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小学论文 >> 小学科学 >> 浏览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3月04日
 摘 要:“在‘学中做’从‘做中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模式,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体目标。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必须通过“激趣设疑―猜想假设―实践探索―互动

 摘 要:“在‘学中做’从‘做中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模式,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体目标。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必须通过“激趣设疑―猜想假设―实践探索―互动交流―拓展延伸”这五个从“学中做”到“做中学”的环节,使学生亲历科学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学中做;学习动机;学习思路
   “学中做、做中学”是西方科学教育的一种先进教育理念,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效率,我们运用这种先进的理念来指导科学教育,构建了“在‘学中做’从‘做中学’”的小学科学教育模式,实现了小学科学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下面就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为例,阐述本人的观点、做法和体会。
   一、激趣设疑――引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科学,兴趣是动力,疑问是催化剂。“激趣设疑―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科学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科学学习疑问,是“在‘学中做’从‘做中学’”教学中的一个起始环节。兴趣的激发、问题的产生应源于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当学生对所观察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现象产生质疑时,问题就产生了。
   例如:在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之前,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我们可以用这两种物质来干什么?”学生便纷纷议论开了:
   生1:可以用小苏打发酵面粉,用来做面包、做馒头。
   生2:可以利用白醋来美容。
   生3:可以利用小苏打去除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异味。
   生4:可以利用白醋来清除衣服、玻璃等物体上的污渍。
   生5:可以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看它们会有什么变化,会发生什么反应。
   ……
   当学生将问题引入正题以后,老师就可以启动下一步的教学了。
   二、猜想假设――打开学生学习思路
   猜想和假设是“在‘学中做’从‘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开展实验活动之前,让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可以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初步的直观信息和有关的旧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丰富的联想、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定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例如下面的例子:
   老师:假如我们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生1:可能和沙子和黄豆混合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小苏打还是小苏打、白醋还是白醋。
   生2:可能小苏打会溶解在白醋里看不见了。因为白糖和开水混合后白糖溶化了,也就看不见了。
   生3:可能会变成像牛奶那样的东西。我看见妈妈泡奶粉时,把奶粉和开水混合后,就变成牛奶那样了,而且奶粉看上去和小苏打差不多,白醋也和水差不多吧。
   生4:可能会冒出泡泡,因为我们把泥土放在水里时,会看到泡泡。
   生5:……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正在利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作出假设和猜想,而且都能找出支撑的证据,绝不是信马由缰的胡思乱想。
   三、实践探索――完善学生学习亲历
   学生在提出了各种假设之后,最想做的就是亲自动手去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时我们应该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制订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例如:在“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教学中,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猜想与假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详细的记录。
   指导要点如下:
   1.实验操作指导:先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发生的现象,再检验反应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2.实验现象观察指导: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现象以及反应时产生的气体的特点。
   3观察记录指导: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
   另外,我们在引导学生动手探究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验探究需要时间,更需要计划。(2)实验探究应注重过程。科学课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实验探究需要结论,但更注重过程。
   四、互动交流――弘扬学生学习长处
   互动交流是“在‘学中做’从‘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中的华彩乐章。交流就是将自己在探究中获得的信息和成果以口头、书面等形式陈述、展示出来,与同伴和老师共享的过程。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我们在组织互动交流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创设民主和谐的互动氛围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影响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才能活跃思维,才敢畅所欲言。
   2.提倡便捷多样的交流方法
   交流不单是语言的阐述,而是利用多种形式对信息的传递;交流也不仅是展示自我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要像海绵吸水一样获取外界的信息。
   五、拓展延伸――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拓展与延伸是“在‘学中做’从‘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升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将课本知识向课后、课外拓展延伸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深入学习探究的能力。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新课标指出:我们不应把上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开始,也不要把下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结束。因此,我们要把在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新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在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之后,让学生在课外开展“寻找二氧化碳的足迹”“发挥二氧化碳的作用”“设计制作二氧化碳的方法”等活动,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在‘学中做’从‘做中学’”小学科学教育模式是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学军.探究为本,注重过程.小学自然教学,2002-07:8.
   [2]郁波.中国小学科学教育与“Hands-on”方案有关的研究.小学自然教学,2001-07:8.
   [3]曾宪扬.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做中学.科学课,2003-01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上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下一篇: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