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些小学语文课,看了一些教案,感到有些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尽合理。这与这些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不准有关。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把我对几篇课文有关问题的理解简述如下,希望对老师们理解与把握课文能有所启发。
文章的主题
姥姥的剪纸
有人这样设计《姥姥的剪纸》教学目标: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剪纸的神和对“我”的浓浓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姥姥和孙子之间的亲情,不太准确。这涉及到对文本主
题和编者意图的理解。
作者先写姥姥的剪纸,再写剪纸的姥姥,后写姥姥用剪纸拴住我的心。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深人人心;剪纸的姥姥,身心入境,达到人纸合一的境界。最后,作者写道:“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姥姥剪纸的意义在这里得到升华,文章的主题在这里也得到升华。剪纸是民族的艺术,姥姥正是用这民族艺术拴住了我的心。我从姥姥的剪纸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浓浓的亲情。剪纸让我永远不能忘怀的是家乡,是家乡的四季田野,是萦绕在每个游子心头的故土情结。
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力量。姥姥的剪纸传递的正是民族的艺术,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精神。
教材把《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安塞腰鼓》组成一个单元,练习里又安排了民风民俗、京剧的成语歌等方面内容,很明显,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单元。民间工艺、民间传说、民间乐舞,传递的都是民族的文化与民族的精神。
因此,只是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亲情”,未免皮相,小看了这篇文章,至少说不够全面。
文章的思路
夹竹桃
季羡林的《夹竹桃》是大家手笔,有淡到看不见诗的那种味道。
文章首先是即景生情,作者对并不高贵、也不是最美丽的夹竹桃产生了好感,然后就仔细观察,发现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于是就格外喜欢它了,在月色朦胧之中,居然能想什么,它就是什么。正是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文章从即景生情,到以我观物,表现了一个完整的心路历程,非常平淡也非常清晰。作者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横生涟漪,进而爱之有加,陶醉于夹竹桃之美。文章遣词造句平中见奇,平常话、日常语,娓娓道来波澜不惊,有冲淡平和之美。
写夹竹桃的韧性有三句话,两层意思。第一句话说夹竹桃“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一层总领,下两句分述。第二句说,春、夏、秋,“无日不迎风吐艳”。第三句说,不管什么花,它都“无不奉陪”。“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都是对第一句话的具体阐发。这些就是说韧性。
有老师在指导学生读这一段时,却要求学生读第一句话,“体会夹竹桃的默默无闻、不张扬、谦虚、生命力顽强”。读第二句话,“体会夹竹桃的顽强不屈、始终如一”。读第三句话,“体会夹竹桃的坚持不懈”。
把作者所认为的夹竹桃的韧性,又细分出许多不同的品质,且不问是否准确,是否牵强附会,即使每句话都分析得很有道理,也实在是没有必要。“乱挖洞、深挖洞”,固然是一种流行病,但我以为,这与教者没有能理清文章的思路,没有能把握文章的精髓有关。
文章的层次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的语言就像那腰鼓一样,急促、高昂、激越、奔放,充满张力。“好一个安塞腰鼓”,四次反复,大量的排比句,气势磅礴,回肠荡气。
但是,四个抒情层次有什么不同,有些教者,似乎没能把握住,因此,教学过程缺乏层次感。
我是这样理解四个“好一个安塞腰鼓”的。
第一层,写安塞腰鼓。
第二层,写天地之间的安塞腰鼓。震天动地,震撼人心,天地回响,人神共振。
第三层,写擂鼓的后生,是黄土高原生养的这样的擂鼓后生。
第四层,写安塞腰鼓之美,美在力量,美在阳刚,美在蓬勃了人们无限的想象。
因此,“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四次反复,内涵却不同,还是值得品味的。
既然如此,阅读与理解这四个层次,抓住那些不同的关键词语与句子;不同段落的朗读,是否会有不同的处理,也就值得我们去思考琢磨了。
诗歌的形象
村居
辛弃疾的《村居》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清秋农家风景长卷。
作者犹如一个高明的摄像师,先把镜头对准了清澈的溪水边,一个屋檐低小的茅屋,门前是一片青青的小草,然后,画外传来几声带着几分醉意的软音吴语,镜头寻声而去,推出正在谈笑的一对白发翁媪,接着,镜头摇出这一家三个儿子的画面,大儿在溪东除豆,二儿编织着他的鸡笼,小儿躺在溪头上剥着莲蓬尝鲜。
这一家有滋有味,悠然自乐。一家五口,人人都在忙,人人又都怡然自得,编织鸡笼,卧剥莲蓬,与锄豆一样都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作者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在碧水绿草之间,一户人家五个人物,个个神情毕肖。农家之忙,农家之乐,农家生活之情趣,跃然于纸面。这是一幅共时性长卷,充满诗情画意。设景、写人、叙事、抒情冶于一炉,画面很完整,也很美,
这样的诗,引导学生读读背背,引导他们进入诗的情境,让他们去体会领悟农家生活之情趣,应该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可有的教者却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
其中,哪一幅画面留给你深刻的印象?
