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空间”式教学关键就是要使学生进行有关的审美活动。其教学模式也是“教与学”的含义,即将教师的三维讲授和学生第四维的学习思考过程相互结合,以此达到美术鉴赏教学的良好效果,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美术上的空间概念有内外两层含义:形体结构的内容,称为内空间;形体存在的外部,称为外空间。在美术中,空间表现为多维性的层次,我们可以直观感受的形式是平面二次元空间和三度空间。“三度空间”也称之为“三维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空间的确定一般采用矢量,其方向互成九十度直角,矢量的多少即表示空间的“维”数。
爱因斯坦的学术中,在“三度空间”的基础上加上了时间,就成为我们并不熟知的“四度空间”即“四维空间”。比如我们看见一盆美丽的花,而它要成为一盆花,首先就要从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整个过程所占据的空间,就是一个流动的空间。这个流动的空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维空间”。那这四维的空间概念跟新课程下的美术鉴赏教学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以下我们所要谈及的内容。
一、美术教学形式从传统到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着一种普遍的,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姑且把它称为“割裂式”欣赏教学。这种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将中、外美术欣赏划分了界线。如果说时间概念上的历史是“长”,空间概念上的各民族各国家是“宽”,那就构成了美术教学上所熟悉的二度空间。但这种传统形式一般都习惯式的采用“愉悦式”或“灌输式”的欣赏教学,这相当不利于学生审美思想和情感的培养。在不断的美术课程改革。
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 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 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在美术创造活动中只有强调个性的表现,提倡独出心裁,才可能促使学生产生创造力和探索欲望。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在美术创造活动中只有强调个性的表现,提倡独出心裁,才可能促使学生产生创造力和探索欲望。
三、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
曾在上海举办“法国250年绘画作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通过一定阶段的素描训练,使学生能够由三度空间的注视中把握形体,系统的去研究,运用艺术的手段对自然物象进行改造,变形,重组,使其转换为一种新的造型实在,它会把我们的素描基本功训练提高到以自然为前提的具体与抽象,再现与表现,感情与理性相结合的高度,让学生的选择,感觉,判断,直觉都参与到素描训练中,使在画面中发生的,不只是视觉表象的记录,它还应当传达出其对内在真实的揭示和一种新的艺术生命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