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其他论文 >> 教育管理 >> 浏览论文

学校管理从“师者之师”的师德管理开始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未知    日期:2015年06月10日
  近年来,媒体频繁曝出有关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的道德失范,部分教师的师德败坏事件,引发了人们关于师德问题的热议。从“杀无赦校长”到“下跪校长”“带学生开房的校长”,再到体罚学生、有偿家教、向家长学生索

  近年来,媒体频繁曝出有关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的道德失范,部分教师的师德败坏事件,引发了人们关于师德问题的热议。从“杀无赦校长”到“下跪校长”“带学生开房的校长”,再到体罚学生、有偿家教、向家长学生索要财物的老师,一系列拷问师德的案例也在拷问着现行学校管理实践中的伦理价值观。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逐步打破教师铁饭碗,实行五年一注册制度。在全社会都在关注师德建设的今天,关注学校管理者的师德培训理应成为师德建设的新视角。

  一、学校管理者与师德培训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管理干部在入职前大多要经过相应的任职资格培训,有些地方还会开展任职后的岗位培训。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学校管理者通过培训可以了解管理岗位“应知”“应会”的内容,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而有关师德内容的培训一般局限在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和师德先进个人的专题报告等,很少能够引入一些先进的思想理论引发管理者对于管理实践中伦理价值的深层次思考,引起教育者对自身管理实践的反思。
  二、师德培训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师德建设问题提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今后教育改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三、学校管理者师德培训的设计及应用
  (一)道德领导理论的引介――依靠道德领导力去影响教师
  道德领导思想的代表人物托马斯・J・萨乔万尼在《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一书中指出,道德领导是“领导者借助专业的和道德的权威,在帮助教师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将学校从一个组织转变为一个共同体,从而最终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过程”“道德领导是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因此,学校领导者既要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借以影响教职员工对学校的义务与责任,同时还要依靠道德权威的作用对教职员工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从而引领全体成员为建立道德共同体而贡献。
  (二)管理伦理案例的反思――探寻学校管理活动的价值取向
  教育管理的教育性决定它不可能没有基本的价值立场和道德取向,决定了它不应当蜕变为纯粹的专业技术化和职能化的活动。因此,教育管理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不仅应该成为管理者的实践追求,更应该成为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反思道德――在反思性实践中完善道德修养
  教师的反思道德能够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促进教师实现生命的价值超越,为教师的行为设定伦理路标。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既要反思教学工作中的言行,又要反思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在反思性实践中完善道德修养。
  (四)教育生态的研究――营造和谐道德文化氛围
  学校作为一种履行特殊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的组织,应以人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教育生态,关注教育全面、均衡、优质、开放、可持续的发展。师德培训,应该引导学校管理者关注教育生态的研究,关注教育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应尝试进行教育生态的研究特别是学校内的教育生态研究,尊重师生的人格,注重师生的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师生潜能,维护其尊严,以教育生态的和谐为目标,在师生、生生、师师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中建立起共生共存的联系,有助于学校管理者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构建起伦理共同体。

上一篇: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具备的基本修养
下一篇: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