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发挥情商和潜能的敏锐性、应变能力,体现出人格的特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教育面向信息化,信息化丰富了现代化地理教育的内涵。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1世纪,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受过教育的人,掌握高科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人力资源是国家繁荣昌盛最宝贵的资源和动力。教育家说:“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其实,能不能有效的培养地理创新能力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灵魂。
当今地理知识不断的增长和加速变化,地理科学体系不断更新,不断发现真理,也是不断更新真理的过程。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强调“探索”、“发现”地理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获得地理知识的结果,强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地理科学的本质精神,这种创新能力的本质才能得到培养。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学生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足够的表现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的机会。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究地理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地理知识、运用地理知识的性格,创造性地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具有创新的地理教师,才能有创新的地理教学,培养的学生才有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情商
现在再也不能把学生以智商贴上“聪明”和“愚笨”的标签。科学家发现人类除了智商(IQ)之外,还存在着情商(EQ)的生命科学参照因素。这个因素决定着每个人的性格基调,影响着人生的发展和事业成就的辉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商》一书中指出:“过去一般人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研究表明: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而80%则受情商影响。智商决定一切的观点,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情商是指人的人格素质,是个体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等各个层面,它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知、自我超越、自我驱动能力、自我控制组成。因此,我们就不能把学生培养为高智商低智能──“高分低能”,来进行地理教学活动。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应该激励学生愈受挫折愈要勇敢,对自己的未来永远怀抱着期望。
教师在指导各种地理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习的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能力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凡是情商低的学生,主要表现出缺乏理性认识,意志不坚强,难以控制情感,常常容易冲动、悲观、孤僻,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等。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发挥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教师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尊敬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二、开发学生无限创新的思维潜
能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的新发现证实,人类有巨大的潜能。人类储存在脑内的潜能惊人,人平常只运用到潜能资源的10%。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乔瑟夫·摩菲博士说:“人的潜意识好比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小部分是意识,而潜意识隐藏在水下大部分。”他又说:“潜意识力量是无限大的,人要适当加以运用,几乎没有达不到的期望。”
人类大脑是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系统,包含着1000多亿个神经元,从出生到老的漫长岁月中,我们大脑足以记录每秒钟1000个信息单位,人脑创新能力的潜能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实践证明,奇迹源于潜意识的能力,由于人人有潜在能力,所以人人都能创造奇迹。因此,我们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凡被压抑的个性,不能表现出创造性自我,在不同的场合下,教师的暗示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优势,增强信心,打开心灵大脑的“活阀”,引导潜能在动机上产生行为,形成高效的催化剂。
三、地理创新能力教育的机制
地理创新教育要实现学生的能动反映机能,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取决于创新教育自身的教育优化机制。
1.潜能的训练能唤醒个性自我创新的魅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个性的重要特质,通过地理教育实现学生的创新价值。各种地理活动最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个性,支持独立创新,探索地理科学的未知部分,这样才能突破“应试教育”的樊篱,转轨为“创新教育”。
2.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好奇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地理教学活动应该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潜意识的能量释放出来。目前地理教学应克服程式化的教学法,要设置问题的情境,“引疑释难”,开拓视野,引进现代先进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乐其学”。
3.改革现有的地理教材内容,逐步实现具有创新性的地理教材。目前使用的地理课程教材是经过历年不断改革形成的,由一纲一本发展到一纲多本,现在是多纲多本、多元化的教材,但是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缺少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实践的内容。
4.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地理创新活动。《全国教育会议决定》中指出:“使学生尽早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创建学生自主性地理实践基地,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以此带动地理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地理教师要有“创新素质”和“育才观”,成为勇于探索创新的“双师型”和“复合型”教师。例如:我校不但早已形成“三大地理板块”,而且已建立了市、区、校三级地理“课题群”、“个性群”,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信息氛围、学习氛围、民主氛围、个性氛围和情感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想象、洞察力和意志等情商因素,激活和驱动认知和实践活力,发挥超常规的创造能力。
5.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性研讨会。这是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的一种形式,提高学生动脑积极参与讨论,增强识别地理科学发展过程的素质和辩证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如上海改革开放10年以来,建设了2000多幢高楼大厦,对上海地层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让学生主持研讨会。在学生的发言中提出了一系列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如①高层建筑的增多对上海市冲积地层的承压力?②水泥地面面积对上海市气候的影响?③1998年是近100年以来上海最热的一年(39 2℃),为什么?④1999年是上海市近100年来雨水最多的一年,为什么?⑤开采地下水对上海市地层有何影响?⑥人工城市环境如何向生态城市发展?等等。
6.增强学生地理技能的训练。除了平常地理作业训练、读图、填图、绘图、素描、摄影等外,应着重培养创造性的地理技能。例如:《现代海洋学》选修课,讲到联合国批给我国在东太平洋5000米以下深海海底锰结核75万平方千米面积的可开采蓝色土地时,启发学生如何去开采?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行的开采方案,学生绘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的很有科学价值,如无人遥控潜水器、机器人、水下通讯、磁力勘探、重力勘探、地震勘探、无人驾驶潜艇开采船、履带式铲矿机等。通过他们的绘制,可以看出他们把学过的物理学、化学、劳技课的知识运用的很自如,培养了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我们这样变“围堵”为“参与”,让学生在自由的天空呼吸、翱翔。
四、创建多媒体现代化地理教育网络
1.影视地理教育发挥了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影视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受到学校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充分利用丰富的地理影视资源,拓展了影视教育的功能,使影视与课堂教材改革相结合。影视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的途径。影视教育的确使学生加深了对地理教材内容的理解,又获得了情感的陶冶。影视教育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挂钩,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塑造学生“自强、自立、自主、自信”人格的一种良好形式,也强化了地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提高了地理教学质量。
2.多媒体地理教学网络的优势多媒体地理教学可以做到师生之间的谈话能够即时反馈和情感多向交流。因此,多媒体地理教学网络在反馈地理信息、调控和学习交流方面,较其他电教手段更具有明显优势。多媒体网络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共享多媒体信息,增强了地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地理图像可以放大、缩小的互动性,在直观性上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网络等多渠道收集信息加以处理筛选,开展社会调研,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科研精神和实践能力。
制作地理信息成果时,把地理教材内容划成不同的模块,如打好基础,拓展知识面和科研性等结构模块,教会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从平面思维发展到立体思维、从单一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从静态思维发展到动态思维、从被动思维发展到主动思维、从封闭思维发展到开放思维等各种思维方式,实现地理教学技术现代化,创新地理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