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小学论文 >> 小学科学 >> 浏览论文

对我国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反思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admin    日期:2013年07月22日
教育部师范司袁振国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科学学科教育对科学背离”。这是对我国现代科学教育的很好判断。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可是,什么是科学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教育部师范司袁振国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科学学科教育对科学背离”。这是对我国现代科学教育的很好判断。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可是,什么是科学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失重就轻的。通常我们把科学教育理解为“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这已经是一个不全面的理解了,而在实际的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在考试检查中,“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又往往成为虚设,科学教育被缩减为科学知识的教育。事实上,人们早已把科学分为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内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教育无疑应该包含这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教育。但事实上,我们的科学教育长期与之相背离。
1.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点
我们首先要消除误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点,不是要学生具有科学家的探究水平,不能向博士导师指导研究生时所强调和关注的方面看齐,在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不要要求太高,也不能只满足于小学生自发探究的水平,而应把目光定位在提高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上。
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应着重关注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探究本质和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走向社会有所启示、能够运用的部分。如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等,而不必过分强调某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如怎样往试管里倒水等。
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四个方面:(1)通过探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2)使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对身边世界的理解;(3)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方法;(4)使学生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即科学探究是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对话,科学是人类对宇宙的解读。
在以上四个方面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并通过他们的思考和回顾,从亲身经历中认识探究的特征,深入理解探究是如何导致科学发展等一系列与科学本质有关的问题,即人类是怎样获得知识的、如何一步步加深对世界认识的。
2.科学探究的基本教学过程
在小学教育普遍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来,广大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逐渐摸索出一套常规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由八个主要步骤组成。这八个主要步骤基本与小学生完整的探究活动相一致。
第一步,创设问题的情景。
创设情景的目的是开拓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以便确定探究的问题和对象。创设情景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与探究内容相关的特定场所,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让学生面对直观形象提出疑问。如探究水污染的原因时,把学生带到被污染的河流旁,学生便会自然地提出诸多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环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如探究面料纤维的特点时,在教室里四周悬挂或放置一些不同颜色、质地的面料,学生走进教室,在看了这些面料后,便会冒出一系列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利用录像、投影、图画、音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制造情景。如探究果实的形成或构造时,在教室里展现丰收的景象和丰硕的果实,引发学生对果实质疑。此外,教师的形象化语言也能创设情景,如在探究雷电的成因时,教师朗诵一首描写雷电的小诗也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发疑问。
第二步,确定探究的问题。科学问题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为什么”的问题;一种是“怎样”的问题。前一种属于客观现象的根源问题,许多至今还没有答案;后一种属于因果或功能问题,大部分已有公认的准确解释。
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一定难度又能引发探究并能让学生经过努力有所收获的问题至关重要。最初的问题可以来自于学生、教师、教材、网络等其他资源,或者是它们的相互结合。在指导学生确定探究的问题时,教师应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当问题来源于学生时更是如此。学生经常提出“为什么”的问题,许多学生“为什么”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怎么样”的问题,继而引发学生进行探究。这种转化可以缩小问题的范围,使探究的问题变得明确,让学生可以探究起来。有经验的教师会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探究的问题上来,使他们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能真正获得收获。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追问的方法帮助学生筛选问题、确定探究的问题。如“你的问题可以变成这样吗?”“你观察过这种现象吗?”“你觉得我们现在可以研究起来吗?”“你的看法是什么?有什么根据?”等等。
第三步,引导作出假设。这一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学生将学到一些一般的认识策略和智慧技能。在这一步中,即使学生的假设看起来非常幼稚,教师也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领略到科学的本质和科学家工作的真谛。如果出现学生的注意偏离了问题的本身,教师不妨给以简单的提醒,但绝不能妨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提醒只起到纠偏的作用。由于小学生在低年级时还不太理解“假设”二字的意义,教师可以用“猜想”、“猜一猜”、“想一想”、“你觉得”来代替,常用的语句是“让我们来……”、“你的假设(猜想)是什么”。
