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军 我们的阅读教学形成了一个相当封闭的教学体系。有人称之为小阅读。所谓小阅读,就是课堂中营造出来的、与实际阅读有一定距离的阅读。表面上看,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专项训练,但它是被剥离出来的、与生活中的大阅读迥异的。而新课标,是想把“小阅读”和“大阅读”打通。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他的阅读习惯、阅读品质、阅读价值取向、乃至阅读中带有个人色彩的喜好,是很丰富很立体的,这些东西一到了我们课堂上就被抽掉了。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培养不出真正的读书人,我们培养的是“阅读的机器”。这个问题很隐蔽,但很严重。
徐志伟 阅读是一种活泼流转的生命活动。它是激活,语言积累的激活,情感积累的激活,思维积累的激活;它是对话,人和自然的对话,人和社会的对话,今人和古人的对话,自我和本我的对话,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的对话。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给“阅读” 下的定义是:“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这可以说代表了现代的阅读理念。通过阅读进行生命的碰撞、交流和沟通,才能把僵死的文本变成生命之流,变成文化血脉。晓彬,你听课多,谈谈你的感受。
徐晓彬 怎么说呢,在使用旧大纲、旧教材的时候,阅读课清晰而刻板的不少,现在使用新课标、新教材了,亲切而朦胧的又太多。听过一节《女娲造人》,先让学生看图片、读名言、分小组想像,15分钟之后,老师说“请打开课本,找出作者想像精彩之处,谈谈感受”,又15分钟之后,进行想像预测训练:“27亿年之后,地球爆炸,人类会怎样?”要知道,接触课文仅15分钟。如此上语文课还非得语文教师吗?
语文课堂“卡拉化”,课堂讨论“形式化”的实质,是母语教育的迷失,是语文本体的沦丧。
曹勇军 在天花乱坠的“一言堂”、表面热闹的“满堂问”、架空分析的“解剖课”和鸡零狗碎的“解题术”还很有市场的今天,阅读教学应该倡导“智慧阅读”。“智慧阅读”并不排斥技术和分析,但更强调解读阐释的多元化,强调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徐志伟 解读革命迫在眉睫。途径有两个,一是“纵植”,一是“横移”。许多传统阅读方法,比如涵泳法、吟唱法、评点法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方法。诗话、词话、文论、画论中,隐藏着古色古香的解读理论,可以把这些阅读理论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是所谓的“纵植”。其次,就是大量的西方文艺理论,诸如精神分析学批评、现象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释学批评等,尽管只是“片面的深刻”,但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都有助于打开思维的空间,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拿来”运用到教学当中呢?这是所谓的“横移”。
“纵植”传统阅读理论,“横移”西方批评方法,融通整合,就能构建出崭新的文本解读理念范式。
曹勇军 学生的认知存在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单篇研读往往流于同一平面上的解读,为滋生各种形式主义提供了土壤,难以达到立体的、纵深的突破。如果能尝试着重组教材,进行专题式探究性学习,势必能将学生的解读能力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徐志伟 不妨以新诗教学为例来谈“重组教材”。如以余光中的《论意象》为理论核心,结合炽热奔放的《炉中煤》、激情绝望的《死水》、忧伤朦胧的《雨巷》、焦灼伤痛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新诗,构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古典诗歌和新诗的异同专题”;以闻一多的“新诗三美”(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理论为核心,结合《发现》、《死水》、《再别康桥》、《三门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新诗,构成“现代格律诗专题”;以郭沫若的《论诗三札》为理论核心,结合《晨安》、《大堰河,我的保姆》、《麦地》等新诗,构成“现代自由诗专题”;最后以艾青的《诗论》为理论核心,结合其“光明系列”作品,探寻2O世纪新诗探索史,构成“艾青专题” 。这样重组教材,学生学习起来灵活而不机械、有机而不孤立,想必在人文素养的培育方面会收获颇丰。
徐晓彬 智慧阅读,还必须认识母语的特点。我们母语背后精神的东西特别多,特别丰厚。不需要外在的分析方式,就能深入文本背后,“以心证心”,心心相印。中国语言文字具有音、形、义凝定统一的特点,对以此为载体的作品的解读应该是一种多维、立体的解读。适当地把“涵泳讽诵”这一传统解读、欣赏的方法运用于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徐志伟 和单纯的泛读相比,“涵泳讽诵”是开放所有的感官,做到眼观其文领略其视觉美、口诵其声领略其音韵美、心推其意领略其情理美,因此其审美体验是多维立体的。
遵循母语的特点,易于收到多维、立体的审美效果,也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全员参与性和自主灵活性。
敢让你的学生看看你的书房吗?
曹勇军 我想问一句:你敢让你的学生看看你的书房吗?让学生在面对你的藏书时产生一种敬畏、一种心灵上的震撼、精神上的冲动。我想许多教师可能不敢,因为家里只有几本教参,以及与教参有一点关系的书──参考书的参考书,但没有精神源头的书,没有阅读构建的文化背景。新课标下的“智慧阅读”,教师的阅读十分重要,是个前提。
徐志伟 特别欣赏三句话。
第一句是苏东坡的“腹有诗书气自华”。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对“文化人”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为文化所化之人”。很多教师本身就不是为中国传统文化、外国优秀文化所“化”出来的文化人,上课如何能由内而外地折射出人文气质、精神魅力呢?
