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其他论文 >> 课程改革 >> 浏览论文

新课程改革中高中美术教师的素质教育实施途径分析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6月22日
摘要: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美术 探索与思考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实施的偏差

摘要: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美术 探索与思考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实施的偏差
  新课程改革下,课程目标应该是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青少年的内在素质的提高与综合品质的养成。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的相互冲突和多元的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实施。当下高中美术教育对课程标准的实践偏差主要表现在:一、现当今相当火热的高中美术专业班,只注重关系升学率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以短期的功力为目标,忽视了素质教育,还是以前应试教育的延续。二、对美术学科的不重视。这主要是指非美术专业班的美术课程很大程度上受到歧视,甚至在有些学校,这门课程根本就不开设,这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导致学生在美术或音乐等艺术学科的严重缺失,违背了当前课程改革的主流,影响了整个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方法的不合理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需求,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现阶段还存在课程目标实施的偏差,这直接导致了教学方法的不合理,短期功利性目标直接催生了应试教育的盛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还是以前纯粹的授受关系,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理所当然的就学什么,创新意识无从谈起,更谈不上个性的促进与发展了,除了学到一点技巧之外,艺术修养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更是很难形成,从本质上根本没有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丧失殆尽。
  (三)课程内容的落后性
  时代是不断往前发展的,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要求社会人才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成长,这就要求教育的时代性,具体到课程上,就是课程内容要与时代同步甚至超越时代的发展,以超前的目光看待教育,培养出既是现代又是未来的知识人才。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是课程内容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下,课程内容与时代还存在一定的不和谐,主要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一、内容本身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与时代的精神。二、内容所隐含的教育观念与时代的要求不符。这就要确保“改革”在课程目标的确立上、课程结构的优化上,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课程内容上。在认真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同时,还要面向现代化,及时反映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现实生活和我国社会现实,富有时代气息,既要继承历史中的合理内核又要照顾现实和未来的新需要。“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要处理好基础与层次、世界与民族、综合与分科、继承与创新等诸种关系,使得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体现基础性、民族性、综合性、结构性、发展性的完整统一。”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一)师生关系的调整
  新课程改革下,师生关系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更适应时代的要求。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重视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有了情感,师生关系才能融洽,课堂气氛才会和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高。其次,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教师无论在学识还是在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典范,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崇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上进的动力。第三,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美术课程的改革,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学生个性成长。第四,师生关系不仅在课上,在课下师生关系相处融洽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变更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要加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课程这一独特的教学内容,在实践学习中,使学生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技巧,还要通过美术的学习,了解国内国外的艺术精华,以及渗透在其中的文化精髓,承传优良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创新。“艺术课程的学习在每个单元课题中都体现了共同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提倡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艺术作品,学生与文化、历史等对话的互动与共同研究过程,而不是单一的技能性学习。既注重对每个学生在不同艺术学科领域有自己专长的发展和爱好,又特别强调大家共同学习,相互合作的研究性方式,使所有学生通过艺术学习得到发展。”
  (三)现代媒体的应用
  现代媒体的应用,弥补了教学中资源的匮乏,这也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的整合,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不仅充实了美术教学的内容,还丰富了美术教学手段。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发挥网络及各种多媒体资源的优势,灵活地运用现代媒体开展教学,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备课电子化、课堂教学媒体化、教学形式互动化、网上学习自主化、问题探究媒体化、课外拓展数字化。总之,多媒体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是可行的、也是必行的。
  面对新课程改革下,我国高中美术教育的弊端和面临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要从自身素质的提高做起,为美术课程改革的实施而努力,以为社会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为己任。
  参考文献:
  [1] 杨成品.我国当代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实践方法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6.
  2] 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3] 杨立梅.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李殷.新的视角看艺术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口语交际现状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付诸实践的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