第四步,组织制定计划。这是学生实施验证活动的准备,其周详与否、可行性如何直接关系到验证活动的成败。因而在中低年级,学生的计划通常由小组合作完成,到了高年级才逐渐开始让学生个人制定计划。学生个人或小组计划制定完后,还要让他们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讨论中找出不足,完善计划。教师也可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帮助学生完善。一个完整的探究计划应包括:探究主题、人员、时间、器具、步骤、现象、结论、展现形式、交流方法等内容。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科学探究时,可以先指导他们制定最简单的计划,以后再逐渐要求和指导他们制定较为详细的计划。
第五步,指导验证活动。小学生可以进行的验证活动主要有观察、实验、制作三种形式。教师应尽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甚至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验证条件,有实验的还要提供或帮助准备实验设备,说明或启发学生讨论观察、实验、制作的注意事项,介绍使用方法和操作细则,特别是在学生首次使用该设备时更应如此,多次使用后方可用提醒的方式进行简化。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解答或解决操作中的一些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预见到学生需要哪些器材,让学生尽可能地自己准备一些,教师也准备一些,师生共同完成器材的准备。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器具可以促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在思想上作好行动的准备,增进学生的能力和探究精神。至于教师准备的器材应放在哪里,有多种方法可以参考,如直接放在学生座位上、放在学生实验桌的抽屉里、集中放在讲台上,需要时再发给学生等,也有一些教师把实验器材集中放在一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挑选,这也是一种好办法。
在学生的验证过程中,教师不妨以一个参与探究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或小组的活动中去,除了对个别重要条件给予提醒外,不要急于去干涉学生的活动。
第六步,组织收集整理信息。随着验证活动的进行,学生便在观察、实验、制作过程中不断获得信息,其获得过程主要来自于感官体会,如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皮肤感觉到的。这些宝贵的感官信息稍纵即逝,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记住这些信息,在信息量较大、连续收集信息等情况下,还应要求学生以文字、图画或表格的形式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以备回忆、查找和整理。教材有时也会安排一些记录的空间和表格供学生使用,教师只要告诉学生记在什么地方、怎样记就可以了。如有必要,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记录样式,如实验报告、观察报告,让学生记录。所有的记录,教师都应提醒学生边观察边记录,以防学生错失现象和数据。如果现象变化较快,可让学生分工合作,一些学生负责观察、一些学生负责记录。
整理信息是一个去伪求真、获得发现的过程,其结果有可能是肯定假设,也有可能是否定假设。在具体的过程中,有的信息能比较直接地反映出结果,如大小变化、速度变化、形态变化、位置的改变、冷热转换、声音变化、存在与消失、有或无,等等;而有的信息则不能直接反映出结果,如变化的趋势、变化的规律、变化的多少、变化的条件、物体成分、事物的组成要素,等等。这些信息要进行整理才能表现出其价值,反映结果,教师应该给学生以指导,有效地组织学生整理。
在小学科学探究中,整理信息的主要方法是排序和一一对应,排序能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一一对应能表现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教师指导的方法主要有:设计好整理的方式,让学生汇报,进行记录;引导或帮助学生绘制统计图表,发现规律;组织集体讨论等等。通常,教材和教师用书中会有这方面的一些提示。
此外,学生其他途径得到知识积累或信息,也可纳入收集整理的范畴。
第七步,安排解释和交流。在小学生的科学探究中,解释和交流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学生在同学们面前进行解释的时候,也就是向大家交流探究的结果。因此,这两个探究的步骤在教学活动中通常难以分开。
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地位应该是组织者、倾听者、提示者、质疑者。作为组织者,教师应允许并倡导交流形式的多样化,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安排好解释和交流的时间、场地、器材,帮助学生使用必要的设备。在学生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师还要组织好大家轮流发言,进行辩论。作为倾听者,教师要注意聆听学生的发言,即使学生的解释比较幼稚,也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作为提示者,在学生表达或展现不充分时,教师要善意地提醒学生,“还有哪些方面没有说,没有拿出来”,让学生补足。如:“你的依据还没有讲。”“这说明什么?”“你认为是怎么回事?”等等。作为质疑者,教师以参与探究的普通一员的身份,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如:“还有别的可能吗?”“你还能怎样解释这个现象?”等等。
第八步,小结与拓展。在此环节中,小结的内容不应只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还应该包括学生的探究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困难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问题值得去探究,以及学生表现出的种种探究品质,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科学探究中依靠今天的收获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在一个探究过程中,还会生发和发现许多新的问题值得去研究,或者是还有一些相关的问题没有讨论,此时,由于时间有限,就必须另找时间或在课外进行再探究。因此,教师有必要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作出一些简单的安排和提示,鼓励并号召学生进一步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
如果要以常规教学过程的标准来划分,那么,在以上的八个步骤中,第一步骤属于准备阶段,第二至第七步骤属于展开阶段,第八步骤属于总结阶段。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所列的教学过程只是一般情况,并不能概全所有的探究项目,教师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同学生不同对待,切忌机械硬搬,千篇一律。
3.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策略
小学生正从自发的探究走向学习科学家的探究,其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需要指导者(教师)的帮助和支持。至于怎样引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环境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此处仅就引导的策略进行一些介绍和阐述。
(1)主导态度:放飞探究的心灵
当儿童发现令他们迷惑不解或是能引起他们兴趣、激起了他们好奇心的物体或现象时,他们就会发问并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松开了束缚学生的手脚,放飞了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智慧才会获得升华,手脚才能得以施展。
给学生自由,相信学生的能力。陶行知先生的《小孩不小歌》这样写道:“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小孩人小心不小。谁要是说小孩小,谁比小孩还要小。”小孩小不小,关键是教师站在什么角度去看学生。其实,我们认为小孩小,是我们用成人的观点去看待孩子,去要求孩子;我们认为小孩小,是我们没有给孩子自由施展潜能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认为小孩小,是我们没有解放孩子的双手、双眼和大脑;我们认为小孩小,是我们剥夺了孩子独立探究科学,去感受科学魅力的权利。因此,我们认为小孩小,是我们自认的,其实,小孩并不小,是我们没有信任和放手,是我们小看了学生。
