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对语篇的个性化理解,而不是像传统的课堂那样只是把教师的理解传递给学生让其接受。作为一件文学作品,她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引导读者发挥想象和独立思考,从而完成一段读者与文本积极互动的心灵旅程,在此过程中领悟到语篇本身蕴藏的丰富内涵。本次实践研究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深入到课堂教学的情景之中不断分析提炼出促进学生个性化理解的种种阅读教学策略。
本次实践研究以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的《合欢树》作为研究的内容载体。《合欢树》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作者史铁生通过追忆母亲以及合欢树的由来,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无限的愧疚以及对母爱由衷的赞美之情。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让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丰富而深切的情感,理解语篇的写作特点,以及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历程来感受母爱的伟大和领悟人生的意义。现将研究的过程及结论概述如下:
一、第一次课试教
执教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教学环节是课堂导入,从前世界短跑冠军刘易斯对作者史铁生说的一句话“您才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入手,引出作者之所以获得事业成功是因为伟大而平凡的母亲的话题。第二个环节是阅读理解文章的前半部分,了解作者在母亲全力支持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艰难历程。最后一个环节是阅读理解文章的后半部分,了解合欢树的由来以及母亲去世后作者无尽的思念之情。
专题探索值得肯定的方面:
1.执教教师基于文本的内容设计了10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旨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其中有些问题还引发了课堂精彩的生成。
如,课堂教学片断:
师:在课文的后半部分作者三次写到那个小孩,用意是什么?
生:应该是指作者的母亲。就像传说的灵魂转世一样,母亲再次来到这个世界,看到熟悉的环境和那棵
当年自己亲手种下的合欢树感到非常眼熟。
生:就是在写作者儿时的自己,因为文章最后说“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作者何尝不是这样?同时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对时光倒流的心愿。
生:代表作者的精神寄托。作者先前不愿去看合欢树,现在不能去看合欢树,但是有这个小孩经常在那里可以看。
2.为了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还引入了与主题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旨在增进学生对文本所饱含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即母爱的伟大以及因生命其实很脆弱所以应常有感恩的情怀。
如,补充的第一段材料就是余光中先生的《今生今世》:“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诗人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和温暖回忆和本文作者对母亲的感受如出一辙,都是源于母亲无私的付出和对孩子深切的爱。
另一段材料是反映作者和病魔做斗争的感人故事:“在这个世界上,即使干再苦再累的工作,都会有人干。但是有一种职业恐怕没有一个人想做。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人。有人问他从事什么职业,他自嘲道,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东西。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残疾这一灭顶之灾之后,又确诊患上了尿毒症。从此,他不得不靠每星期三次的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在长达11年的血液透析中,他的左手动脉和静脉点成粗大的扭曲的蚯蚓状。当他坐着轮椅去医院透析,那薄凉的背影,让人涌动起无比悲状的心情。每一次透析,就有可能是生命的绝唱。所以,每一次,就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而这一晃,竟走过了11年。”正是因为作者切身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成就心愿的机会会稍纵即逝,所以才慢慢由最初母亲去世后不愿回到原来居住的小院去看母亲亲手种下的合欢树,到后来开始想回去亲眼看看合欢树并追忆与母亲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以及对当初总是借口未去而深深遗憾。
课堂教学实践尚存的问题:
1.在教师设计的诸多问题中,主要是以事实类的问题为主,其开放性不够,从而使得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不能够得到充分彰显。
统计表明,在执教教师设计的10个问题中,其中有7个问题(即通过读文章前六个自然段,我们看到作者怎样的人生轨迹?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当作者遇到人生意外时,母亲是怎么做的?母亲这样关爱我,我是怎么做的?母亲去世后,我是怎样的情感?母亲去世后,作者为什么不愿去看合欢树?母亲是怎样对待合欢树的?)都是在课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基本事实类问题,而真正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开放性问题只有3个(即作者因为什么后来又想去看合欢树?怎么理解“悲伤也成享受”?文章中三次提到那个小孩,是什么用意?)。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基本上都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段落直接找到确定的答案,所以其功能尚停留于熟悉文本基本内容的层面。
2.教师对于有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够,甚至直接是越俎代庖地代学生进行了回答,没有真正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
如,课堂教学片段:
师:作者在文章中写到“悲伤也成享受” ,你怎么去理解?
生:母爱十分伟大,是一种动力。
师:有同学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生:我以前受伤的时候我母亲也是这样照顾我的。
师:想到这些,你感觉如何?
