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化学课堂,结合化学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只是简单传授知识,只是一味地强调如何将试题做正确,如何提高化学成绩,如何考上理想的大学等等。这些学生都已经厌烦了,导致化学课堂了无生趣,完全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加上随着年级的升高,化学知识点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大,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化学课堂上教会学生知识,提高化学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借助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生活中有太多的化学现象,如:女士使用的口红中有油、蜂蜡、二氧化钛和染料。染料由两种化学物质组成,一种是荧光素,一种是溴。炸油条的生面里预先揉进了食碱和明矾。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东西,而且,这些物质的构成都和化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化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找到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时,由于学生对金属比较熟悉,所以在授课时,我让学生说说身边有哪些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并说出是由哪种金属制成的,如:铝合金锅、镍合金门窗、司母戊鼎青铜器、轴承等等,学生纷纷列举了许多金属制品。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合金的概念以及合金的性质,了解常见的合金的主要组成、机械性能和用途,因此,我让学生总结了这些金属制品的性质和特点,为什么要用这些材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在熟悉的环境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对于长期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师,因此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比较弱,所以,化学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硫酸、硝酸和氨”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授课时,我选择了用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借助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硫酸、硝酸和氨”的性质,让学生在形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如:硫酸具有吸收性和脱水性,两个有什么区别吗?在演示铜与浓硫酸反应时,让学生总结出该反应需要什么条件,并试着写出化学方程式。学生在观察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由于课堂一改往常单纯的教师、黑板、学生三点一线的模式,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让学生在分析实现现象、写出相应化学式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愿意在化学世界里找寻乐趣。
化学是一门科学性学科,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化学的兴趣点,使学生愿意学,愿意在化学的世界里探索,充分发挥化学课堂的优势,让化学学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