第二句是“长袖善舞,多财善贾”。俞平伯在北大讲授古典诗词,分析“枯桑知海风,海水知天寒”句时说“知”就是“不知”。学生问根据何在,俞平伯不慌不忙连举6处,直到学生说“俞先生,你不要再写了,我信啦”才罢手。程千帆先生说“讲得好,不如问不倒” ,我们课堂教学中能否做到问而不倒呢?
第三句是“一招鲜,吃遍天”。很多教师也深知开卷有益,常常手不释卷。但由于没有找到阅读的支点、打通的关键,所以境界不高、收获不大。应该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强调吃透一本。李泽厚的根基在康德,贺麟的根基在黑格尔,朱光潜的根基在克罗齐。你再看章培恒、骆玉明的《中国文学史》、郭泉的《自由与文学》,其根基全在马克思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导言》。在我们的读书构建中有没有一根或数根关键性支柱呢?
徐晓彬 新课程标准提到,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觉得,能否当得起“最重要”这三个字,取决于教师是一方富矿还是贫矿。书卷气就是含金量。
若教师读书不求甚解,学生读书就难求正解。现在谈读书,既要谈厚积薄发,也要讲急学急用。
曹勇军 传统阅读中有很多很好的东西,比如《朱子读书法》,实际是中国阅读教学总结性的东西。我们的语言是意会性的,在这样的语言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是拥抱文本,与文本打成一片,全息接触,会背啊记啊,积累大量丰富的语言、材料,最后如出己口。
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如人意,一个问题值得警惕,我们的阅读教学多是从教育学心理学中套过来的,从具体学科中生发出来的东西少,从自己读书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东西少。阅读应从具体学科、具体文本中出发,不能仅仅靠教育学心理学的所谓理论来支撑。
读书就应该有大胸襟、大报负
曹勇军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打好学生的人文基础。如果没有用古今中外真正优秀的东西来打好他们的人文底子,就不可能培养出直立起来的、有中国气派世界眼光当代意识的人。
新课标后面有一个“推荐书目”,我想起鲁迅对必读书的态度。他说“必读书”我写不出来,建议青年人不读或少读中国书。他眼光是独到的。我也觉得这个年龄的学生确实应多读外国书。外国小说、诗歌中的青春、自然、人性、美、爱容易形成十七八岁的少年意气,理想主义情怀。中国文学太精致了。当然作为营养也要读。
徐志伟 我反对学生读《菜根谭》这一类书。它对中国人原始野性是磨损的、消解的、阉割的。鲁迅先生说,读这些书不只是“静”下来,还要“庸”,一个平庸的民族就是读这些东西读出来的,它们能使你成为奴性的人,把你脊梁骨拆掉。
曹勇军 过于强调“静”,内心失调。我常问学生:“读书干吗?”学生说读书是为了写好作文。不,读书是为了构建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年轻人要有“火气”,要“动”起来,天下兴亡,我有责任。阅读指导中要强调胸怀四方的大气、少年意气和舍我其谁的“正气”。
徐志伟 学生在读书的道路上应该树立一个精神的坐标,比如坚决捍卫“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拆下肋骨当火把”的顾准,“单身匹马,出来迎战”的马寅初,等等。我特别欣赏宋代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青年人读书就应该有这等大胸襟、大抱负。
徐晓彬 有一个故事,空海法师回日本,日本人问他:你在大唐这么多年,你来形容一下大唐。空海说:大唐像狮子,钢牙利齿,什么东西都吃得下。学生阅读就应该有这样的好胃口,什么东西都吃得下。
徐志伟 指导学生读什么书固然重要,但我觉得关注学生阅读的状态更重要。稍有阅读指导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痛心疾首地告诫“要读书啊”,往往换来学生的无动于衷;我们提倡多读“极乐型”(需要痛苦体验)的中外经典,他们往往喜欢“快乐型”(产生肤浅快感)的书籍;我们要求他们每次阅读后认真撰写读书笔记,他们往往抄个故事梗概就交上了事……,其实,阅读为什么就不能排除功利性、目的性,提倡以“游戏”的心理“随便翻翻”?为什么不能“倒嚼甘蔗”、“溯流而上”,从“非经典”到“泛经典”到“半经典”最后到“经典”?为什么不能尝试运用古色古香的评点批注法进行阅读,而一定要硬性规定写多少篇、多少字的读书笔记呢?……
徐晓彬 中国有句老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可见读书是有禁区,有禁忌的。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呢?我想阅读的免疫力只能从阅读中培养,总是喝“三十八层净化”的矿泉水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所以郑板桥说“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读书的视野要靠自己去打开,读书的疆域要靠自己去开拓。
曹勇军 有人认为流行的东西不值一提,我觉得阅读当下意义很大。从心理的构建上,一个人必须关注别人在阅读什么,社会在流行什么,这种关注是和当代的生存境况联系在一起的,是和自身的生命感受结合在一起的。阅读当下能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生命史、成长史。今天的流行也许就是明天的经典。刚才说过的像狮子一样的好胃口,一方面是要多吃,另一方面是消化能力要强。“我”不能丢掉,不仅要有“我”的野性锐气,更要有“我”的分析辨别。
李广喜欢出奇兵,李广利带兵中规中矩;蒙格马利步步为营,巴顿将军横扫千军,长驱直人;北人厚重,南人聪明,……学生阅读也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立人”为先,强其脾胃,重视经典,不忘当下,就能从课本中解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推向更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