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的教学通常安排在高二上学期,可以和《必修五》的教学交叉进行,也可以自成一体。说实话,学生对于这样密集的大容量文言文学习是很有畏难心理的。因为他们学过的文言文篇目并不多,很多文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都还不够。从《〈史记〉选读》的篇目来看,文章普遍比较长,知识点密集,难度较大;但故事性强,人物个性鲜明,兼具史学和文学双重的价值,很值得细细品味。假如只重视文言知识点,进行字词的串讲,这样课堂会比较枯燥。假如不扫除文言障碍,只谈文化,未免就脱离了文本,失去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立足学情,兼顾文字、文学、文化三者的统一。
在《〈史记〉选读》教学中,我作了思考和尝试。下面,以《李将军列传》为例来谈具体的做法。
一、 课例片断
师:“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是中国古代诗人纷纷赞颂、叹惋的悲剧英雄。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感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一生经历文帝、景帝、武帝三个朝代,神勇世人皆知,那为什么到六十多岁还不得封侯,最终还落了个自刭而死的悲惨结局呢?今天,我们就还原李广的经历,说说他到底该不该“封侯”。
生:李广是一个英雄,他一生驰骋沙场,“大小七十余战”,理应封侯。司马迁通过月下射石、勇射猛虎来写李广射艺高超,无人能及。他应该封侯。
生:李广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在上郡与匈奴的大部队遭遇,凭借着超人的勇气和智慧最终安然脱险。连汉文帝也赞叹他的勇猛,封个万户侯算不了什么。
师:那文帝为何不给他封侯?(学生讨论)
生:文帝说:“惜乎,子不遇时!”历史上文景之治时期,正是休养生息的阶段,可能李广英雄无用武之地吧。
生:我不同意。李广一生历经文、景、武三帝,汉朝到了武帝的时期大举发兵对匈奴作战,李广多次请战,却被拒绝。最后得以任用,却背上了“数奇”的不公正的评价,失去了正面与匈奴作战的机会,最终迷路,无功而返,面对朝廷的追责,愤而自杀。这完全是当权者一手制造的悲剧。
师: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读一读李广自杀前说的那番话,体会其中的感情。
师生齐读: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生:李广很悲愤,这段话说出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一生追求,也有对主将卫青的不满,最终他将失败归结为天意实在是无奈至极。
师:你读出了悲愤、渴望和无奈。你能试着将这些感情读出来吗?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生读)
师:很好,我注意到你重读了“广结发”、“今幸从”两个“而”、“岂非天哉”,“年六十余矣”“终不能”,语速缓慢,很好地表现了李广当时的沉重无奈怨愤之情。
师: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都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那么,李广的失败有没有他个人的原因呢?文本中有没有表现?(学生讨论)
生:李广这个人心胸比较狭隘,就因为霸陵尉不让他出城,他就找机会公报私仇杀了对方,这应该是李广性格中的一个缺陷。
生:李广的性格太过刚烈,他“讷口少言”不善言辞。同时世代为将的家世又让他骨子里有一种傲气,所以他宁可自杀也不愿面对刀笔吏的问责。这一点让我想起了项羽,这两个人在家世、性格等方面都有相似点。
师:说得真好。李广勇猛善射,但是又爱逞个人之勇,使自己和部队历险。李广廉洁爱士,宽缓不苛,但是又心胸狭隘。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再现了李广的人生。下面请大家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相关语段,再次思考“李广难封”的原因。
语段一: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语段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史记〈李将军列传〉》)
语段三: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孙子·行军篇》)
生:李广带兵比较随意。从好的方面讲,他廉洁爱士,宽缓不苛;但是另一方面恰恰说明他的军队缺乏纪律的约束。行军时没有阵型,宿营时不设哨卡,行政上缺乏必要的管理文书。这恐怕是他屡次带兵打仗却不能立功的根本原因。
生:李广曾经接受了梁王的封印,也导致他日后不被皇帝信任。
师: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都不是偶然的。李广虽然勇猛善射,在军中威望极高。但是,在带领一支部队整体作战的时候,光靠个人的威望和魅力是远远不够的。今天,在讨论“李广难封”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李广,在为他的个人魅力所折服的同时,也惋惜他个人的性格缺陷,痛惜他一生驰骋沙场却始终不得封侯。读史使人明智。希望我们能在历史这面镜子中照见自己,不断审视自己,提升自己。
二、 课例反思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说简单也简单,只要讲清文言知识点,带领学生疏通文意就好了;说困难也确实困难,既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还要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和人文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带着学生走进文本,由“言”而“文”,品“文”强“言”。关于这一点,我有以下体会:
1.设计一个主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现在的高中生普遍缺乏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情出发,变“讲堂”为“学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一个主问题。这个主问题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抓手,可以借助它来理清文章的思路;这个主问题又必须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结果,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文本,自主解决文言的障碍。李广“飞将军”的光辉形象和“终身不得封侯”的悲剧命运在司马迁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引发了后世诗人的赞颂和叹惋。那么,“李广难封”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主问题的提出能使学生自觉梳理文本,得出“英雄李广”和“悲剧李广”两个板块。再追问下去,探究悲剧的原因,从客观上讲要放到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了解用人制度的不公平;主观上要分析李广的性格缺陷,让学生能在历史中反观自我,有所收获。这样,整堂课有了一个鲜明而深刻的主题,完成了“文言”、“文学”、“文化”的三级跳。
2.补充相关背景资料
由于《〈史记〉选读》大部分选文受篇幅限制都是节选,《李将军列传》也不例外。在一定程度上因文本的断裂而影响学生的判断。但是,从教学的视角来看,文本的“损边掉角” 有可能是一笔丰富而宝贵的课程资源。因此,在类似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关背景,巧妙开发这种隐性的课程资源,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主动深入文本,自主探究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补充了李广曾接受梁王封印的语段,进一步了解李广在政治上缺乏起码的敏感度。又补充李广治军的相关语段,并用《孙子兵法》中军纪严明而取得胜利的语段相对比,使学生跳出前人对“飞将军”的一味赞美,了解到李广治军疏于管理,军纪松散的真相,对《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有了感性的认知;也教会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再人云亦云,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这不正是“把书读薄,又把书读厚”的具体做法吗?
3.关于文言文的备课
说实话,在文言文的教学上,很多教师的备课是围绕高考的指挥棒展开的。高考要考哪些知识点就教哪些知识点,一词多义、句式、翻译等等,认为只要把这些落实了,就完成了文言文的教学。所以,只要有过几年的教学经验,就可以坦然走进教室,将文本细细“肢解”成无数的知识点。教师在教文言文时觉得松了一口气,备课轻松了;而学生面临的却是枯燥乏味的课堂,上课只是机械地记忆,谈何兴趣和效率呢?
因此,文言文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必须克服功利性的短视心理,备课时不能局限于文言知识点,更要认真研读文本,准确理解,深刻感悟文本的内涵。此外,除了教学基本功之外,还有“文外功夫”:语言表达能力、感悟想象能力、文学素养、人生阅历、人格魅力等的合力。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想源源不断地输出这杯水,并且让学生乐于接受,只有源源不断地增加这桶水的容量,让它成为学生不断收获成长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