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是师生多向的、开放的、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笔者在初中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对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进行了实践探索,下面结合自己上课的一些片段,就初中化学课堂捕捉生成性课程资源谈谈自己的一些点滴体会。
一、捕捉问题资源
教学案例一:《物质的变化》(教学片断)
学生讨论:食盐溶解在水中,在加热蒸发又得到食盐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生A:没有新物质生成。
生B:食盐溶解在水中,只是食盐和水混合,它们本质都没有改变;蒸发盐水只是将食盐和水又分开。
师:回答的非常好,分析的很透彻。
(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
生C:盐水加热蒸发,怎么知道得到的还是食盐呢?(这个问题让我很吃惊,这涉及物质检验的问题,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还不能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你是一个爱动脑的学生,很会提问题,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很有深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运用物质检验方面的知识,这将是我们以后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我相信大家肯定能学得很好。海水晒盐的过程大家知道吗?
生:知道,就是将海水在阳光下晒,水分蒸发了就得到了食盐。
师:好,回答的很好,我们所食用的食盐就是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制得的,海水晒盐的过程实质就是盐水蒸发的过程。同学们认为盐水蒸发得到的是否还是食盐?(学生表示同意)
在案例一中,学生的问题是以后学习中将会涉及的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在思考,而且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和教材,具有创新意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捕捉思维火花
教学案例二:《物质的鉴别》(教学片断)
师:只可以使用一种试剂,如何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三瓶无色溶液?
生A:分别取三种无色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均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该溶液是盐酸溶液;若溶液变成蓝色,则说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仍为紫色,则说明该溶液是氯化钠溶液。
生B:取样,分别用pH试纸测定其pH。若pH>7,则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若pH<7,则该溶液为盐酸溶液;若pH=7,则该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生C:取样,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来鉴别。
(这时,立即有学生反驳,酚酞试液不能鉴别这三种溶液,它只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其他两种无色溶液都为无色,鉴别不出来)
生C:(接着说)能鉴别出来,滴加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是红色的,将变红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向其中滴加另两种无色的溶液,若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滴加的是盐酸溶液,另一个就是氯化钠溶液。(同学们都表示赞同)
师:你很善于思考问题,你借助了鉴别出的物质,来鉴别其他的物质,非常好!谁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
在案例二中,在只用一种试剂的前提下鉴别物质,学生想到了借助先鉴别出来的物质继续鉴别的方法,教师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按着这样的思路思考其他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捕捉偶然事件
教学案例三:《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片断)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的实验。
小组汇报:我们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石蕊溶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我们还将变红的溶液进行加热,结果石蕊溶液又恢复了紫色。我们又将二氧化碳直接通入盛放紫色石蕊固体的试管中,没变色,所以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固体变红。
师:大家共同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生A:(思考讨论过后)由于石蕊溶液中有水,肯定和水有关,是水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石蕊变红的。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又分解了。
生B:(这时另一小组的同学)我们用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做实验,变红的石蕊溶液没有恢复紫色。
师:(这个意外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什么原因。
(学生提出假设)
生C:会不会石蕊有问题?石蕊变质了?
生D:会不会二氧化碳有问题?(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学生设计方案)
生E:取紫色石蕊溶液少量,滴加几滴稀盐酸,加热。
……
生:(得出结论)由于盐酸有挥发性,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受热,碳酸分解,氯化氢由于太少,形成盐酸浓度很低,不会挥发出来,因此红色不会褪去。
师:我们能不能改进一下这个实验呢?(因势利导,学生们又讨论起来了)
这节课出现的这个小意外,学生不仅对二氧化碳与紫色石蕊的作用研究的很深入,更在探究意外出现的原因的时候,感受到了化学的有趣、体会实验探究带来的快乐。偶然事件和问题往往蕴含着必然的规律和价值,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突发的、偶然的、生成性的资源