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小学论文 >> 小学语文 >> 浏览论文

让电教媒体与作文教学联姻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1年02月15日
 一直以来,作文难教,老师怕;作文难写,学生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面对这种情况,我徘徊,探索,笔者经过几年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的尝试,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与教

 一直以来,作文难教,老师怕;作文难写,学生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面对这种情况,我徘徊,探索,笔者经过几年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的尝试,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联姻”,深切感受到多媒体犹如一缕春风,给作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写作兴趣 优化写作心境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的确,没有兴趣的激发作用,学生很少能写出声情并茂、文采斐然的文章来,而大部分学生把写作当作任务,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利用电教媒体,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行直接的视听刺激,弥补了学生缺少生活实际经验和体验方面的缺陷。这正符合少年儿童形象思维特征,符合好奇和富有想象力及思维以直观形象物为出发点的智力发展特点。

 

  1、创设情境 酝酿作文情绪

 

  以感恩系列作文——《为父母洗脚》为例,谈谈作文前情绪酝酿的重要性。在作文前,我做了简单的动员,言明父母养育孩子之辛苦,布置了孝心作业: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然后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体验作文。我想,这篇作文学生应该都有话可写,毕竟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可是出乎意料的结果是:只有10个左右的学生写出比较满意的作品,多数是胡编乱造,漏洞百出。原来有的不屑于做这个孝心作业;有的是忘记做了;有的是家长不支持,认为没必要;有的根本不会做,自理能力相当差;有的甚至笑老师迂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是没关注孩子兴趣点,没有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在这样的状态下作文,无异于赶鸭子上架,只有少数“乖鸭子”听话。

 

  再次执教时,我采用这样的策略:创设情境 酝酿情绪。我选择从公益广告、视频与图片,声音四方面去创设情境。

 

  1)公益广告:央视广告(孩子给妈妈端洗脚水)2)视频:拍摄的妈妈给孩子刷牙,梳头,扶孩子走路,洗脚的情景。3)图片1:妈妈给孩子洗澡,喂饭,扇扇子,车子接送。图片2:妈妈老了,给妈妈洗脸,喂饭,梳头,扇扇子,用车子载着妈妈。4)声音:诗歌朗诵《妈妈的爱》。有了这样一个环节的铺垫后,学生的作文情感深了,思路宽了。即使是少数不配合的家长的孩子也写出了好作文。如:《洗脚之PK》《洗脚风波》《洗脚变洗头》《谁给谁洗脚啊》。

 

  作文思路也开阔了,如:1)对父母的爱不能太突然,就像狂风暴雨,让父母感到不适应;2)第二次洗时更认真,更诚心,做得更好;3)我给父母洗,变成父母给我洗,体会父母之爱;4)说服父母,得到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5)洗中回忆,明白洗脚的意义;6)不同反映,不被环境左右,坚持正确的意见;7)“给自己洗脚就是爱妈妈”,加强自理能力胜过给妈妈洗脚;8)得到科学洗脚的有关知识。

 

  有了情绪的支持,情感上得到了认同,他们才会乐意去做好这件事,才会有那么多深刻的体验,那么精彩的作文。而这一切全是因为有了电教媒体的辅助!

 

  2、媒体引路 降低写作难度

 

  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往往不知道选取哪些材料,有些犯难。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指导,也许一个画面,一个镜头,一组录像,就能勾起他们心底的回忆。

 

  如在指导学生写《夸妈妈》时,先让学生观看自制的电教课件录像片《妈妈的一天》,并配上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看着一组组熟悉的画面,听着那动听的乐声,声像同步情景交融的电教效果,激起了学生对妈妈的理解、崇敬、赞美之情,情感受到极大的促发和深化,想像力得到了丰富,一幕幕有关母爱的动人情景跃入眼帘,一阵阵感激妈妈的情感涌上心头……实现了“要我写”到“我要写作文”的可喜转变。

 

  又如教学《童年趣事》时,孩子们犯难了,他们想到的是写童年说过的一些好笑的语言吧,显得单调;写童年的恶作剧吧似乎趣味也不怎么浓;写些关于尿床之类的自嘲的事件,连自己读的兴趣都不浓啊。于是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借用作文书上看来的诸于洗盐,学飞,指月亮,剪小猫胡子,给小狗化妆……读得人头皮发麻——这不是趣事,简直成了儿童游戏以及假话指南呀!