在科学探究中,学生是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教师要转变观念,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具体而言,在准备阶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来提出问题,选出学生们最想探究的问题,订出活动计划并作好准备与同学交流;在展开阶段,教师要以充分信任的态度,鼓励学生充分自主地根据计划开展活动。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可以作为普通一员参加学生的活动,也可以作为组织者提醒他们注意安全,给学生以必须的、一定的指导;在总结阶段,教师要认真听,还要让每个组、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和评价,做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真刀真枪”搞科学。“动眼”,也就是观察。观察是探究的开始,通过观察才能发现问题。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学生的观察可以分为半独立观察和独立观察两种,前者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后者是学生针对观察的对象进行独立地创造性地观察。“动脑”,也就是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作出假设。这是科学探究中必有的过程,又是学生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必要的心理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敢想和多想,学生想多了,思路便开阔,思考就符合逻辑,思维就能够发展。“动手”,也就是验证假设的实践。假设只是不确定的解释,经过验证后才能确定真伪,或者是经过修正成为正确的结论。依据内容,除了让学生动手实验外,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解剖、饲养、种植、采集和调查,进行取证。“动口”,也就是研讨和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研讨、交流、质疑和辩论,相互启发,促成认识深化和思维发展。
“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现代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的教学还不能脱离教材。“教教材”的教学活动,把目标定位于教知识,把教材当做圣经,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较多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向开展属于自己的研究,更谈不上探究,很难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手脚和大脑是完全属于教师和教材的行动工具,更无法放飞心灵。而“用教材教”,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还有利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用教材教”靠亲历、体验以及探究活动来达成目标,由学生在研究主题下决定研究什么、怎样探究和研究的进程,给学生以很大的自由度和活动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千万不能教教材,只能借助教材,参考教材,当发现教材的提示不能适应学生的探究时,应主动以学生为重,针对学生的实际探究状况进行组织和引导,让学生实现自己的思想和探究欲望。
(2)行为方式:引领学生亲历科学
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学习要以亲历活动为主。中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比喻,而荀子则把有效的学习过程归纳为“闻——见——知——行”的活动,西方国家近来则把它概括为“听来的会很快忘掉,看见的就能记住,做了的才能理解”。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来说,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机盎然的科学殿堂,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景中去,经历科学家探究的过程,体验真正的认识是怎么产生的,去感悟和理解科学是怎么回事,在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自行探究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从猜想进入科学。猜想是假设的一种形式,它更接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是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级台阶,是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只有问题,没有猜想,便不可能诞生科学探究,也不可能获得结论。在问题被提出以后,极具教育意义的活动就是让学生猜测其结果会是怎样。教师让学生在动手做之前“想一想”,学生就会调动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判断和推理,在脑海里产生许多不同的解释模型。教师让他们去表达,去解释,无论其猜想是否正确,只要他们动脑筋去想了,有机会说出来了,对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品格发展就会有促进。有了猜想,便易出现求证行动,产生实践的检验,从而导致探究活动过程的展开。
寓科学于游戏之中。科学家的探究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作为支撑,有时,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也来自科学家对探究对象的浓厚兴趣,从另一种职业化的角度来说,科学家的很多探究行为,也是科学家在“玩”。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和神往,他们乐意开展的很多探究对他们来讲也是“好玩”的。我们无法想象,如果让小学生从事跟他们基本没关系而有无趣的长时间探究,他们还能否坚持下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小学生的“玩”的特点,从中获得启发,针对小学生的兴趣指向,组织他们进行探究。在情景创设上,应尽量做到鲜活、生动、与学生有关,或是学生经历过、看见过的场景再现,以及学生使用过、看过的物体。在探究对象的选择上,应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与其生活学习有关的事物或现象;在探究问题的引发和确定上,应尽量使问题有趣或是听起来有趣;在实验活动的操作上,尽量做到提供的器材能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以便于学生发现。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把进行严谨的科学探究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感觉到仿佛就像自己在“玩”一样。这是许多科学课深受学生喜爱的原因。
在活动中促成发展。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可以实现科学素养各方面的融合发展,既得到知识,又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此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还能够完善学生认知系统的建构,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探究能力。
学生在进入新的探究前,都存在原认知结构,他们以自己的原有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对于听到的知识,哪怕来源于教师,学生也常常半信半疑,很可能还想不通,他们在后续的思维中仍旧会按照自己原来对世界的理解行事,或者是在不同的情景下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只有通过亲身探究,发现自己的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事实不一致,或者矛盾冲突后,学生才会心服口服接受并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使所感、所学成为可实际运用的“活知识”,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来代替,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亲历活动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3)内容安排: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制定计划和收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的确,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原理及科学探究的方法等不可能一蹴而就,需滴水穿石、聚沙成塔之功。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在探究内容安排上就体现了这样的要求,并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探究中落实。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和科学探究的特点出发,遵照课标的要求,在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注重这一点,协调好探究的内容和探究的难度。
