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大学论文 >> 教育类 >> 浏览论文

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的有效融合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1月28日
 近些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随着设备的不断投入和人员培训的逐步晋及,“会使用”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正视:如何解决教师“能够

 近些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随着设备的不断投入和人员培训的逐步晋及,“会使用”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正视:如何解决教师“能够使用”、“愿意使用”的问题?如何实现学校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无缝链接?学校管理者只有将自己的视野由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调整到与管理融合的轨道上,实现管理手段向信息化方向的转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一、组织重构,积极引入CIO的管理模式
  CIO(首席信息官)源于现代企业管理。CIO作为企业的领导层参与决策,他不但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还具有系统的管理知识和与同事(主要指同级成员)的沟通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复合型才能并拥有相当的行政权力,他才有可能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实施组织的科学有效管理。而现在的大多数学校从组织结构上讲,往往是决策者、管理者、技术拥有者(信息技术教师)、使用者(普通教师)相互割裂。决策者大多管理资金投入,管理者按上级要求布置工作,技术拥有者管设备维护,教师被动使用。这样的一种管理结构所带来信息技术管理成效的最高境界便是“设备最好”――设备高档却未必是合理有效的,“获奖最多”――按上级要求行事却未必形成自己的特色,“负担最重”――往往认为信息化就是无纸化,所有纸上东西只要一上网就成了信息化,做了很多无用功,他们最缺乏管理核心,不能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学校的管理实际真正结合。
  那么学校的CIO由谁来担当呢?笔者以为最好是在学校核心管理层中产生。尽管现在学校中信息技术工作也划分到副校长的身上,但那大都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管理,大都不具备CIO的职能和素质。学校如何设立这样的岗位呢?靠引进人才显然不行,因为大多数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机制,更何况很难找到懂教育、能管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人才。内部挖潜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一是自上而下式的。从学校管理层中挑选一位条件合适的人选,强化信息技术素养培训,重点从对信息装备的了解、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信息技术与管理理念的整合上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一定时间后一定能够成长为合格的信息技术首席管理者。二是自下而上的。挑选德才兼备的信息技术教师进入学校管理层,重点进行管理理论的培训,帮助他们由技术拥有者逐步转变为技术的管理者、规划者。
  学校的CIO主要职责应该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规划。一所学校好的信息技术规划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即投入适当(不盲目投入)、分布实施(与学校的建设同步进行)、留有冗余(适度超前,预留升级空间)、逐步推进(宁可让人等机器用,也不能让机器等人用)。二是培训组织。信息技术的培训组织有着一般业务培训不同的特点,培训中,与课程整合、与管理融合的理念培训必不可少,它能从思想深处调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为教师的信息素养“打下底色”的培训。三是管理重构。要与其他分管校长沟通,要分析学校旧有的管理方式,建立一套适合校本的信息技术管理体制,并能为学校的各个领域所使用。四是风险评估。要对学校运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整个的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负责,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评估与保障机制。
  二、理念先行,确立与现代管理相适应的理念
  在信息技术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理念的确立最为重要。在网络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一些传统思想方式的禁锢不打破,信息化就不能真正确立。
  第一,分享的理念。教育存在竞争,竞争强调自我。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教师之间的教学观念和经验交流是单项、封闭的。而在信息化环境下,管理行为需要在一个开放的交互环境下进行。实践证明,在网络化的初期阶段,一些教师(尤其是名师)都不大愿意将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公布在网络上,因为“留一手”对竞争有利。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优质高效的校本资源平台。分享理念的确立要解决好这样三个问题。一是解决获利的问题。学校可建立根据素材质量、点击率、下载次数等为依据的奖励制度,让老教师“不白给”。二是解决保护的问题,通过技术手段,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按教师的意愿只呈现部分内容或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现,让他们“愿意给”。三是解决制度的问题。对于必须共享的内容(如备课设计、公开教学教案、课件等),学校要制订强制性的制度,让教师“必须给”。
  第二,选择的理念。信息化的实质是网络化,网络的要义是学会选择。面对浩如瀚海的网络,如果不确立运用网络、学会选择的观念,信息技术使用的效率将大大降低。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首诗的背景不大清楚,按传统的方式要么去和同事讨论,要么去图书室查询。前者往往不能得到明确答复,你的困惑也可能是同事的困惑。后者比较耗时,也不一定能找到资料。可是,你只要利用相关的搜索工具一般就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学会在众多的答案和众多的方式中进行有效选择,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学校管理者要重视帮助教师建立学会选择的理念。一是要引导教师掌握必要的搜索工具和网上求助方式,校园网内部也应搭建相应的平台或模块。二是管理者要解放思想,接纳新事物。如对网络教案的使用上,如果教师选用的是一份优秀教案,且与本班实际符合,即使是全部借用,也应当承认其是备课的过程。在现代管理中,只有我们引导教师在网络世界中学会选择,确立自主选择的观念,才能真正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水平。
  第三,全员参与的观念。在学校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在于一部分中老年教师因年龄大、基础差,往往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实现教育信息化要基于校园整体环境,很多管理手段都建立在网络平台上,如果存在“短板”,那么“短板”的水平就是整个信息化运用的水平。因此,现代的校园管理信息化必须树立全员参与的观念。如何引导不同层次教师都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成为管理要素中的重要一环。曼迪纳契和可兰用一个四阶段框架来描述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即挣扎阶段―掌握阶段―冲击阶段―创新阶段。根据这一理论,管理过程中重点应帮助教师突破第一阶段,一旦突破了这个阶段,就可以引导不同类型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自由发展。
  三、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平台的优势
  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管理中的问题,需要管理者采取符合适合的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如果我们还是以传统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校园管理信息化必然是“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我们必须思索哪些管理方式是有效的,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时空局限。网络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在单位完成,也可以在家庭完成;管理者对各种现场的处置既可以现场办公,也可能点击鼠标进行桌面管理;教师和家长、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通讯平台实现适时、多向的交流。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建立起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例如,将校园备课系统与学生学习支持系统、校信通平台进行有效整合,可实现教与学的有效链接。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过程追溯。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过程管理,但最艰难的也是过程管理。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大多重结果考核,轻过程把握,由结果来推过程。作为学校管理而言,最怕不能暴露问题,网络管理平台的使用恰恰可以针对过程,利用其适时的信息采集、海量的信息存储、客观的身份认证,对众多教育教学流程实施有效的全程监督,甚至可以实现过程的追溯,从而找出问题环节并实施有效的补救措施。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信息处理。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最大的优势在于凭借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将过去无法统计的数据迅速呈现在管理者的面前,管理者只需读懂这些数据,并以此作为依据来优化自己的管理方式。例如,在网络版的图书管理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借阅登记系统来按班级进行阅读量的统计,使各班级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情况一目了然,学校行政和各科任教师可以据此来调整自己教学和管理的思路。
  总之,大规模地使用网络化信息平台一定会改变学校的存在方式,正因为如此,学校管理者应以更高远的视野来审视现行的管理方式,着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的有机融合,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模式,真正迈向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上一篇:企业管理进校园,学校管理精细化
下一篇:学校管理人员听课评课的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