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有几年了,特别是科学课,原来的自然课改为科学课是很有一定道理的。原来自然课注重学生理论知识,而现在的科学课则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性,探讨性,需要学生从实践出懂得道理,获取知识。
我执教科学课三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四年级科学课中《动物和植物》和《土壤》这两个单元,如果放在实验室里或者是在教室里,不好操作和讲解;五年级上册《在阳光下》单元中的《美丽的彩红》活动课,关于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的组合,教材所提供的教具,做出来的实验效果不够明显,也显得呆板,于是,我对以上几个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釆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
关于《动物和植物》、《土壤》这两个单元,由于以前没有把学生带到野外教学过,我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举行一次“把科学课堂搬到大自然”去进行教学、探讨。
我们是农村学校,物产丰富,遍地就是实验品,对开辟生物园,发展种植、养殖条件,而学生的来源,也几乎都来自农村,恰恰这两个单元的素材又是他们平时接触较多的,虽说原来的《自然》教材也涉及这两个方面内容,而那时,我们都是在教室里学习,尽管用尽了各种方法,比如模型、影视观看,但收效都不大,学生体会不深。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内容缺乏真实的体验。于是我对教学内容所要求的教学形式进行时间、空间的调整,把教学时间和对集中,把教学空间移至野外,真正地让学生融洽在大自然中去学习。
《动物和植物》一课,我让学生与动、植物亲密接触和自己喜爱的动、植物交朋友,并能对他们的朋友进行一番介绍:如形状、大小、长势等。课前,我给学生提供了捕捉工具以实验记录表,以小组的形式,四人一起共同寻找,边找边借助放大镜并填好实验记录表。回校后整理记报。在野外我针对比较明显。普通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如四年级下册中《新的生命》中的《油菜花开了》一文中,让学生到农田里直接观察油菜花,看看油菜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生长环境、有哪些特点。学生直接接触油菜花,兴趣更浓,把各部分的数量、颜色、气味进行记录,并认识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称(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这样学生直接认识它们的器官,效果好,胜过在教室里借助电教的好几倍。学生亲身体验了,感受了,在后来的总结汇报中,各抒己见,这足可以证明,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对学生何等重要。
《观察保护土壤》一课,我根据野外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学生先观察土壤的分层(颗粒大小、颜色),比较湿润的土和干燥的土在颜色、气味、硬度方面的特征;最后我选择离学校不远的长渠水为什么是浑浊的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水土流失的问题,并实地选择了一矮土坡,一侧草皮长势较好,另一侧却光秃秃的,学生自己通过实验,亲自感受了,有草的地方浇水,草水吸干了,在没草的地方浇同样的水,水带着泥土跑了。学生明白了使水变浑浊的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长渠上游某处没有草和护渠树,一旦下雨,泥土跟着水流入下游。再者就是工业污染,把水变浑浊的另一个原因之一。
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感受很深,收获很大。有几个学生专门就这两节课出了黑板报,写出了保护土壤流失的措施,挺有意思的。学生希望以后能多到野外去上课,与大自然融合。
这次活动,我自己觉得非常成功,学生在活动结束时说:“我知道了动物、植物、土壤好比一家人,亲切得不得了,不应该分离它们。”其他老师也说:“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老师辛苦一些,但教学效果好,值得我们学习。”
针对《美丽的彩虹》中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混合能成白光,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具不好使,学具也不能很好的把实验效果做出来,我就大胆创新,利用陀螺速度快,能把七色很好的混合在一起,又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把教学放在室外进行实验。收到巨大的成效。无论从学生的参与,学生对本堂课的了解和把握,还是以学生探究秘密的热情,都可以证明,换教具的效果非常好。我具体操作是这样的,运用游戏的形式,利用纸陀螺作例进行探究。给每小组七色光半圆形和七色45度扇形的彩纸各一套,我先让学生认识七色,导出《制作牛顿盘》的课题,接下来让学生自行玩纸陀螺,熟悉玩具,老师再引导转会是什么颜色?那红、黄各一半转出来的又会是什么颜色呢?帮助学生一把,引导他们探究,放手让学生猜想:任意两种颜色加会产生什么颜色?学生在猜想,汇报后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任何两种颜色叠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我顺势提问:如果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叠加,情况又怎样呢?把课堂推向高潮。尽管下课的时候,你发现学生转出来的是灰白色,学生汇报时都有不同的感受 。我没下结论,而是让学生们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并希望继续研究 ,把课堂由深内,延伸到深处。
整个这节课,我发现学生至始自终都在玩纸陀螺,都在研究色彩的混合,学生的收获非常大,利用纸陀螺作教具,迎合了儿童好玩的心理特征。突破了教材的难点。说实话,把美丽的彩虹的内容编在五年级的教材中,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但今天,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还是能接受、理解的。
另外,我觉得用纸陀螺作教具,对课的设计,有一定的帮助。帮助学生理解,把一个抽象的现象变成事实来证明,从而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