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初中论文 >> 初中化学 >> 浏览论文

生活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8月31日
摘要:将生活中的知识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学好知识、学活知识,是我们必须要深思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自觉运用知识于生活实际,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把课

摘要:将生活中的知识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学好知识、学活知识,是我们必须要深思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自觉运用知识于生活实际,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又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生活实例;化学教学;学习兴趣;课堂效率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如何将生活中的知识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学好知识、学活知识,是我们必须要深思的问题。初中阶段的化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学科。化学本身的特点使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最有效的因素。怎样使学生保持并拓开这份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生活中的化学距离学生最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自觉运用知识于生活实际,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又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生活实例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的引入可列举与生活有关的实例,提出学生熟悉但又无法解释的现象,创造新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讲授“燃烧和缓慢氧化”时,可这样引入“火是什么现象,怎样使火燃烧起来,又怎样使它熄灭?爆炸和自行车生锈以及食物腐烂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等问题,学生对这些现象是熟悉的,但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其中包含的道理并不清楚,就产生揭开谜底的心理。这样自然引入新课,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情绪和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可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用与化学概念、原理有密切联系的实例,减少理论知识的枯燥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分子的运动时可通过“风吹草动”,“红旗招展”等生活现象来进行说明,在讲分子间有间隔时,可讲这样一个实例,有一碗沙子和一碗黄豆,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两碗?从宏观的现象来理解某些看不见摸不到的微观世界,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对知识的接受和深化。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再比如在讲授仪器的使用时用的玻璃棒,它的作用与生活中使用的竹筷相似。同学们很容易把玻璃棒的转移作用忘掉,在此我们不防将生活中的竹筷引入,因为玻璃棒和竹筷在形状和使用上都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在就餐时,用竹筷夹菜、吃饭、还可以用它蘸一点汤来尝尝汤的味道。这是用竹筷来转移少量的固体和液体的例子。把竹筷的作用顺向迁移到玻璃棒的学习中来:在做蒸发实验时,蒸发后可以转移少量固体;在验证溶液的酸碱性时,用玻璃棒来转移少量的溶液在pH试纸上。这就是玻璃棒的转移作用。经过这样的知识顺向迁移,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而且容易掌握。
  讲授重点和难点知识时,联系生活实际可使知识深入浅出,变难为易,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例如在讲授一氧化碳时,它的化学性质是重点,但由于有些实验不易完成,就可联系煤炉燃烧的过程来讲述,底层的碳与氧气充分接触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向上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再与氧气接触燃烧,发出蓝色火焰,验证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同时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也得到了巩固。另外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同学们大多都知道煤气中毒,联系此例可讲解中毒的原理和如何防止煤气中毒。这样重点难点在联系生活实例中就迎刃而解了。
  课后小结时,可有意识的穿插生活实例,可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可使所学知识得到灵活应用。例如在讲完农药波尔多液时,可联系实际问题,该液体能否用铁制容器来盛放?讲完盐以后,可问用那些方法可以检验家中的白色粉末是食盐还是碱面,选药品时也用家中常见的。并始终追问为什么,从而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将这种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化学教学中,确实效果非常好。但也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的生活中,处处做有心人,随时随地将生活与化学联系起来,积累较多的素材,方便我们的教学而又不空洞、不脱离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同学们大多也是耳熟能详,与化学联系起来后,更容易理解接受。
  总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除能做的实验外尽量联系生活实例,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痕迹”,把握学生的兴趣,列举生活化学实例会使学生感到缩小了化学与他们的距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下一篇: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