(1)童趣图“卧”:写出了小儿的天真、活泼、可爱,可以和“躺、坐、趴”等字比较。引导读出小儿的天真、活泼、可爱。
无赖:可爱、顽皮的意思,对小儿的爱称(古今词义的差别)
指名读(板书:趣)
(2)乐趣图
大儿、中儿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这两个儿子的?(勤劳、孝顺、能干)
(3)情趣图
主人公是:翁媪(书写:翁,引导从偏旁理解翁媪)
吴音:是指中国吴地的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文中指江西上饶地区昊方言。
讲解“媚”:眉——媚——相媚好——亲热地交谈什么?引导想象老爷爷和老婆婆会说些什么,聊些什么?
指名读。(这对老夫妻多会享受生活的情调啊,板书:情)
(4)情趣图
低小:体会生活不富裕,读出感觉来。
青青草:草色青青,多可爱啊!
指名读。(这是多么清净、清幽、清雅的景色啊)
3.回归词眼
看到这样的田园风光和其乐融融的一家五口,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温馨、恬静、安宁、幸福……)把这些词语汇成词中的一个字,那就是:醉(板书:醉)
“醉”仅仅是指老爷爷和老婆婆喝点酒,微醉吗?还会是什么?陶醉于什么?这样的情景还会让谁醉?(词人)
完整美丽的画面被分解成所谓“童趣图、乐趣图、情趣图、清趣图”,真有点不伦不类。对所谓“童趣图、乐趣图、情趣图、清趣图”内涵的分析也有发掘过度、牵强附会之嫌。
读诗要善于整体把握,才能体悟诗的精髓。不要把完整的艺术形象分解得支离破碎,正是所谓七室楼台碎拆开来,不成片断。
诗歌的内涵
渔歌子
张志和一曲《渔歌子》“风流千古”,非常美。当然,也是他心境的自然流露。
有人教这首词,把张志和哥哥的一首诗拿来比较,让小学生去对比“且须还”“不须归”。
师:贤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激昂):且须还。
生(高声):不须归。
师:为何不归?为何不归呢?好一个流连忘返啊,张志和厌倦了朝廷的争斗,……
课堂气氛很热烈,可是有这个必要吗?
读诗不能太坐实。诗不是文,不是叙事文,抒情文,更不是议论文。诗缘情而绮丽,是靠语言艺术构筑的情感世界,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想象,给人以精神。这种精神是弥漫在字里行间的“神”“气”“味道”。读诗当然也要知人论世,但绝对不能像一个考据先生那样去按图索骥,那样读诗,难免穿凿附会,索然无味。这首诗就一定与皇帝起的名字有关?一定是讲政治风波?从皇帝赐名,“志气平和”说起,是否能解释张志和所有的诗呢?哥哥让他从山水“归来”,是归于何处呢?是家里,还是官场?本来都不是问题,拉扯到一起,越发说不清楚。
教小学生读诗,更不要刨根究底。小学生读《渔歌子》,能体会到山水之美,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无限生机与乐趣,能激发起一些美好的想象,就非常好。不必跟他们讲什么官场险恶,给他们横添上一些“沉重”。多一份沉重,就会少了很多清新、空灵的美感。
小学生读古诗词,本来就该以读读背背为主,少分析为妙,有些要留给他去慢慢体会感悟。
小说的特点
林冲棒打洪教头
有老师上《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基本采用串问串讲的方法,设计一连串问题,一路问下去。教师读上句,引出问题,学生读下旬回答。教师分析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深挖。在洪教头出场一段就费时很多,洪教头每一句话几乎都要问到。比如,洪教头怎么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洪教头是个什么样的人?诸如此类。
其实,这是一篇根据《水浒传》改写的小说。中国的古典小说特别是章回小说故事性很强,每一个作者都很会讲故事,而小学生也特别喜欢讲故事、听故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从小说的特点、儿童的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都应该花点时间,让孩子们讲讲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通过讲故事,引导他们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关注场景、人物、细节,说说他们的感受。我想这是孩子们喜欢也是能够做到的,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生动多彩的。如果这样做,孩子们的收获肯定会比跟着教师串讲串问大得多。
看来小学的小说教学,应该提倡让孩子们讲讲故事。把故事讲清楚、讲生动,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是理解场景、人物、细节的基础,也是对人物、对语言、对主题等一切有所感受的基础。同时,讲故事的过程,也是孩子们读书、复述、概括、提炼、理解、表达、交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