(4)方式方法:启发和诱导
探究有着四种不同的类型:提问法、发现法、实验法、研究法。与此相应,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手段也应该有这四种类型。
指出现象和提出问题。教师用可以操作的材料,向学生指出一种现象,如水在悬挂的毛巾上自动上升,指导学生得出一种科学的概括。还有一种办法是教师演示一种现象,让学生针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得出一种科学结论来。在低年级,我们经常用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研究。
让其发现。让学生发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让学生发现。如让学生去玩磁铁,学生能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磁铁的很多性质。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准备好器材,组织学生交流发现。另一种是指导学生发现,当我们希望学生具备这种经验时,便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如在学生并不知道磁铁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时,教师建议学生去试试看。教师在每学期,要有意识地用一两次这样的方法。
组织实验。探究中的实验法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探究,遵循着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探究。最主要的指导方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详见本节中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策略”)
指导研究。研究法有一定的程序,主要是一些单纯的观察和记录,并从中获得发现。如学生不知道“月相是怎么变化的”,提出问题后,去每天观察月相的变化并进行记录,从而找到了规律。教师在这里起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好学生的观察活动和交流活动,指出注意事项并每过一段时间给予提醒等。
值得说明的是,没有必要把四种不同类型的探究告诉学生,教师只要心中有数,自己能作出正确判断并加以组织和引导就可以了。
4.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注意事项
学生是灵动的群体,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定数,不能以规范去衡量,许多现象和问题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教师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清醒的头脑,以学生的发展为要,机动灵活地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和环节,实事求是,因势利导,善于组织、诱导和启发。
(1)在学生实施探究活动时,教师不应是“司令员”,也不应只是“观察员”,而应是“参与者”和“支持者”。教师要亲身参与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了解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的放失地进行启发和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可以参与某一小组的探究活动,也可以轮流参与几个小组的探究活动,还可以与某个学生合作进行探究。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各组之间巡视,了解全班学生的探究活动情况。值得指出的是,如果组织学生外出调查、考察,为了安全,教师一定要参与每个小组的活动。
(2)虽然教师较为了解学生,但永远无法完全预料到学生的行为和思维。为保障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得到收获,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指导策略,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情况,适当地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教学进程,使教学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和针对性。在学生探究活动顺利时,教师可以只做旁观者和参与者;在发现学生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或指引方法;在学生举棋不定时,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明确“下一步该怎么做”;在学生提前完成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及时调用预备方案,保障学生持续的活动;在学生探究进度出现较大差异时,教师要给速度快的学生或小组预备好新的活动,让他们有事可做;在学生探究活动耗时过多时,教师要重新考虑好时段划分,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进行体验的机会。
(3)注重探究活动的生成性,把确有价值和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某一探究过程通常只能发现一个问题的答案,但随着探究过程的展开,学生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即生成性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急切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些,就可能将学生的探究不断引向深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如果生成的问题与探究主题有关,条件又允许,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新一轮的探究;如果生成的问题与探究主题有关,条件暂时不具备,教师可以动员学生集体共同收集资料,准备器材,过一段时间开展对此问题的探究活动。即使生成的问题与探究主题无关,条件又不允许,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让学生知道怎样去研究,或者告诉学生,我们将在什么时候开展对此问题的研究。
(4)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在什么时候、为了什么目的,选择全班教学、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搞“一刀切”、“一成不变”。在探究对象或任务比较简单、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独立完成时,最好让学生个体独立进行探究;在探究对象或探究任务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相互启发和材料共享、几个人合作才能进行活动时,宜采用小组探究活动的形式。全班性教学适用于提出问题、开展讨论、总结经验和得出结论等环节,以及复杂、困难较大的探究活动。教师要根据探究任务的性质、探究进程和阻力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组织形式。
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这里只列举了很少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大家应及时加以归纳、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和组织水平。

 

上一篇:科学探究如何编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下一篇:科学教学探究 以生为本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