 

  一番思索,我作了这样的尝试:我拍摄了女儿和邻居小朋友捉迷藏的录像;又拍摄了在不同的地点,几个学生捉迷藏的录像。让学生观察,体会其中的乐趣,勾起他们捉迷藏的回忆。其实几乎每个孩子都玩过捉迷藏,而且每个孩子都有小小的狡黠的心理。这样,游戏之中自然包含着许多妙趣。如:有的孩子自以为躲得巧妙,实际上拖鞋放在床边,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有的孩子故意把被窝垫得高高,伪装自己躲在里面;有的孩子不停地转移地点,累得气喘吁吁,惊险,刺激又得意洋洋。

 

  有了这样几组录像,学生发现,原来被他们遗忘的捉迷藏也是如此有趣啊!这难道不是童年趣事吗?

 

  不只是捉迷藏,孩子们的“小聪明”带来的童趣,还可能表现在很多其它事情上。由于生活背景不同,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有个孩子由此联想起童年时特别迷信“高帽子”的故事;有的孩子想到自己因为爱炫耀的心理,结果读别字,闹了不少笑话;有的孩子想起了某天的一个有趣的小计划……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找到突破口,利用电教手段对学生进行内容上的点拨,这样就降低写作难度,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 筛选作文素材  优化指导过程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提供直接材料往往要受到时空等因素的制约。若能借助电教,就可以完全不受时空限制,可向学生提供经筛选的有效信息,作为作文素材。

 

  1、凸显重点 指导有序观察

 

  观察是记忆,思维的基础。是通过人体感官全面,深入,细致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平时我经常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养成观察的习惯,增强对写作的兴趣,做到有材料可写。尽管在作文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但由于受时间、地点、观察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观察往往不能进行得十分细致、深入,以致学生对事物仍然会缺少足够的了解,写起文章或条理不清,或内容空洞。

 

  如何教学生摄取有效信息,提高信息输入率和质量,增强作文的感性材料呢?多媒体在显示中可有意定格,重播再现等功能,可为教学提供可控观察。

 

  如我在指导学生在写《美丽的南湖公园》时,先叫学生在父母的带动下,自己去南湖公园游玩一下。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感差,我还亲自带着摄像机去南湖公园按地点的转移顺序观察重要的景物,并有选择地拍摄下来,然后在电脑里播放,指导学生由近及远,移步换移法进行观察,描述。以下是学生的优秀作文:

 

美丽的南湖公园

 

  家乡优美的风景很多,有神奇壮观的龟山杜鹃花海,有美丽传说的五脑山麻姑仙洞,有林木苍翠的烈士陵园,我最爱去的是南湖公园,那苍翠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的茶园,古藤缠绕的长廊,碧波荡漾的池水,无不吸引着我的眼睛。

 

  一走近南湖公园的门口,就看见“南湖公园”四个金色的大字,闪闪发光。门两侧各有一丛翠竹,那明亮的颜色为公园增添了几许生机。

 

  走进大门,一片绿色扑入你的眼帘,一座“树山”印入你的眼帘,小山上长满绿色的树,高的,低的,大的,小的,满眼都是树,满眼都是绿。山下是一块草坪,柔软,细密,使人忍不住想在上面打个滚,草坪旁有一簇绿意盎然的竹子,像一位秀气的少女迎接四方游客。竹子前面有两只憨态可鞠熊猫雕塑,其中一只正抓着一根竹子往嘴里送,似乎能听到它吃竹子的“嘎吱”声,从它的表情可以看出,吃得多欢快啊!

