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大学论文 >> 教育类 >> 浏览论文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5月28日
  编者按:2012年12月24日至25日,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在无锡市召开。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回顾总结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认

  编者按:2012年12月24日至25日,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在无锡市召开。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回顾总结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认真分析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有关工作。省教育厅沈健厅长、杨湘宁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南京、扬州、宿迁、无锡4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及省内8所职业院校分别介绍了加强职业教育质量建设的经验,无锡机电高职校、无锡旅商高职校、无锡汽车工程学校提供了展示现场。会议代表达成共识: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才能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本文为沈健厅长会议讲话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

  一、提升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职业教育下阶段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省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教育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下大力气搞好教学、培养好学生。
  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地、各职业学校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一是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发展对接度。按照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着力提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程度、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进步的同步程度、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切度。二是着力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发展能力。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学生终身就业,切实加强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改进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全面提高综合素养,为学生升入高校学习深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深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教育,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让每位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与就业岗位,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在较高就业率基础上,追求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就业,不断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增强职业幸福感。
  二、全面推进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
  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既要立足长远,又要从基础着手,必须采取扎实举措,突出工作重点,着力加以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一)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完善职业学校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生活教育和养成教育,寓德育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实施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形成人人育德、课课育德、处处育德的新机制。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要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完善政产学研的协作对话机制,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探索引企入校、进厂办校、企业办校、校办企业等多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选派职业学校干部和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聘请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兼职。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表彰奖励校企合作优秀典型。“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培育200个左右校企合作示范组合。二是贯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展中职与高职分段培养、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试点,通过学制衔接、课程衔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多种途径,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有机衔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三是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要加强顶层设计,根据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培养要求,研制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从2013级学生起,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分段培养方式,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年。延长的校内教学时间,主要用于加强校内文化基础教学、实训教学和校外认知实习、教学实习。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比确定为4∶6。
  (三)扎实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要充分借助行业企业资源,学习借鉴先进理念,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教材开发水平。要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与产业对接,定期开展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预警,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优化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相关专业,大力开发对接高新技术岗位、高薪报酬岗位、有发展前景岗位的专业,调整简单技能岗位、低薪报酬岗位、饱和过剩岗位专业。推进专业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到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所有专业均达到合格标准,建设600个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借鉴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吸收技能大赛成果,加快各专业大类课程教材开发。支持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将试点工作重点集中到重构课程体系上来,着力开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职业能力分析深入、课程设置科学、校企合作紧密、职业资格标准融合的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开发100种左右中高等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改革创新示范教材。精心开设职业教育就业创业课程,加强和改进创业与就业服务,支持职业学校大力建设学生创业基地和项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不断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要坚持以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坚持“手脑并重”,推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以生动具体的任务和逼真动人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将难以讲授的理论、难以操作的技能,通过信息技术呈现给学生。开发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通用主题素材库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控制职业学校班额,2013年起,职业学校招生每班原则上不超过35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坚持因材施教,完善分层教学制、走班制、学分制和导师制。健全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建立拔尖学生特殊培养制度。制定职业学校优质课堂标准,建立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评比和反馈制度,推进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五课”教研和示范课、研究课“两课”评比。到2015年,以校为单位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提高至85%以上。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在已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基础上,加快统筹建设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和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实现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通过开展信息化教学基本功大赛,广泛运用计算机模拟教学,推进“教育卡”工程,让每个学生都拥有终身学习的钥匙。改革传统办公模式,推行“无纸化办公”,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管的“人人用”。
  要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推行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健全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鼓励引入行业企业、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完善技能大赛制度。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测试课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推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学业水平专业技能测试相融通。到2015年,实现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统一测试。把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考核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到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率”达80%以上,当年就业率达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学生就业满意度达90%以上,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达80%以上。
  (五)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和全省教育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强化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每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制度。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吸引社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特级教师和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评审工作,造就一批职业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制定全省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标准,开展名师工作室评选工作,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个左右由骨干教师或行业企业专家领衔的名师(专家)工作室。全面推行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实行编制到校、经费包干、自主聘用、岗位管理。完善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聘办法,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建立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奖励制度,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建立职业学校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高级职称比例和高级以上技能证书比例。
  (六)着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特别要加强教学工作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课程计划管理,不断增强学校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规范性,确保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强化校长提高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完善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校系结合、以系为主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严格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报批、执行和滚动修改制度。建立教学视导制度,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开展教学、学生、后勤3项管理规范视导。完善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和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推进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严格顶岗实习管理。优选顶岗实习企业,落实实习岗位,编制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做到定目标、定课题、定岗位、定师傅,并实行定期考核、定期轮换。
  三、努力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投入更多精力,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好、整合好、发挥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加快转变工作思路,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抓实抓好。多做遵循教育规律、有益教学质量提升的工作,少做违背教育规律、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事情。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职业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协调落实教学质量提升的各项政策措施,监测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主要指标。职业学校要切实履行提升质量的主体责任,学校校长要集中精力抓质量,把心思放在办学上,把时间用在治校上,把功夫下在提高质量上,及时推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要加大经费投入。各地要认真执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职业学校经费保障机制,保证职业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合理比重,逐步提高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要调整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向,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支出重点,不断提高教学经费在职业学校支出中的比例。除少数没有完成职业学校布局调整、需要大规模基建的地方外,大多数地方要加快提高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公共经费标准,加大公共财政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支持力度,要把30%以上的教育费附加、0.5%的职工工资统筹的主要部分用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在2015年前,各地要确保职业学校教学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达30%以上。
  三要建设优良校风。学校风气反映着学校的精神状态,影响着每位师生的心理与行为,在提升教学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各地、各校要重视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发掘学校优良传统,凝练学校办学特色,优化学校育人氛围。切实转变学校行政工作作风,树立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工作理念,深入教学一线,了解真实情况、听取师生意见、解决基层问题。要切实转变教师教学作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潜心治学,勇于创新,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影响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风气,严格学生管理,树立行为规范,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排除社会不良风气干扰,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阳光校园创建活动,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与风气

上一篇:生存型职业教育与发展型职业教育的相关讨论
下一篇:反思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