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实施新课标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早已不适合现在教学,日常的教学中我明显的感觉到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本文在大量的教学实践基础上详细的讲解了两种探究式教学模式,抛砖引玉供大家在以后教学中参考研究!
关键词:化学 化学教学 探究式教学 初中
如今的初中化学课堂已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素质教育就是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更多的是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最为本质的就是要教会学生思考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什么是探究式的课堂?有人会这样问。探究式的课堂学习,打破了课本章节之间的界限,需要老师自己整合信息,组成一个课题性质的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求学学生不仅仅指挥课本中的知识,还要自己动过手,自己思考,完成老师交给你的任务,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进的措施等等。本文依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将分为两点具体阐述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1]
一、利用“绿色化学”理念开展探究式教学
在传统的概念里化学是污染的代名词,但实际却不是这样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时,我觉得对于书本中的知识,要结合现实生活,加入“绿色化学”理念。绿色是一种环保的理念,开展“绿色化学”探究式教学,其实就是在初中阶段教育学生形成环保意识。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显然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群众,化学知识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生活里的化学知识教给学生,并可以在实践教学中采取绿色化学的教学模式。
化学教师要关注国内外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新闻:“有色金属之乡”饮水告急 、2010年紫金矿业铜酸水渗漏事故 、松花江化工桶事件等,对于这些事故要让学生知道污染的来源。最为典型的矿场的污染就是广西的镉污染:“2012年1月15日,在广西有一家矿场和一家材料公司,不顾人民的利益偷排污水,这种污水含有一种重金属叫做镉,就在这一天广西龙江河出现了严重镉污染事件。污水的含量特别巨大约20吨,就这样污水顺江而下,污染河流约300多公里。经过约十天的长途跋涉,于1月26日污水到达柳州,这就是当时闻名的“柳州保卫战”。这次污染给龙江河流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仅就渔业这一项就损失几亿元。龙江河宜州拉浪至三岔段共有133万尾鱼苗、4万公斤成鱼死亡,还有大量的鱼已经被污染了,不能食用。在柳州市市民们出现了恐慌的情绪,大家纷纷到超市去抢购纯净水。事后相关责任人约10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种镉污染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它严重的污染了河流、土壤,且很难治理,也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例如还可以开展有关化学电池的探究性课程,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下的材料:废弃的一号电池一节,水十升。用实验计算,一节一号电池的可以污染多少立方的水。我曾经做个这样的实验,结果计算出来吓死人,一共是60万立方,是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后来我就给学生介绍我国目前每年消耗的电池是 140 亿节,很多大城市没有电池回收的装置,即使设置了专业回收电池的垃圾箱,回收率低的难以置信。因此在课堂上我就把电池拆开,分析其中含有锰、汞、锌、铬等等这样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对人类的身体都有极大的危害,废旧电池被随意丢弃很容易污染河流、土壤。相反如果同学都能把电池放入回收箱,废旧电池的这些重金属都是很宝贵的稀有资源,可以产生极大的社会价值,直接变废为宝。这就是“绿色化学”课程。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化学知识都可以和课堂联系起来,例如厨余垃圾、金属、塑料、玻璃等等都要分类,这样方便回收处理,避免对土壤、水源的污染。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老师要把书本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将绿色化学与化学理论知识串联起来讲,最终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概念。
二、利用“化学悬案”开展探究式教学
化学的学科发展到今天,产生了大量的化学家,时代久远,他们的故事已经变得十分复杂。历史上就有很多的“悬案”,就像生物学中的“进化论”到底是谁先发现的。这些“悬案”虽然研究起来没有多少意思,但是讲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可以为学生枯燥乏味的初中化学课堂增添气氛,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例如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近代化学史上的“悬案” ,氧气到底是谁发现的?化学史上公认的有三位化学家:普 利 斯 特 里 ( JosephPriestle)、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拉瓦锡。
首先看看普利斯特列,他是英国化学家。在化学史上,人们一谈到氧气的发现,就要提到他的名字。普利斯特列1733年3月12日出生于英国里兹一个织布工人的家庭,童年坎坷,7岁丧母,姑母收养了他,并供他上学,学做了牧师。 1774年的一天,他做了一个实验“如果把各种不同的东西放在一只充满水银的瓶子里,然后,再把那瓶子倒放在水银槽中。接着,再用凸透镜使太阳的热集中到那物体上,我不知道会得到什么结果。在做了许多实验后,我想拿三仙丹(即氧化汞)来做实验看一看。我非常快乐地看到,当我用凸透镜照射之后,三仙丹竟然产生出许多气体。” 这就是氧气,但是普利斯特列由于受“燃素学说”的错误影响,没有认识到这就是氧气,而是给它取名叫“失燃素的空气”。[2]
第二位就是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 ,1742年出生,在1767年他对亚硝酸钾进行深入的研究。起初,他通过加热硝石得到一种他称之为“硝石的挥发物”的物质,但对这种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当时尚不能解释。舍勒为深入研究这种现象废寝忘食。后来舍勒反复多次做了加热硝石的实验,他发现,把硝石放在坩埚中加热到红热时,会放出气体,而加热时放出的干热气体,遇到烟灰的粉末就会燃烧,放出耀眼的光芒 。这就是“氧气”
最后一位就是拉瓦锡,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燃烧的氧学说”的提出者。 拉瓦锡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 1773年10月,普里斯特里向拉瓦锡介绍了自己的实验:氧化汞加热时,可得到脱燃素气,这种气体使蜡烛燃烧得更明亮,还能帮助呼吸。拉瓦锡重复了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但拉瓦锡并不相信燃素说,所以他认为这种气体是一种元素,1777年正式把这种气体命名为oxygen(中译名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用多媒体展示三位化学家发现氧气的实验,经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做“红磷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氧气。下一节课分组讨论,分别对应三位化学家。课后大家可以上网查阅,去图书馆查阅,了解这些化学家的生平,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还有科学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窦丽娜,靳建华,刘玉荣. 新课程观念下微型化学实验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4)
[2]李晋国. 微型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策略[J].长冶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