 

  竹子后面是一条绿色的长廊,长廊的柱子是模仿松树的枝干用水泥做成的,粗糙的棕色的树皮,不仔细看,还以为真是树干做成的,廊顶和四周缠绕着葡萄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古藤,古藤给长廊搭起天然的凉棚,走在下面,阴凉极了。长廊的路面是用鹅卵石铺成的,大小不一,却很光滑,真想脱掉鞋子,试一下赤脚走在石子路上的感觉。

 

  穿过长廊,往上走,右边是一个清澈的池塘,水是绿色的,四周的柳树,山上的松树影子倒映在池水里,使池水显得更绿了。站在池塘边,远处有几棵巨大的柳树,柔和的绿色,曼妙的枝条,看起来像国画一样,池塘上有座九曲桥,弯弯曲曲九道弯。走在上面,看影子在水里移动,游鱼在水里穿行,别有情趣,九曲桥上有座九曲桥亭,坐在里面乘凉,观看风景或者捧一本书看,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2、定格镜头 指导重点观察

 

  观察不仅要讲究顺序,还要注重多角度观察。在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事物前,我们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游戏——“盲人”雕塑家。我把整个游戏过程拍摄下来,把一些关键性镜头:如学生摸时的表情,雕塑失误错时的惊愕、沮丧,答对时的兴奋、激动,多角度观察时的认真与仔细以及那些特别有趣的镜头进行定格处理,然后反复回放,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这些精彩片断的每个细节,捕捉人物的瞬间表情、神态和内心变化。学生描述起来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效果极佳。

 

  在写活动场面时,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优势,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优化指导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有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

 

  三、运用多媒体   培养想象能力 优化写作过程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能穿越时空,调整视角,虚幻结合等特点,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1、调整视角 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指导写《校园一角》时,其中写到一排柏树。为了让学生观察不同角度看柏树会有不一样的想象,我拍摄了几张图片:远看;近看;再近些看;仰望;俯视。于是学生有了这样精彩的描述:

 

  在雏鹰的后面,有四棵高大挺拔的柏树,好像是一对四胞胎,它们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晴天里,太阳透过密密麻麻的叶子,在地上出现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好像在地上构出一副美丽的画卷。雨天里,苍的叶子在雨里洗了一澡,雨后的大树显得更加翠绿,更加有精神。远看,柏树好像一排宝塔;近看是一把把翠绿的合拢的大伞,再近些,柏树好像是一道翠绿的屏障呢!

 

  2、虚幻结合  领异标新二月花

 

  为课文续写结尾,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途径,很多课文耐人寻味。    

 

  我在上《卖火柴的小女》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们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到没有寒冷,没有痛苦,没有饥饿的地方去了。我先让学生理解这段话,又让学生观看屏幕中的图片——奶奶抱着小女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呀飞……此时让动画停止,问小女孩会飞到哪里去?假如飞到我们中间,我们将和他怎样相处了?同学们看看屏幕,思维活跃,有的学生说:飞到我身旁,我带她去龟山观看杜鹃,飞到盐田河,去吃板栗,去南湖公园坐过山车……

 

  四、运用多媒体 搭建评价舞台 优化评改途径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对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评价落实,有效,高效,成为一种互换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

 

  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利用电教手段,对学生作文进行直观评改,能优化作文的评改途径,提高修改的效率。把写得好的文章制作成课件展示出来,进行范例讲评;也可把典型的病句、病例投映出来,进行分析、推敲。为鼓励学生习作中的点滴进步,每次作文后,教师都应该从一般的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段,或整篇文章,制作成课件,注上姓名,让大家品味、欣赏,引导学生点评,并广泛讨论,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保持学生习作的热情,体验习作成功的欢乐,形成良好的写作内驱力。

 

  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中,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教师教鞭所指之处,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集体受益。

 

  总之,由于小学生生活范围比较狭窄,阅历浅,实践少,所以,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材料贫乏、无从下笔。而经过初步尝试,运用电教媒体教学作文,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创设了一个崭新的图文,声形并茂的体验作文教学时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增进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体验,学生就能写出自己独具个性的作文来。电教媒体与作文教学联姻,作文教学已初现精彩。

 

上一篇:多元激发,让学生体味作文的乐趣
下一篇:低年级写话训练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