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高中论文 >> 高中语文 >> 浏览论文

高中语文课本剧运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4年09月04日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启动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服务,为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但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总会遇到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启动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服务,为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但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总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是不太深刻;对文中出现的语言不会加以运用。课余,班中一些平时比较好学的学生有时也问我: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课?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一些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优异,可一到使用语文知识技能的实际场合就束手无策。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语文教学既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又要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能力和水平,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获取更大的素质提升,享受文学的艺术魅力。笔者认为,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编演课本剧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欲与成功欲。
        一、课本剧的教学功能
        《高中语文新课改改革纲要》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其实质是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终生的发展。而课本剧这种简单的形式是师生以语文教材中的有关课文,特别是教材中所选的中外戏剧剧本等为内容,在课堂表演故事情节、小品或小型话剧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能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又是三件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在陶先生的教学思想中“做”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做的最好表现形式就是表演课本剧,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探究欲,还能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编排课本剧的步骤和要求
        1、认真学习“剧本”揣摩“角色”。要演好课本剧,就必须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了解,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其知背景、熟内容、明主题、识性格,细心揣摩人物高度个性化、富于动作性和丰富潜台词的语言,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同时可以发动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资料,多媒体资源等,让学生容易把握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性格。为后一步的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
        2、矛盾冲突前台化。写戏须先找矛盾冲突,矛盾越尖锐,才越有戏。戏剧不是平板的叙述,而是随时可能发生矛盾、碰出火花来,令人心动,在最后才解决矛盾。“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因此,改编小说为课本剧的关键就是抓住作品中人物间的最集中、最尖锐的矛盾,围绕矛盾展开剧情。在众多矛盾焦点中,要使主要矛盾凸现出来,走向前台。受教室舞台和学生为主体观众的制约,入戏的冲突很重要,一般要求从危机开场,要一下子跳到最紧张的斗争中去。对于过去有关情节只作回叙成分融入到剧情当前发展中。在舞台上,以现在为主,过去为次,过去只起推动现在剧情的作用。
比如改编《祝福》时,从许许多多的矛盾中,应该选择矛盾最集中的——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作为切入点:
        鲁四老爷(高声)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疑惑)四老爷和谁生气呢?
鲁四老爷(低头冷冷地)祥林嫂,这个东西。死啦。
        我(脸变色)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
        鲁四老爷(漠不关心地)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在此基础上再依照小说本身的结构采用倒叙式改写;从祥林嫂初到鲁镇到被婆婆抓回,祥林嫂再到鲁镇的进程来组织内容。这样把最尖锐的冲突最直接的暴露在观众面前。为了表演的需要,可以对矛盾冲突做艺术性的夸大,只表现其中最有趣的因素,删去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3、提炼台词,生动演绎。课本剧的表演主要靠演员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因此,在编排剧本时,就必须根据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认真提炼和揣摩每个演员的个性化台词,设计每个演员的动作。如《雷雨》第四幕的编排,周朴园的语言和动作就应当显得冷酷、虚伪、残忍、傲慢,鲁侍萍的语言和动作就应当显得善良、坚强,繁漪就应该是傲慢、大方、内心苦痛等。还有人物的矛盾冲突,进而在其他人表演的同时其他人的表情、神态。还是这一幕当繁漪指责周萍的时候,四凤、周朴园、周冲等每个人的表情、动作、神态等。
        4、选配音乐,制作道具。恰当的背景音乐和道具能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但是选配音乐能更好地突出情节,更好地表现矛盾冲突。如编演《茶馆》时,在开始设置了京味十足的京韵大鼓的背景音乐及茶馆嘈杂的说话声吆喝声等,准备了小桌、藤椅、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等道具,准备或自制了符合那个时代的演员的长袍、瓜皮帽、长辫等服饰,这样能使课本剧有声有色,把观众带到那个特定的环境之中。
        5、排练揣摩,演出到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准备好后老师要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各个角度给予点评,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角色,把握到位。
        6、赏析提升,把握到位。当学生排练一段时间后,让学生静下心来重新揣摩课本,翻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课本课外内容,完善角色,把没一个角色演出到位。
        三、课本剧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编演课本剧是一个需要时间、需要经历更需要热情的活动,但是编演课本剧更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于他们的成长百利无一害。
        1、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愈来愈强,他们希望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独立地解决问题,不愿轻信别人的结论,不愿盲从,爱评论和争论,倘能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
        2、自强心理、成就心理也十分突出,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征服欲,“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倘能挖掘新奇的东西,必将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索心理和猎奇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3、高中学生的显示欲也很强,他们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他们迫切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表现自我,他们常对活动充满热情。
        课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陶醉,笔者和学生一起改编课本剧,演出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它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受和思考,不过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高中语文读本的应用
下一篇:高中语文个性化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