生:我非常感动。
师:对于这句话,老师是这样理解的:对于母亲过世,作者是悲伤的,但是对于母亲的回忆却是温馨的。我记得一位诗人说过一句话,有回忆是幸福的。作者一个人静静地呆一会儿,在静静回忆当年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他感受到了内心感到温暖,这样一个经历了无数人生的生生死死的作者,看淡了人生的悲伤,所以在作者的眼里,悲伤也成一种享受。 3.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的问题设计中,缺乏一个统领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的感知和表达,从而影响了感情的进一步升华。
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
1.除了设计问题、补充材料等策略外,尝试探索新的策略来促进学生对于语篇的理解,如,音乐渲染、有感情地品读课文等。
2.让学生针对语篇内容提出自己想要弄清楚的问题,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而有效增进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3.设计一个能够统领全篇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感知。如,文章是写母亲的,为什么题目却选择是“合欢树”?作者对母亲的情感经历了怎样一个变化的过程?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以及各自的大意又是什么?学习了本篇文章,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二、第二次课改进
课堂教学发生的积极变化:
1.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基于学生想要解答的问题构建起了以合欢树为主线,以合欢树与母亲、合欢树与我这样两两之间关系探讨的课堂学习框架,旨在增进学生对语篇循序渐进的理解。
附,教师通过课前让学生预习征集到的问题如下:(1)母亲和合欢树有什么关系?(2)母亲具有怎样的品质?(3)文章主要是讲母爱的伟大,为什么不直接写合欢树?(4)为什么作者前几年不去院子看合欢树?(5)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爱?(6)文章第6段写“我”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为什么?(7)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8)为什么作者几次提到那个小孩?(9)文章开始写小时候与母亲的冲突,有何用意?(10)为什么母亲对含羞草之类的花草如此喜爱?
2.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发了学生一些个性化的思考。
如,教学片断:
师:有学生问母亲为什么要挖含羞草回家?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生:因为含羞草很“害羞”,一碰就会合上,所以属于特别需要别人呵护的那种。母亲由含羞草可能想到了自己的孩子。
生:应该是不经意间挖去带回家的,因为文章已经写了母亲本来就喜欢花花草草那些东西。
生:含羞草一生会经历很多次的闭合和开放,或许母亲是想让孩子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像含羞草一样也有自己绽放美丽的的时刻。
3.教师增加了相关材料的补充,旨在从不同侧面帮助学生对语篇进行理解。
据统计,本次课执教教师补充的阅读材料有5篇,包括讲无私奉献自己全部只为行人感到快乐的视频《苹果树》、介绍史铁生写作风格的视频、叶圣陶关于语文学习方法的诗句(“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为了使自己给孩子肝移植成功而不惜暴走数月终于救子成功的母亲的故事、史铁生一生大部分时间与病魔抗争以至于对生命有深切感悟的文字介绍。
专题探索尚存在的不足:
1.课堂上教师确立了以合欢树为主线和重点探讨的母亲与合欢树以及我与合欢树两两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环节来展开,但是整篇文章的前半部分重点是写我与母亲之间关系,所以这样的设计影响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2.整堂课教师基本上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探讨为主,淡化了让学生对语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及鉴赏,而后者往往能够在促进学生理解内化的基础上富有个性化地进行外显的表达。
3.整堂课还是没有能够设计出一个能够统领全篇内容的问题来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语篇学习的整体感悟与体会,影响了学生整体感知的效果。
课堂教学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1.可以考虑从语篇中涉及到的人和物着手,让学生逐一探讨我与母亲、合欢树与母亲、合欢树与我、合欢树与小孩,以及我与小孩等之间的关系或关联,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囊括对语篇的全面理解。
2.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自由选择语篇中自己喜欢和欣赏的语句加以品读与鉴赏,从而彰显对语篇的个性化理解。
3.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直抒胸臆的书面形式表达的任务,让学生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自由表达出对母亲的由衷的感恩和深切的缅怀之情。
4.建议设计一个能够统领全篇内容的问题来检验和促进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感知水平。
三、第三次课再改进
课堂教学呈现的积极变化:
1.教师坚持以学生课前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为基础,梳理出了课堂上重点讨论的三个话题,即课文题目的寓意、作者对合欢树的心结、我想对母亲的真情表白,有效引发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生成。
如,课堂教学片断:
师:通过阅读课文,你们认为合欢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为什么?
生:合欢树是一棵充满回忆的树,因为看到了树总会想起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生:合欢树是一棵念慈树,因为课文中也有写到“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生:合欢树是一棵象征作者自己的树,因为合欢树和作者一样,都是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起来的。
生:合欢树是一棵象征希望的树,因为合欢树在第三年变得枝繁叶茂起来,是一个好兆头。
生:合欢树是一棵奇迹树,因为当初以为是含羞草,结果是合欢树,第二年没有发芽,第三年就枝繁叶茂。
又如,课堂教学片断:
师:假如你是作者史铁生,你会去看那棵合欢树吗?
