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高中论文 >> 高中语文 >> 浏览论文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6年01月16日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文章从以教材为例、以学生为本两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新能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文章从以教材为例、以学生为本两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
  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以教材为例,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尤其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高中学生还未进入直接创造的黄金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的创造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如《石钟山记》中苏东坡黑夜驾舟寻访石钟山,大胆否定前人假说,探访自己认为的石钟山命名原因;《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所反映出的守旧必死,创新求活的观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是以语文为载体的学生的人生导师。
  二、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1.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课堂上始终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太放任,也不过于严肃,形成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如教学《项链》一课,要求学生自己课下阅读文章,画出“玛蒂尔德”的命运曲线,并说明为什么这么画?上课后,学生争先恐后到黑板上来画,相互修改、积极发言、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画出的曲线不仅符合教学要求,而且有许多的讲解让人惊喜。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个性的发展往往蕴涵创造力的幼芽和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必然不可忽视其个性特征。传统的教育教学把极富个性特征的学生塑造成了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学生,而未来社会各条战线上要求的人才是具有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的个性化的人才,而不是“模子式”的人,所以语文教学中必须摒弃“一言堂”“唯师独尊”“唯书独尊”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充分相信学生,并鼓励其自发行为,使学生在我们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表现自我。对学生好奇、求知、探索的欲望,教师要给予极大地扶持、鼓励,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3.鼓励质疑,允许有错,让学生不仅想创新,而且敢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教师与权威的不同见解。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为了鼓励创新,让学生敢于创新,允许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错误。在教学《药》时,为了领悟小说主题,在理出明暗线的双线结构后,我提问为什么要以华老栓买“药”为明线,夏瑜就义为暗线?有一位学生回答:为了更突出革命者的悲哀。这一看法不无道理,但更准确的应该是明写老栓买“药”突出了群众的愚昧,而且让人看到因群众的愚昧给革命者带来的悲哀,从而达到作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写作意图。当时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文章,让他在分析中认识错误。这样做,不仅使他从错误中学习,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后仍敢于发表见解。
  4.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大胆想象。发现、发明和创新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去探究问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归纳、类比、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大胆想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教师应当十分珍惜、爱护、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时,教师不必忙于自己去解答,而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这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提出问题的个别学生,还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勇于大胆想象,喜爱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并在这种良好环境中逐步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策略初探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