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有感觉的绘画感官,培养懂得摄取和释放感觉的心灵,从传统的绘画艺术中可以探寻到内在的情感和精神的宝贵。在当代的美术教育中将“涵养感觉”的观念优先,造就具有完善人格的社会性和艺术性的人才。
【关键词】美术教育 涵养感觉 技法 艺术精神
【Abstract】The purpose of art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a sense of the painting senses, training uptake and release of sense to understand the mind, from the traditional art of painting can explore the inner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valuable in contemporary art education will be “conserve feel”the concept of priority, to create a complete personality of social and artistic talent.
【Key words】Art education Sense conservation Painting Techniques Art spirit
“艺术学科与别的学科不同,英文数学等须用智力而记忆理解,图画音乐则须用眼和耳的感觉而摄受。艺术必须通过感觉而诉于吾人的心,故学习艺术科必先涵养其感觉,使之明敏而能摄受艺术。”[1]这是丰子恺先生在1931年的一篇名为《为中学生谈艺术科学习法》中提到的。对于艺术和艺术教育,所要得到的是对于美的爱惜与共鸣。修养人的感情,让人类拥有聪慧的大脑,富有同情的心和发现的眼睛,以及认识、鉴赏与感受美的能力。这些不仅仅对于艺术家,同样对于社会中每一个人和人类的进步都是非常宝贵的。
一、“涵养感觉”的美术教育观念
培养有感觉的绘画感官,懂得摄取和释放感觉的心灵,使之“感觉明敏而能摄受美与艺术”,在此基础上磨练“耐劳苦而得”的技法与功夫,正所谓“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1]这才应该是美术教育的本质。老一辈的艺术家是非常注重绘画情境和美感的培养的,中国古代画家作画时要焚香默坐,涵养精神,西方画家注重观察入手,求得美的感受,表达真情实感,中西绘画皆是如此。
美术作品的创作有赖于熟练的技法和技巧,技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要注重依据不同的感受来创造。感人的画面是要孕育于丰厚的修养与独特的感悟中,从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创造出表达这种感受的独特技法。美术教育的成果不应该是技法千篇一律的画面和形式雷同的作品。正所谓一画之法:即表达自己感受的画法,每次不同的技法,需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有感于小孩子画画时无拘无束、无所顾忌的状态,轻松自如,与生俱来,线条、色彩、构图自然天成,幸福与满足的表情溢于脸上,那些自然流露的强烈的美感触及内心,真正是无法胜有法;可见人的天性中是拥有明敏的感觉的,只是后天的习惯忽略了对感觉的磨练,而使之变得麻木了。又有感于大师技法成熟的作品中找寻到天成自然的美感,独特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技法其实给了感觉更充实的表达机会,理智的思维让天赋的感官得以有序的发挥,这又是有法胜无法吧!
在中国,学习绘画、参加高考一直到进入高校学习美术专业,素描、色彩等基础学科是训练造型和培养色彩感觉的基础课程,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是传统的甚或单一的写实主义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中尤其要具备科学性和系统性。在这些课程中,应“屏除思虑,平心静气地摄受形色声音的感觉”,享用“通过明净的感觉而尝到艺术的美”,[1]不应让程式化的技法和规则像教课书般摆放在无从下手的学生们面前,将学生引入程式化的角落。美术教育是要在学生的大脑中打开一扇能够透进阳光的天窗,个性的思维和美的感受力能够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而又协调的飞翔。
为了达到涵养感觉的目的,我们常常要求美术专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要有责任心,这种责任心要求他们既要认真地研究专业的技法,同时又不能只把兴趣放在眼前的绘画上,还应旁及其他领域,必须对于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版画、甚至音乐、舞蹈、电影、戏剧、文学、诗歌等有关的领域进行探知,对社会生活要有广泛的理解,对艺术要有丰富的情感。哪怕是在一堂简单的素描写生课上,我们也要不停地提醒:“对物写生,要懂得神字。懂得神字,即能懂得形字,亦即能懂得情字。神与情,画中之灵魂也,得之则活”。[2]在美术教育的活动中技法变得容易起来,而对绘画的观念、理解,对世界和事物的观察与感受,却要在这种磨砺中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二、中国传统绘画“意在笔先”,“迁想妙得”的艺术精神。
学习绘画兴许是从一支铅笔和一根线条开始的,但是这支笔和这根线条所能带出的是什么却往往在学画多年之后才有“一知半解”,但人与画、意与画的交流却应在学习绘画之前就应有的,精神的交流往往超出了艺术作品的真实存在。
在中国绘画中“意”是根本。中国绘画之“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3]其中气韵生动是各要素的复合,在创作上是极致或止境;在品评绘画作品时,气韵生动是最高原则。气韵生动和涵养感觉在这里其实是相通的。中国古代人物画家重以形写神,笔墨技艺高妙,形之感觉跃然纸上,不拘泥于表面的形似,重在表达人物的内在精神,如吴道子的“吴带当风”,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曹不兴的“曹衣出水”等;山水画家重以视写神,从构图的严密即经营位置着手来获得气韵,绘画创作首先要深入客观实际,获得感受,予以反映,正如王维所说:“凡山水画,意在笔先”。诚如“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画中之形色,孕育于自然之形色;然画中之形色,又非自然之形色。画中之理法,孕育于自然之理法;然自然之理法,又非画中之理法也。因画为心源之文,有别于自然之文也。[2]气韵由笔墨而生,笔墨技法是建立在获得神韵即绘画感受与精神的基础上的。
