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其他论文 >> 教学研究 >> 浏览论文

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研究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2月25日
 据中国学习科学学会关于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意识较差,对学习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规律性、为什么要讲究科学学习方法、学生为什么是学习的主体等问题,或是认识肤浅,或是没有考虑过;学生对基本常规

 据中国学习科学学会关于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意识较差,对学习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规律性、为什么要讲究科学学习方法、学生为什么是学习的主体等问题,或是认识肤浅,或是没有考虑过;学生对基本常规的学习方法(预习、作业、复习等)没有很好掌握。而教师进行学习指导的意识相当淡薄,谈不上教法与学法改革同步进行,如果我们对这种情况置之不理,任其继续下去,仍然让大部分学生在求知的征途自己探索,以致事倍功半,对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从改变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开展有效地学习策略指导是很有意义的。

  学习策略一:怎样预习
  数学预习的要求
  1、 明确预习的目的
  ①为上课做好心理准备
  ②有利于牢固地掌握知识。“预习——上课——复习”是学习的三个环节
  ③培养自学的习惯和能力
  2、明确预习的基本过程
  预习的基本过程:阅读(粗读教材,查资料)——摘记(精读教材,划重点,做摘记)——质疑(提问不理解、不懂)——求解(查资料,做例题解决问题)
  3、明确预习的时间
  预习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将一节课内容的预习时间限制在20分钟之内,既可以提高阅读和学习速度,又对于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锻炼。
  4、明确预习的内容和任务
  a.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b.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先复习,后预习)
  c.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易后难)
  d.适当做预习笔记:将预习中自己已经理解的问题有条理地写下来;将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疑点、难点整理出来,以便向他人请教;记下在预习中自己对教材的重点的预测和估计;选择重点学科做预习笔记,笔记本上可适当留些空白处,以便上课时随时补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边看边写)
  e.尝试做课后练习:做一些预习练习,通过运用知识来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课后习题提前做,带着问题再听课)
  学习策略二:怎样做作业
  (一) 如何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1、 根据每天的课程表制订作业时间表
  2、 根据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科目完成作业,如最喜欢数学,应该把数学作业放在最后做,而不是最先做。
  3、 通过文理作业搭配来提高效率
  文理作业可以交叉进行,如:做完数学作业后,可以换做文科作业(背诵语文课文),然后再回头继续做生物作业,这样可以让大脑张弛有度,有利于调动大脑的灵敏性,避免大脑产生疲劳。
  4、 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做作业时要留出适当的休息时间,觉得累的时候停下来休息10分钟,走动一下,听听歌曲,吃点东西,再学习效果更佳。
  (二) 怎样提高作业效率
  1、给自己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克服拖延
  按照数学科的作业量和难度,确定大致需要的时间,督促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提高效率。
  2、确保一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有同学喜欢在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就问别人,这样其实不利于提高效率。建议有 不会做的题先跳过去,等基本做完全部作业后再一起请教别人。
  3、先复习,后做作业
  作业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先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再做作业,效率和正确率都会提高。
  (三) 怎样从题海中走出来
  1、处理好课本知识与课外习题的关系
  2、处理好基础题与难题的关系
  3、处理好“详”与“略”的关系
  基础题、典型题、常考题要详做,格式要规范,步骤要熟练化,结果要准确化;难题、偏题、怪题要略做,重点找思路,实在不符合自己水平的可不做。
  4、处理好分散学习与归纳总结的关系
  在做了大量习题后,要学会分类和归纳,自己“编织”一个有序的“知识网”,从中提炼经验。
  (四) 做作业“五部曲”
  ①准备:物质上拿好文具、练习册、书本;心理上进入“作业状态”;先复习做好知识准备。
  ②审题:先审题,再思考,理清解题思路,最后动笔演算,落到纸上的要规范、整洁。
  ③做题:下笔时运用的概念要明确,推理要清晰,数据准确,结构完整。
  ④检查:做完后自己检查,再次确认答案。
  ⑤改错:作业中常见的错误有审题失误、思考不全面、表达不准确、概念混淆、知识遗忘、计算粗心、看错、笔误等等,通过检查努力防止和纠正。
  学习策略三:怎样复习
  一、正确组织复习的主要条件:
  1、学习方法交替使用:
  阅读与尝试回忆法交替进行,可以提高记忆效果,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多,记忆的效果越好,这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可以使大脑处于积极的状态。
  2、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由于知识遗忘呈现出先慢后快的特点,新知识学习后要及时组织复习。合理分配具体的复习时间,一般来讲分散复习的效果要优于集中复习。复习分配的时间间隔以一天为效果最好。岗开始复习的时候,每次复习所花的时间可以多一些,间隔距离可以短一些,以后每次复习的时间可以短一些,时间间隔具体可以长一些,具体可以根据学习材料和性质和特点以及年龄特征来安排。
  3、 复习形式要多样化:
  为了提高记忆的效果和复习的效率,复习形式要多样化,如新旧材料的对比、视觉、听觉和运动觉等多种知觉系统的运用,以及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反复循环、系统归纳的复习形式要结合具体的复习内容综合使用。
  二、复习的作用:
  1、 及时复习可以增强记忆、加强理解。初步记忆后有无巩固性复习对记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2、 经常性开展复习有利于自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三、复习策略:
  1、 复习的三种类型:
  ①课后复习:对当天的学习内容重新学习一遍(再创造);
  ②单元复习:针对一个单元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整理。目的是寻找单元的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较大的背景下对知识有一个进一步的记忆和理解;
  ③期末总复习:针对一个学期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以形成系统的记忆和理解。
  2、 复习方法和策略:四程序复习法
  ①尝试回忆。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回想(再重现)一遍。如同牛羊把吃到胃里的食物再返回到口腔里细细加以咀嚼。这是一种自我检查,逼着自己进行思维活动。在尝试回忆时,最好先不要看书和笔记,还可以一边想一边把主要的内容写出来,这样尝试回忆的效果会更好。注意及时性,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在尚未进入遗忘状态之前在头脑里再现一遍。对于那些想不出来的学习内容,应该进行重点复习,这样强化了复习的针对性,也有助于及时查找书本材料和笔记整理。尝试回忆要概括课堂学习内容,是一个思维反省的过程。
  ②认真读书。这是在预习和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读书和思考相结合,不仅仅要逐字逐句,更要多想想在回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突出重点,把时间主要集中在回忆不起和印象模糊的基础上,可以边读边划,对课本中新的概念、名词和术语的解释可以写在书的眉间处,这样课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变成一本“辞典”。重在精读和熟读,对于关键的章节和定义定理等内容,甚至需要背诵。适当看一些参考书,要结合课本内容,先看教科书,围绕课堂学习内容去看参考书,做好读书笔记,把参考书的一些精彩部分和重点内容摘录在自己的复习笔记中。
  ③整理笔记。把预习、课堂学习和复习等过程中所记得笔记串联起来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成为一份经过加工提炼的复习资料,这是一个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要求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精炼,以及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使笔记成为自己学习和考试的得力助手。
  ④探索和发现。不能仅仅局限于重复课本内容,应该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有所发现。探索的根本办法是“质疑”,也就是不断提出问题,不仅要懂得“是什么”,更要懂得“为什么”。发现主要是寻找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能局限于老师和课本,应该主动发现新的意义和

上一篇:数学学习困难研究现状述评
下一篇:双主共学卓越课堂”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