐……师生共同思考我们的地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人类对地球有何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在对自然界的实地考察中,不但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而且能让学生在身心共鸣中得到深刻的教育,同时也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这样的课堂教学既让学生受益匪浅,又让学生回味无穷。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阵地,老师们应创造有声有味的科学课堂,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让学生自行探知,做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