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小学论文 >> 小学科学 >> 浏览论文

唤醒学生 确保科学课学习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1年02月22日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科学课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研究表明:学生在“做中学”学到的东西记得牢、理解得透,习得的技能受用终生。   作为一所乡镇农村小学,学生既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科学课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研究表明:学生在“做中学”学到的东西记得牢、理解得透,习得的技能受用终生。

 

作为一所乡镇农村小学,学生既有城市小学生的特点,也有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既没有城市小学生那么好的实验室,也没有农村小学生那么广阔的自然资源。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如何上好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考察、种植、饲养等内容的课,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同时也有三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一是班额大(每班人数在60人左右)。学生程度不一,组织工作量大,一个人忙不过来;二是现在学校是弱势群体,经不起任何风浪。宁可牺牲学生所得,也要确保安全,成了现阶段学校的普遍做法;三是现在的学生是笼中之鸟,一旦放飞,如果飞也飞不起、走也走不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危险系数极大。这是学生的悲哀,教师的无奈,教育的心痛,社会的隐患。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我总不能因为怕而不敢有所作为吧?我作了一些尝试。

 

1、成立兴趣小组。我将班上的学生分成3~5人一个小组,采取自由组合,男女生搭配,自选小组长,自定本小组公约,实行组长负责制,实行奖罚制度<所谓奖,就是奖小红旗,口头表扬,通报给班主任;所谓罚,就是罚其当一次观众,只准看,不准动,这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一种罚>。其中,小组长的职责是:①教师的助手;②种植、饲养的主要管理者;③考察、实验的组织者;④负责小组内成员的分工与管理。

 

2、建立小基地。建立家庭小基地,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包括阳台),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或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在自己家中进行实验、观察,作好实验、观察记录,待到上课时,将实验、观察材料及记录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建立生物园(角),让学生每天上学后就能看到科学课中要做的实验和要观察的材料,就在这不经意间,学生的有意注意变成了无意注意,科学的种子慢慢“细雨湿衣,落花无声”般在学生心田里生根开花结果。

 

3、精心组织考察活动。出发前,教者重讲安全及注意事项,营造“安全最重要”的氛围;学生表态,深化安全意识;组长负责制,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由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顺应了小学生的天性,每次考察活动都是站队去,站队回,组长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去也点名,回也点名,没有一个学生掉队,没有一个学生脱岗,在考察活动中,3人一组,5人一堆,或采标本,取水样,或考察不同地域土壤,不同河段卵石分布状况;或询问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或作描述的考察记录。紧张有序,忙而不乱,表现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每次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几点体会:

 

1、唤醒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人都是向善的,小学生也不例外,只要你的愿望与学生的需要一致,只要你真诚对待他,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好的班级文化,学生潜在的自我能量就会被唤醒,会以极大的热情去维护教师的威信,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我常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他们相互约束,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合作完成任务。我有个体会,只要教师顺应了学生的天性,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是会创造奇迹的。

 

2、打有准备之仗。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去自我管理,一方面教者要作好各种预案,确保活动高效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预案有:重点学生的个别谈话,小组长的培训工作,考察、实验地点的选择,来去路线的勘探,良好舆论的营造;活动过程中的适时调整,小助手的有效使用,对学生天性流露的包容,对个别学生的盯防等。教者既要投身学生活动中去,给学生以安全感,又要做到心中有数,外松内紧,伺机而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玩”得开心,“玩”得舒心,“玩”得轻松,“玩”出名堂。

 

3、及时总结。每次活动结束后,我总要花一点时间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一切行动听指挥,确保安全,认真完成任务”是活动成功的关键;“互帮互助,团结友爱,齐心协力”是活动成功的基础;“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学会探究,全面发展”是活动成功的目标。在总结时还要重点表扬做得好、表扬得好的学生,从正面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做才是对的”的心理标高。营造一种“学会包容、健康快乐、安全高效、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

 

上一篇:浅谈如何上好科学课
下一篇:关于提高科学课备课质量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