在古代中国,各个时期和不同生活阶段与层次的人们习惯于将感情与尊严、态度与梦想、精神与自由寄托于某种象征物,比如梅、兰、竹、菊称之为“四君子”,用来比拟人格的崇高与庄严的情操,在绘画中常青的松树象征长寿、高洁;托着莲蓬,花瓣里透着丝丝粉红,亭亭玉立于污泥中的莲花,象征着品德高尚,精神洁净。如诗中所说:
浊水污泥出清莲,婷婷骨身警玉盘。
清香润物香默默,若心济时心拳拳。
不争群芳阳春暖,巧避九天霜秋寒。
多情化做藕中丝,纵被分抉犹连牵。
诗意是赞美莲花的品格,赞美人像莲花一样品行高洁。这诗意犹如一幅完美的画面,而一幅莲花图也往往寓意着这样的诗情,不仅仅是在欣赏美丽的景致,而是有着高深的精神层次,意境悠长,绘画在中国不仅仅只是视觉享受的物品,更大程度上是精神与道德价值观的展示。对于世间万物需要用心听,用心看,用心体会,在艺术的每一个细节中,都充满了意义和讲述。正所谓“意在笔先,迁想而妙得也”。
为现实所困惑同时受儒、道等哲学思想影响的中国古代艺术家将情感融入自然,作品中将画家“逍遥”的理想人格及对人生生死的反思融入其真实的自然中,以自然景物为寄托来抒发或宣泄情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用山、水比仁、智;或见荀子以水来比“德”、“义”、“道”、“勇”、“志”,通过比拟,使得自然现象与伦理特性通过理智的确定认识,来创造出情感上的关系,比如山与人的稳定、可靠、巨大功绩、坚实品格;水与人的活泼、快乐、无穷智慧、流动感情,[4]等等。“迁想妙得”而“中得心源”,中国古代画家对艺术精神的追求是执着与忠诚的,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非得于技法,而得之于画家心灵深处的创获。[2]
三、东西美术皆论“涵养感觉”
丰子恺先生说:“学艺术必先涵养其感觉”,潘天寿先生曾说:“画事须有天资、功力、学养、品德四者兼备,”正所谓“做人之道,亦治学作画之道”。西方常认为中国人注重传统,在当代艺术教育中无论音乐、诗歌还是美术,都一成不变地传承保留,即使是发展变化也都发生在一定的范畴内,传统中严格的规范和技法,使许多艺术形式得以存在,因而保留了古老的东西。我们的传统艺术教学讲究传移模写,重对艺术遗产的借鉴、继承与发扬,主要方法为临仿与摹写,即“师古人,师造化”。古代艺术家高深的技法和行为规范往往成为后代艺术家的范本,他们艺术作品中的精神气息也成为后代艺术家学习的内容。中国的传统艺术教育,是须先懂得古人,亦懂得自然,然后舍得自然,舍得古人,方能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这正是一个涵养精神的过程。中国的传统乐器、传统绘画、书法、工艺等皆如此。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吧!相对于西方的当代艺术教育,以轻松自由个性化的艺术表现为目的,认为美术教育应该为表现学生的创造力服务,以切入感受为主,尽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主张创意的练习,融入技法与传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享受艺术的美妙,这与我们获得艺术自由的角度不同。东西方艺术教育的区别似乎是技法加感受同感受加技法的细微差别。我们当代的中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古典大师的传世作品入手,先学习传统的笔法墨法,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未改变过,中国画的教学是直接将传统纳入涵养感觉的过程中的。其它的课程也是如此,就算是源自西方的油画,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也是要将东西方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而形成一种新的艺术个性。
无论怎样,艺术的目的是一样的,最终就是要获得美妙而动人的艺术作品。正如潘天寿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的:中国唐宋以后之绘画,先临仿,次创作,创作中,间以写生。西方绘画是先写生,次创作,创作中,亦间以临仿。临仿,即所谓师古人之迹以资笔墨之妙也。写生,即所谓师造化以资形色之似是也。创作,则陶�“师古人,师造化”二者,再出诸作家之心源,非临仿,亦非写生也。其研习之过程,不论中西,可谓全相同而不相背,惟先后轻重间,略有参差出入耳。中国绘画讲究人画合一,将精神融入景物然后将景物移入画中,画中之物乃精神化的景物,与现实有所不同;西画中更讲究视觉形、色、空间等的真实直接感受,直接的感官化语言在真实与纯艺术语言中寻找交流与共鸣。西方的艺术理论中讲到“感情移入”,即对于美的自然或艺术品,能将自己的感情移入于其中,与之产生共鸣,由此经验到美的滋味,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迁想妙得”,是指画家的作品得之于心灵深处的创获。美术教育也应该是以此为目标而进行的。
在当代,素质教育是我们的理念,美术教育应该更为人性化、社会化,既不要厚古薄今,也不能将古典文化置之不理,无论怎样都会阻碍艺术和人的发展,要着意于审美能力和感受力的培养,突出个性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造就具有完善人格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丰子恺.艺术趣味[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110~113
2 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86、37、40
3 温肇桐.古画品录解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16
4 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30~231
5 丰子恺.艺术与人生[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6 林西莉.古琴[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