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美体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高中论文 >> 高中音美体 >> 浏览论文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6年01月26日
艺术有“可遇不可求”;“妙手偶得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说。而艺术教学有“技术好教,艺术不好教;理性可教,感觉不可教”之意。艺术难,艺术教育更难,两难加在一起难以想象!通常理解艺术就是技术,从根本

艺术有“可遇不可求”;“妙手偶得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之说。而艺术教学有“技术好教,艺术不好教;理性可教,感觉不可教”之意。艺术难,艺术教育更难,两难加在一起难以想象!通常理解艺术就是技术,从根本上讲是不懂艺术规律造成的;放弃学生素质的提高,注重短期效益,简单从事,这是不懂艺术教学的表现。

  艺术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重点是训练感觉。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建立在观察能力的高低和深入程度上的,观察多少就能画多少或者欣赏多少,因此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美术素质教育的核心。感觉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直觉训练的层面上。感觉是直觉和心理共同作用的产物,心灵和感觉挂钩,艺术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如果说感觉培养是美术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对于感觉和心理的理解力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就是美术素质教育核心的核心。
  一、感觉培养的心理结构
  感觉是第一性的,但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好地感觉它”。“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而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有良好天赋,必须加上后天的严格训练,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基础训练的第一关就是训练头脑,也就是把感觉到的东西放在理性上进行思考,这叫“练心”。美术技能的培养,伴随感觉的心理变化也同时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变化。具体是:尝试期、研究期、表现期、再尝试期。它也沿着螺旋上升的规律发展。教学经历的过程是由表及里逐渐加工形象的过程,最后达到随意表现的境界。学生在技法训练逐渐熟练的时候就会有退步的现象,必须有新的尝试期,重新开始再经过研究期,到达表现期。
  二、感觉培养的整体规律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里提到的“格式塔”心理、“完形”的概念,就是指形体的整体感觉理论。他说“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的结构,就永远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失去对整体的控制,大师也好,初学者也罢,结局只能是以失败告终。
  整体难于把握的原因在于:作画必须从局部开始落笔,在注意局部细节的同时很难考虑到整体,不经过训练是不可能在从事局部工作的时候以大局为重的。通过感觉训练可以提高心理同时注意力,同时注意到多种造型因素。思维训练的内容:(1)概括;(2)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3)充分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逐渐提高感觉的整体把握能力。通过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感觉的敏锐性。
  三、感觉培养中的美术语言
  美术语言在感觉物象结构中体现。结构的概念:一方面指物体解剖结构另一方而指物象的形体结构。形体结构我把它解释为特殊形状的体积。“特殊”包含着形体特定的穿插连接关系;包含着物体内在和外在共同形态的总体感觉。美术语言水平的提高分四个阶段,是学画水平逐渐提高的过程。第一阶段:一条线散步;第二阶段:两条线法;第三阶段:结构线法;第四阶段:整体变形法。这四阶段中进入第二阶段后,开始了写实的进程,很容易走向模仿表面东西的邪路,以从对象抄袭一大堆东西为荣,津津乐道,那就玩完了。应该引导学生重视结构,表面的东西必须和内在的东西结合起来理解和画,这对准确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四、感觉培养的高效教学模式
  感觉与心智认知规律规定了我们的教学模式,必须从作品感觉出发,通过基本的心智认知,从中悟出作品内涵。简单地说就是作品的某些地方打动了你。打动你的因素越多感悟越深入。因此看来鉴赏也好,创作也好,都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多路径的过程。
  多路径地感悟作品,也就是感悟作品的多个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评价作品了,就像我们评价刚认识的某人一样,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那么“日久见人心”的提示,让我们认识到作品的评价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作品的评价基础上,内心深深触动了,这时需要的就是“出手”,而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创作的冲动产生了。经过最初级的手舞足蹈,继而产生简单动手的愿望:形式和材料都可以简单化,需要的是表达,因此非专业班学生也有创作的愿望,我们应该用简单的材料和形式帮助他们实现心灵的梦想,这就是“作”的过程。美术学科教学中,只要抓住模式中关键“作”的环节,特别强调概念的具体化、形象化、活动链就能使教学紧扣学生心理认知和艺术审美实践的主线,使教学落到实处。
  五、感觉培养中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世界观、信念、抱负、需要、动机、态度、知、情、意、行,以及气质、个性性格特征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艺术风格取向,直接影响到艺术表现。经过长期修炼,形成“修养”,渗透到艺术的取材、主体、观察、体验、画法等方方面面。

上一篇:基于“微课”视域下的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