生:我不会去,因为会触景伤情,对母亲有太多愧疚不能承载。
生:我会去,因为合欢树是母亲精心培育的结果,我想要把心中所有的情感倾诉出来。
生:我会去,因为现在合欢树是我和母亲之间感情的纽带。
生:我会去,因为现在母亲已不在,而我对母亲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看到了合欢树就如同看到母亲,自己今天的成就可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同时也可以减轻自己的内心痛苦。 2.教师在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多次让学生回归语篇进行相关语篇的品读,学生因情而品读,因品读而生情。
如,教师在组织学生探析我与合欢树的心结时,就让学生朗读课文“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母亲走得太早、太匆匆,完全没有看到倾注了自己毕生心血的儿子功成名就的那一天,由此而让学生体味作者对于母亲那一份深切的无限惋惜与愧疚之情。
3.教师在课堂最后引用了一段某年央视晚会中题为《生命的列车》的视频,通过节目主持人对生命饱含深情的感悟与礼赞,升华了本堂课语篇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即我们要善待和我们一起经历生命之旅的每一个人,对他们点滴的帮助都要常怀感恩之情,从而使人生之旅永远充实和快乐。
专题探索仍存在的不足:
1.个别问题的设计有些游离于语篇主旨之外,生成的内容不丰富,而且本身意义价值不突出。
如,针对作者成名后不愿意回家的事实,教师设计了“回哪一个家”的问题探讨,有学生说是曾经和母亲一起住过的小院,也有学生说是后来搬过的那个家。其实问题探讨的关键是作者为什么不愿意,要挖掘的是作者的心结,促进学生体会的作者的心理活动,而引向现实生活中的那个家的探讨就属于节外生枝了。
2.课堂最后引用的视频《生命的列车》很好地诠释了该语篇蕴藏的深刻内涵,但直接的播放事实上取代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所以更好的方法应是先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和表达,随后让学生也听一听相似情感的另一种表达,相得益彰,效果会更好。
四、专题研究形成的阶段结论
三次课持续改进的脉络:
第一次课,教师通过补充材料和问题引导等手段促进学生对语篇的解读,基本事实类问题居多,挑战性问题的解答未达预期,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感知也显缺乏。第二次课,教师加大相关材料的补充,并且以学生预习课文产生的问题为基础,理出了以合欢树为线索以及母亲与合欢树、我与合欢树之间关系的探讨为重点,比较好地回应了学生的问题,体现了以学定教,有针对性地进行解读,但是个性化的解读仍显单薄。第三次课,教师坚持了以学定教的方法,从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理出了课堂上探讨的三个重点,即文章标题的寓意、作者对合欢树的心结、作者对母亲的真情告白,多种策略综合运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明显变得丰富鲜活,但情绪情感的综合提升仍有待优化。
基于改进效果可以得出的结论与共识:
1.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汇聚学生多样化的回答。开放性的问题往往因为答案不唯一,所以很能激发学生基于自身原有知识及经验头脑风暴式的思考或列举。如第三次课上执教教师设计的“如果你是史铁生,会不会去看合欢树”的问题就很好地促进了个性化的思考与回答。
2.挖掘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挑战性的问题往往需要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合乎情理的推理,所以直接考验着学生的知识基础、社会经验以及思维方法等诸多方面,因而最后的理解与生成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如第一次课上教师设计的“悲伤也成为一种享受”就让很多的学生无法正确理解,课上一些学生试图从字面上予以解答(“因为悲伤也是一种情感,所以可以用享受”),一些学生试图从课文情景中找到答案(“因为回忆中有母亲”)。
3.提出统领性的问题盘活学生整体性的认识。对于语篇的学习,在广告部分与细节的深入理解基础之上,往往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总结或在高度上予以升华,即所谓的“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如第三次课上教师提出的“合欢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就盘活了整个语篇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语篇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4.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征集见仁见智的解答。教师在语篇的教学之前如果能够知晓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地方或理解上实际的疑难困惑,就可以很有针对性地设计基于这些问题的研讨与言说,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并情景碰撞出鲜活的认识及观点。如第二次课上教师提出的“课文为什么三次写到那个孩子”就是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提出的真实问题。
5.通过情感的体验引发学生真实切身的理解。情感的激发和切身的体验往往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语篇比较深入和真切的理解,并真正实现“有感而发”。如第一次课教师就引入了余光中先生的《今生今世》让学生深切体验到母亲在孩子的一生中多么无私和伟大,对于一个失去母亲的人而言留下的又是多么深切的怀念。又如,第三次课教师尝试运用了有感情地品读课文和自主赏析隐藏在语篇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意味等教学手段,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了自己切身的理解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