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大学论文 >> 教育类 >> 浏览论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应怎样“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1年11月16日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那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超出教材”?怎样才算是“超出教材”?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已经进行了几年课程改革的教师也感到困惑,觉得在实践中不好把握。

  新的教材观为什么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是由于旧的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上的指导思想不同决定的。旧的教学大纲在指导教材编写时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忽略了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过去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教学大纲,紧扣课本”,正所谓“教教材”,教师能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就不错了。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去课本“繁、难、偏、旧”的弊端,要精选那些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低标准,是“下限”,强调书本知识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过程,是师生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用好教材,还要超出教材,要开发课程资源,要整合课程资源。

  所谓“用好教材”,就是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

  目前在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偏差,有的教师认为这次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本知识不重要了,上课蜻蜓点水般涉及一下教材,虚晃一枪,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搞一些所谓的联系实际活动,甚至整堂课都是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到下课时学生连书本上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搞明白,这是误人子弟。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若干次,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但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认真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俗话说:课本课本,一课之本。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好课本。如果学生连书本上最基本的概念和公式都没有学会,联系实际又有什么用?不管课程怎样改革,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这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所谓“超出教材”,就是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是替换教材的例子。为了说明基本概念,教材中往往选用一些例子。尽管教材的编写者力求选用那些不同地区学生都熟悉的例子,但仍然不能照顾到每个地区和所有学生,所以新课程提倡要开发课程资源,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学习知识。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和情境学习新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对学习更有兴趣,也更容易记忆。如小学《数学》中有一节教材是“找规律”,教材中选用了一些花朵、几何图形、人物图像等,让学生探索这些图案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有些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按照书上的图案制作成幻灯片、剪纸、图画、学具等,在备课时费了很大的工夫。其实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不用这些图案,因为教室里就有活生生的例子,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寻找: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教室里的桌子排列有什么规律?窗户排列有什么规律?电扇排列有什么规律?同学们很快就会发现:教室里每排课桌的数量是一样的,间隔距离差不多;教室里的窗户南北都是对称的,窗户之间的间距差不多;每排电扇的数量是一样的,间隔的距离也差不多。通过这一引导,学生大致知道了什么是“有规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一下,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学生就会发现:老师和同学衣服上的图案是有规律的,人的五官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想像:马路上会有哪些有规律的事情?学生就会联想到:马路旁路灯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树木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有规律的,汽车和自行车的行走是有规律的……这样逐步拓展,学生从眼前看到的,到脑子里想到的,对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这样的例子比教材上的例子更熟悉、更丰富,更符合学生认识和记忆的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放学后,学生走在路上、回到家里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找规律,这就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体验课程。

  二是拓展教材的主题。一般说来,文科教材的主题是比较明确的。比如初中语文《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是报告文学,写的是罗布泊的变化史,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但学生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学习,就会觉得自己离罗布泊和青海湖很遥远,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强烈。如果教师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来谈,学生就会对课文的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搞一些调研活动,了解附近水源的丰缺情况和污染状况,提出保护水源和环境的措施,教材的主题就会得到深化和拓展,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就会得到强化。

  三是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前边所说的替换教材的例子和拓展教材的主题,都是开发课程的要素性资源。同时,也可以开发条件性课程资源,如制作成挂图、剪纸、幻灯片、录像、录音等。这样平面的教材就变成了立体的教材,枯燥单调的书面资料就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学生对教材就会有兴趣,就愿意学习,也更容易理解。

  四是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这次课程改革一方面通过增加一些综合性的课程来整合学生的知识,如“科学”课整合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内容;“艺术”课整合了音乐、美术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分科教材中也增加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加强不同学科的联系。如初中语文新教材设立了“科学”单元,生物新教材设立了“生物学与文学”栏目,历史新教材中有许多是文学、科技等文化发展史方面的内容等。这些,都是在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教师在运用这些教材时要理解编者的意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除了教材中已有的学科渗透外,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意识地进行多种学科的交叉与整合。如学习小学语文《第一场雪》,有条件的地方,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到雪地里观雪景、滑雪、堆雪人、打雪仗、拍照,回来后写感受;也可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与雪有关的小说、诗歌、散文、图画、照片、歌曲等;也可自己创作与雪有关的图画、文章等。这样上课时,在基本学习课文字词、结构和写作特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体裁和形式的与雪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朗诵诗词、唱歌、绘画等,内容都与雪有关系,丰富多彩,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五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与传统教材不同,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了空间。如人教版历史新教材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中提供了不少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这些设计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对于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对于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上一篇:老教师适应新课改,难在哪儿?
下一篇:注重双基,突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