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其他论文 >> 课程改革 >> 浏览论文

项目引导式的高职课程改革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6月23日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仍存在结构不够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仍存在结构不够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人才素质,作为一名高职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思考如何从课程教学上进行革新。

  关键词:项目引导式;课程改革;绩效管理

  加快发展现代高职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教学质量、人才素质,作为一名高职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思考如何从课程教学上进行革新。下面以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绩效管理课程为例,谈谈高职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绩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方法,也是帮助企业管理者对员工作出科学、合理评价的重要依据。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之一,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属于核心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传统的绩效管理课程教学是按照学科体系来设计教学内容,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整个学习中过于被动,学习兴趣也不会很高。高职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性技能人才。对全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说,如何培养深受社会欢迎,特别是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该课程的改革应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着手,分别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三个层面同步进行、配套对接,才能取得教与学的良好效果。目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标准和改革举措已经深入到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
  一、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标准构建是推进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同步对接、同步开发、同步调整,研制开发并全面施行中高职衔接量大面广的专业教学标准。因此,教学内容改革应引入相关的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职业标准,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开发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资源。
  (一)课程教学内容对接工作岗位的分析
  该课程对接的工作岗位是人力资源部的绩效专员,其最主要、最核心的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项。一是协助各部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做好工作计划、总结;二是搜集各部门岗位的业绩考核指标,制作各岗位的绩效考核表;三是汇总、统计、归档绩效考核数据,建立员工绩效考核档案,为绩效工资核算提供基础资料及依据;四是负责绩效考核的过程跟踪反馈等工作。
  从上述岗位职责的要求分析,学生应具备绩效考核计划的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考核评分表的设计、绩效考核数据的统计及绩效考核反馈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该工作。而纯粹的讲授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专业知识的提炼
  理论课程教学要根据职业能力、岗位群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因此,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将具体教学内容加以调整,突出职业特点,在本专业要求及最新科技信息化要求的基础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对接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进行精选与提炼,侧重五个知识要点:绩效考核计划的制定、绩效指标的设计及其权重的分析、考核评分表的设计、绩效考核数据统计及绩效考核反馈。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是以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大力推行单元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为能具体、形象的讲解专业知识,应该将课程的知识进行分解、细化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将若干个具有关联的工作任务组织到一起,将其系统化,就是一个可操作的具体项目。为能将各知识点串接起来,系统化教学,可采用项目引导式教学法。
  (一)教学中具体项目的引入
  绩效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工作环节是对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中涵盖了核心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岗位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项目,分解四个模块,每模块分解的任务,即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要在实践课上完成的工作任务。具体结构图如下:
  (二)工作任务对接技能训练
  依据项目结构图,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五个课程实训,从需求分析入手,在编写计划书、指标设计、指标权重计算、评分表设计与分数统计等环节,涵盖绩效管理课程中的主要专业知识及课程对接岗位的职业技能。学生在完成项目后,在学习够用的理论知识前提下,也将感性的体会到企业对一个岗位是如何进行绩效考核的。
  在绩效管理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绩效反馈。该环节的教学可运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扮演绩效面谈员工和部门直线领导及人力资源部绩效专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表演,以此训练面谈技巧,沟通表达的能力等。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
  (一)常规考核
  绩效管理课程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改革,在考核方式上也需同步进行,既要有理论知识的测评,也要有实践操作的考核,甚至更偏重于实践考核。本课程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和期末成绩(40%)。
  其中平时成绩由五个实训成绩组成,有违纪行为的将从平时成绩中扣分,有突出表现的将给予加分奖励。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任务评价的形式进行,按各自比率最后统计学生在该课程的成绩。这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学习结果考核,也注重了学习过程的考核,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成绩也容易受到学生的认可。
  (二)技能竞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技能竞赛并不多,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出发,他们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更多体现在能否处于办公自动化环境高效执行领导旨意,完成事务性工作。这点需要本专业的学生不仅熟悉办公自动化环境,更能娴熟的操作办公软件。从绩效管理课程的职业技能分析,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可以考虑设计各种办公软件操作技能竞赛,既丰富了该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第三方评价
  即学院培养的学生能否得到企业的欢迎和认可,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单一的由学校给出,更多的应参考企业因素。
  湖北省教育厅已经建立毕业生跟踪服务制度,依托行业企业开展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十分重视行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对我们的教学优化是十分有效的。这一点对专业课程的课堂提出新的要求,在培训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道德的养成。
  四、结束语
  项目引导式的高职课程改革,其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升。改革出活力,创新出效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强化创新的思维,优化教育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引入市场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坚持以用立业,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匹配度、贡献率,是高等职业教育前进的方向,也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丁 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35).
  [2] 李 刚.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5).
  [3] 徐迅成.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开发与实施 [J].科技信息,2013(4).
  [4] 张海娜,王彩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办公自动化》课程改革[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3).

上一篇: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讨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