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美体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高中论文 >> 高中音美体 >> 浏览论文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5年04月08日
摘要: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以及乐器演奏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教育机构及教师方面看,受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学校普遍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家长和学生对音乐

摘要: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以及乐器演奏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教育机构及教师方面看,受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学校普遍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家长和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只是副科,从而对音乐课程不重视、不关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关键词:高中音乐 教学音乐素养
  音乐是通过歌唱、演奏等表现方式,反映生活与大自然的手段和方式,是人内心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下,音乐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版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学生全面、均衡、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以“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为目标,可见,音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因为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关系着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优劣,同时影响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充分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本文中笔者试从音乐素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现阶段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缺陷、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等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音乐素养学习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以及乐器演奏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是人们抒发情感、放松身心、拓展思维、增进身心健康的好方法。对于正处青春期、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良好的音乐素养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则更有利,提高音乐素养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更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遨游,尽情释放,健康成长。
  二、现阶段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缺陷
  (一)从教育机构及教师方面看,学校普遍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而我国现行的高考体制将音乐课程排除在外,学校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导致教师和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教师而言,每节课程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太短,而课程要求上又有许多的教学任务要完成,或者只是注重对单种乐器演奏能力的训练,没有充分的时间展开对学生音乐素养方面的重点培养,如此教学会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成为被动的接受技能,而对音乐内涵无法领会,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压力增加,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受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家长和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只是副科,从而对音乐课程不重视、不关心。大多数父母为孩子报音乐辅导班也只是想学习一门乐器,希望孩子多一项特长而不关心孩子是否有兴趣,对于能否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则不关心或者是根本没有意识。然而对于有兴趣真正喜欢音乐的学生来讲,也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艺校或者仅仅是喜欢流行音乐,大部分学生的音乐的文化内涵及背景的认识、欣赏能力较差。
  三、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作为音乐学习及音乐教育的基石,因此对于中学生音乐素养的教育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音乐素养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中学生学习音乐素养的兴趣,提高积极性
  音乐鉴赏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音乐素养,教师要以学生喜欢的音乐形式为重点,拓宽音乐学习思路,讲述与音乐有关的名人轶事、典故等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兴趣,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的现象。
  (二) 音乐素养的提高关键在审美意识的提高
  著名雕塑家说过:“我们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音乐素养的提高本质在音乐审美意识的提高,而学生的审美意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能力培养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站在导演的地位上,引导学生投入到欣赏、表演、创作的多角色活动中。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摆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根据中学生对音乐追求的不同需求和现有多元化教学内容去实施教学规划。任何教学都不能脱离实践活动音乐素养的培养更是和实践紧密相连的,要让学生在吹拉弹唱的练习中掌握音乐学习的技能,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不同表现的比较、分析、归纳才能与音乐的理论学习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三) 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区别对待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自身条件的参差不齐,高中之前接受的音乐教育基础不同,导致对音乐的认知也不尽相同,但是教师的音乐素养教育却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创作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而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不同学生的音乐才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时空,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发挥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老师的教学当中,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提高,享受音乐的快乐。
  (四) 发展探索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在高中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教学中,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设计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搭建创新探索平台,激发学习的创新能力。例如,旧曲新词,让学生对以往的歌曲、名曲甚至是流行歌曲填写自己创作的词,创作音乐剧,自导、自演等课堂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创作。
  音乐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文化成就,而高中阶段音乐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学习与培养不仅是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它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关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音乐素养的培养,是中学生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的关键,是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有效途径,音乐素养的培养对提高中学生素质,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尹新荣.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5,(01).
  [2]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晓智.音乐欣赏课的双向对话交流法[J].中国音乐教育,2000,(11).
  [4]尹新荣.释义学理论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J].齐鲁艺苑,2007,(03

上一篇: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下一篇:高中音乐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