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大学论文 >> 教育类 >> 浏览论文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增强职业教育内涵力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5月28日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教师难教、学生不爱学,另一方面,企业认为学校并没有教给学生工作中必备的技能。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教师难教、学生不爱学,另一方面,企业认为学校并没有教给学生工作中必备的技能。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改革;教育内涵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面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我国职业教育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可以最直接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职业院校直接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岗位的检验,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质量。可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的。
  一、充分认识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打破原来学科型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综合课程为基础、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内涵建设上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够适应,高质量、高效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方法和手段还不够多,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亟待深化改革。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办学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
  二、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
  1.服务企业、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则。课程改革应体现职业发展的要求,体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反映企业的主要工作实践。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完成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内容来整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及时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要和市场接轨,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职业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型人才,社会性和市场性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出来,改变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传统模式,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使我们的毕业生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我市太和职校针对市场需求开办的幼师专业和机械加工和焊接专业在市场上就业率达到100%。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新专业的开设要根据社会急需,大胆尝试开设新的专业课程,如:计算机操作专业、机械制造专业、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电子电工专业及市场营销专业和物业与保安专业、保险业务专业、宾馆服务专业等。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急需人才,缓解市场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解决好技术工人断层现象。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职业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型人才。
  2.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职业生涯成长的需求,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实践性、职业性的显著特征,职业教育的教学涵盖课堂与“车间”两个主要的教学场所。所以必须关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要研究与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决不能重知识、重理论而轻视了职业技能训练。要对着机器讲原理,对着产品讲技术。例如讲计算机的构造及组装,教师要把学生带到实训室,每人一台微机,告诉学生今天的任务就是把微机拆开,把硬件卸下,然后再组装起来,并能正常使用。这样的课,学生肯定认真去做,技能是练出来的,学生必须经常上岗实训、顶岗实习,我们要在教学中实行“做中学”。同时在操作训练中,要因人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尽快掌握操作要领,可以利用实习设备、工具、材料、元件为教具,直观形象地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讲解演示、训练要穿插进行,教师要及时纠正指导,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同时还要进行真实的岗位实习,接受职业训导,从而为学生进入职业生涯构筑适应社会需求的匹配性接口。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教师还要及时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衔接,使理论教学与技能指导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三、创新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体制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评价,不同理念有不同教学评价方式与体系。当代职业教育对教学评价提出新的要求,教学中不能用绝对统一的尺度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应当以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出发,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职业院校的教学评价标准,应当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学生一定要依照企业的需求拥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完善的人格品性,因此,评价标准一定要淡化所谓的知识量、成绩等,要突出学生的多元能力和素养。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要多元化,要有发展性。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可以采用目标评价、条件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评价方法可以自我评价、互动评价、校企共评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评价方法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要求,要融入企业元素。当今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评价要实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评价,我们的评价要注重对教师、学生的多元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同时除了要对教师、学生的已有表现进行评价外,还要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潜能、发展方向进行评价。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性,要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功能价值
  中等职业教育通过定期举办技能竞赛,使之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新局面,这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新的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举办全国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一项重大制度设计,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大赛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专业建设、技能培养起到引领作用。技能大赛是教学成效的检验和展示。技能大赛是考试场,通过竞赛项目可以检查职业院校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是否突出了职教特色,是否重视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把握了企业的新技艺、新知识和新方法等。是对学的过程到教的过程、从学校到企业的全方位检阅。技能大赛是展示台,参赛选手通过个人的形象和整体的风采,构成“能工巧匠职教人”的魅力符号,显示技术、技能和技巧,显露真活儿、细活儿和绝活儿,展示教育、教学和管理成果。技能大赛犹如风向标,全国性、大规模、有特色、高水平的比赛宗旨,预示着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反映了职业教育“导向就业、对接企业、强化技能、重视综合素质”的改革方向。职业技能大赛意义重大而深远,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推动高技能人才又好又快成长是其最根本的目的。我市通过大赛彰显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同时通过大赛激发企业慧眼识真才,激发学校培养“信得过、挑得上、干得好”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重普轻职”、“重学轻工”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从而实现我市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特色就是在满足基本需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具备到达某一岗位群需要熟练的专业技能。职业学校的办学要紧紧围绕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研究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锐意改革,只有这样才有生命力,才能永远站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前列。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杨勇.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刍议[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反思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
下一篇:国外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